體系書與民法學家的使命——評崔建遠教授著物權法體系書

来源 :中国法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45071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權:規範與學說——以中國物權法的解釋論爲中心》(上、下冊)入選2012年「三個一百」原創圖書出版工程引言我國民法及民法學,歷經近三十年發展,目前正處在新起點上。在立法方面,法律規定、司法解釋品類繁多,各民法部門均已擁有基本法,與二十多年前因陋就簡的《民法通則》相比自是今非昔比,但是完備的民法典之創制工作還任重道遠。
其他文献
去年我在同一场合的演辞中,说过要在几个星期前写完讲稿,然後典礼当日跟著讲稿一字一句地大声朗读出来,‘难度实在不少。我亦以「滑雪」做比喻,指讲稿总不能像滑出跑道般离题万丈,因此今年我想,不如亲身到滑雪胜地撰写这篇讲稿。  我希望今次演讲不会结结巴巴,就像在雪坡上跌跌碰碰一样。如果大家现在见到我手脚打著石膏,你便知道我滑雪时不够集中,太专注今天的演讲了。如果我无恙,大家也许快要觉得我其实可多花几分钟想
问:此次发布的指导性案例,与以往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或者有关刊物编发的案例有何区别?  答:此次发布的指导性案例,与最高人民法院建立案例指导制度前发布的各类案例有明显不同。建立案例指导制度是中央确定的司法改革举措之一,为了创建并实施该制度,最高人民法院于2010年11月26日专门印发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根据《规定》发布的指导性案例,不仅不同于以往任何单位和部
公证制度是中国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非诉讼手段在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公证制度自1979年恢复重建以来,伴随着30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变
今年6月30日,全国17个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和58个铁路运输基层法院、17个铁路运输检察分院和59个基层铁路运输检察院全部与铁路运输系统脱鈎,移交给地方属地管理,铁路司法系统整体地纳入了国家司法管理体系。这标志着我国铁路司法体制改革基本完成,是近五年来司法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成就。  一、铁路司法体制改革过程的回顾  我国铁路司法系统於五十年代初参照前苏联模式设立, 1957年受「反右」斗争和法律虚无
三、“裁判摘要”“来世”的十点建言1.慎重考虑法院设置的适当调整。尽管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在总体上基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的需要,但不容否定的是同样也存在
五、現行誠信立法的軟肋之三在於公平與效率的失衡:效率優先、兼顧公平
作为一顼强制性规范,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但股权的价值取决於目标公司的资本状况、经营情况等,当投资风险超出股权收益或股东寻求他种投资渠道时,股东既然不能抽逃出资
羁押只是一种刑事程序法上之程序保全措施,既非剥夺自由之刑罚手段,亦非预防犯罪之保全处分。因而,羁押目的仅是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在我国,羁押不是一种法定的强制措施,而是
涉外协议管辖一般是指涉外案件的当事人通过合意以协议的方式约定,将因某种特定法律关系已产生或将来可能产生的纠纷交由某国法院审理的一种管辖方式。长期以来,管辖权一直被认
物權法是關係到重大國計民生的基本法律,是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律制度,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2007年物權法頒佈實施,是我國法治建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