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幸福做“家”法

来源 :学前教育(幼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g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发展影响深远。2016年底,教育部等9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 ( 2016—2020 年)》,全面推进家庭教育指导和实践。相关研究表明,0~12岁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人格在6岁左右已初具雏形。而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对孩子的人格的形成影响甚大,可见人格培养的源头在家庭、在童年。
  红黄蓝的教育目标是把孩子培养成健康、快乐、有竞争力的儿童。指导家长进行科学家庭教育是幼儿园的重要任务,也是园长及教师的工作职责之一。幼儿园现有的来离园沟通、家长会、家委会、半日开放、家访等常规家园共育途径都是不可缺少的,但难于让家长得到系统的学习和指导。
  家长常常会请教老师:孩子打人怎么改?孩子挨打怎么办?孩子脾气大,怎么管?……面对家长的困惑,结合80后、90后家长的特点,我们认为要想真正从根本上解决育儿问题,就要帮助家长转变原有观念、更新知识体系、改变行为模式。为此,红黄蓝梳理出家长4类热点需求:如何增进亲子关系、夫妻关系,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如何改进沟通方法,让孩子对父母的教诲听得进、做得到;如何科学开发思维、语言、音乐潜能,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性和社交技能,提高情绪和社会适应能力。(见图)
  我们把家长的需求分解为一年12个主题,每月开展一次活动,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后介绍适宜有效的方法,让家长听明白了就能做。
  这套课程经过5年实践,不断调整升级,最终被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列入“十二五”课题成果,红黄蓝也成为首家被中国教育学会授予 “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荣誉称号的学前教育机构。
  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
  当今家长多为80后、90后,他们知识水平高、资讯来源广,个性鲜明,不喜说教,注重体验,喜欢交流和参与。面对新变化,我们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心理绘画分析法:用于对夫妻关系的反思。只有夫妻关系好,家庭氛围才能好,才更有利于孩子成长。但很多夫妻有了孩子就把孩子放在了第一位,忽视对夫妻关系的经营。紧张的婚姻关系会让孩子焦虑、恐惧,变得内向、退缩,影响学业成绩,乃至降低未来的婚姻幸福指数。
  我们请家长们用动物代表每一位家庭成员,画出“家庭动物园”。很多家长坦言,家庭动物园真实反映出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地位、扮演的角色、彼此的亲疏关系和互动方式,让自己看到很多平时忽略的东西。如,经常抱怨另一半不理解自己、不帮自己分担,却忽略了另一半的想法和感受。回家后真想马上把课上学的“爱情保鲜技巧”用一用,对另一半好一些。
  角色扮演法:用于帮助家长换位思考,准确把握孩子的感受。我们请一部分家长扮演“孩子”,另一部分家长扮演“父母”组成多个家庭,然后在布满障碍的教室中合作完成任务。“父母”们用不同的方式指挥“孩子”,有的推推搡搡、有的絮絮叨叨、有的放任自流。“孩子”或机械服从,或茫然无措,或申请放弃。在分享环节,扮演“孩子”的家长说,他们体会到被指挥和控制的感觉真的很糟糕,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孩子会拒绝自己的好意指导,以后和孩子说话时要注意方式方法。
  心理量表测评法:用于反思不同教养方式的影响。只有将艰深、拗口的学术概念与生活体验相联系,才能撼动固有信念,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内化。相关研究表明,不同的教养方式(民主型、专断型、溺爱型、忽视型)将塑造不同的性格。我们带领家长通过回忆,思考自己父母的言行和自己性格的关联。然后填一份专业的心理量表,确定自己父母的教养类型,最后介绍科学研究成果,两相印证。
  在分享环节,家长们说,突然发现自己的易怒、自卑、焦虑和童年的经历有莫大的关系,以前只知道基因会遗传,原来性格也会遗传,而且是如此不被觉察、根深蒂固的传承。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养方式,渴望了解民主型教养方式的方法和策略,决心为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而改变。
  视频分析法:用于家长反思自己日常的做法。俗话说“一幅图胜过千言万语”,好视频更能带来视觉冲击和思想震撼。
  很多家长想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却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做着相反的事情。比如,一边抱怨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边给孩子喂饭穿衣。首先,我们给家长播放一段外国一岁半幼儿自己吃饭、用玻璃杯喝水、照顾宠物、在简单协助下穿衣服的日常生活录像。其次,一起讨论为什么有些事情录像中的孩子能做到,而我们的孩子到现在还做不到。自然而然地引导家长发现正是自己的不相信、不放心、不放手,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再次,通过回放录像,和家长一起观察、分析、对比国内外的家庭设施、孩子用具,以及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方式。最后,带领家长把日常看似简单的事情分解成详细的步骤。比如,把如厕分解为脱裤子、坐马桶、擦屁股、提裤子、冲水、洗手等步骤,请家长用图片提示孩子逐步完成,鼓励孩子不断进步,直到能够独立完成。
  现场演练法:用于培养具体的育儿技巧。“凡事做中学”,只有亲自动手做一做,才能发现其中的要义。比如,很多家长反映孩子不爱看书,我们除了教授家长掌握亲子阅读原则、推荐适宜的阅读材料之外,还带大家现场阅读,让他们体会如何改变语调、语气和语速,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分给每组家长废旧材料,让他们自由制作手偶、道具、场景,现场演绎绘本内容。家长们立刻活跃起来,有人做美工,有人做旁白,有人做导演,有人扮演角色,演示环节将整堂课推向高潮。
  家长分享说,原来亲子阅读还有这么多细节;这样玩,孩子不爱上阅读都难;通过演绎,孩子的阅读体验会更丰富、更深刻,受益更多。
  课程实施的保障
  为了让这套课程更好地落地,我们将课程精髓结合家教案例,编著并出版了《自我成长的力量》一书,作为“慧心父母课程”的配套教材。
  为了保证师资水平,我们定期举办师资培训,建立学员微信群,随时解答讲师在备课、组织、宣传中的各种疑问,不定期邀请优秀学员分享授课经验。此外,还为教师提供PPT课件、教案、课上材料,以及海报、展架、微单页、微信宣传素材、课程主题介绍等等,便于园所通过不同渠道宣传、召集家长。
  为激励家长连续、系统学习,我们设计了可做学习记录本的《家长手册》、可记录听课次数的“家长听课证”、完成全部课程的证明“家长结业证书”。为便于家庭延伸、落实科学理念和教育方法,红黄蓝研发了家庭教育产品《竹兜早教套装》,用多种手段帮助孩子建立好习惯,培养好品格。很多园所还自发开辟“家长学习园地”,展示课上精彩瞬间、家长学习体会和家教经验等,吸引更多家长加入学习。
  家长持续服务方面,红黄蓝开设“慧心父母课堂”微信公众号,由专人维护,个性化解答家长育儿疑问,支持家长不断成长,同时分享最新育儿动态、国内外教育理念和方法,满足家长碎片化阅读和学习的需要。
  目前,紅黄蓝教育机构优选了300余名园长和骨干教师培养成“家庭教育引导师”,常规化、标准化地开展父母课堂,把父母课堂变成家长必修课,灵活开展讲座、沙龙、读书会、微课等,让万千家长受益。我们的家庭教育引导师们还走出园所,成为周边园所、社区、计生妇联、家教基地的家庭教育工作者,传播科学家庭教育,为万千家庭的幸福做“家”法。
其他文献
重视消毒,保障卫生。用品用具的消毒是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同样,“小厨房”的消毒工作不容忽视。我们的做法有两点。  一是定点消毒。根据用品、用具最合适的消毒方法,进行定点消毒。例如,盘、碗、碟、匙等采用定点消毒柜消毒,榨汁机、绞肉机等可拆解部位机器采用在固定消毒桶用消毒液消毒。  二是定时消毒。根据使用情况,制定不同的消毒要求。例如,活动室(空间)采用紫外线消毒,一天一次,一次1小时;餐
中一班的青年教师郑老师已经几次没有按时上交教育笔记了,当我问到原因的时候,她的回答令我大吃一惊:“我觉得没什么可写的!”听了她的回答我脑子里顿时闪现出一连串的问号,“如何撰写教育笔记”早在青年教师入职前就培训过了,“在日常带班中要经常关注幼儿,发现有价值的亮点”这些话也经常和这些青年教师念叨,为什么还会没的可写呢?紧接着我又追问了一句:“为什么会觉得没什么可写呢?你觉得有哪些内容可以作为教育笔记写
雨后清晨,清新的空气弥漫在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昨夜的一场雨让操场的一角囤积了几汪清澈的水坑,这些小水坑恰恰在我们早操场地旁。不知道小朋友们会和它们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小水坑里“踩高跷”  早操的自由活动时间,孩子们果然发现了这里的水坑,围在水坑旁跃跃欲试,准备往水里踩。我连忙过去,惊讶地说:“孩子们,我看到你们准备踏进水里。”彤彤说:“对,我们想踩水。”旁边的馨锐说:“可是这样鞋子会打湿的。”
四年前,“家长助教”概念刚刚走进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希望借助“助教”角色使家长更好地了解班级教育工作情况,使家长近距离感受幼儿在园生活。起初,家长们的参与兴趣比较高,很多家长都自愿报名,但在开展3个月后,家长即因工作时间或对幼儿一日生活已基本了解了等理由不再参与助教活动。这一现象让教师们开始感到困惑:“难道家长助教工作就这样停滞了?问题出在哪里?怎样才能真正发挥出‘家长助教’的作用,为家园共育工作顺
[摘要]“互联网 ”就像一把神奇的金钥匙,为我们打开了习作教学的一片新天地。众所周知,写作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终极能力。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在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最多的就是作文教学,作文教学表现出课标不具体、教材不好用、教师没把握、学生学不好等尴尬的现状。本文试从“互联网 ”下的习作教学来浅谈作文教学与互联网技术融合,促使学生的写作得到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 习作 兴趣 效率  
换与不换的背后探讨的是“教师预设”与“幼儿生成”的关系,然而如何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似乎只有可以把握的原则,却没有实施标准,因为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对于本期话题,我觉得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不换,继续歌唱活动,不过活动前应该回应幼儿的请求,告诉他们不换的原因,或者因为老师没有做好其他活动的准备,或者是学习《歌唱春天》对你们的意义。当然,在活动之后,老师应该要做一件事情,就是反思为什么幼儿对音乐活动不感
科学的膳食管理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必要保证。概括而言,幼儿园膳食管理应包括食谱管理、操作管理、进餐管理、评价管理、食育管理五大内容,其中,食谱管理是首要环节,也是其中可变性最高、难度最大的部分。为什么说食谱管理可变性最高、难度最大呢?可以设想一下,此时我们正在进行食谱的设计,那要考虑的内容实在太多了。仅原料的选择就要考虑其营养特点、食疗作用、儿童的喜爱情况、市场供应情况、价格,甚至色泽、口味、质感以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互动。”教师合理、恰当、适宜的回应能发展师幼积极的互动关系,促进幼儿认知进步。  为了进一步探究回应的有效性,笔者观摩了30多次阅读活动,结合教学经验及相关理论,对幼儿的回应进行了研究,希望教师与幼儿构建起对话的平台,促进早期阅读活动的双向交流。  阅读教学中
一、核心素养下,教师课堂用语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关系着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综合发展。因此,在英语课程改革中,要牢固树立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
四十年前,《小学教学研究》乘改革开放之春风,在中国基础教育教学大步发展的沃土中破土而出、茁壮成长。四十年风雨兼程,四十年不忘初心,四十年砥砺前行,四十年春华秋实,小教人秉承对教育的热爱、对作者的敬仰、对读者的负责,在小学教育教学探索的道路上,默默耕耘,辛勤付出,描绘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四十年来,《小学教学研究》始终遵循“贴近教师、贴近教学、贴近课堂”的办刊理念,时刻关注我国教育发展和课程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