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沙区樟子松苗木繁殖的相关问题分析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j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榆林早期是我國荒漠化非常严重的地区,近年来培育了大量的樟子松,现在植被覆盖率大大提高,荒漠化治理成效显著,樟子松这种防风固沙优良树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尽管樟子松有着非常优良的性能,但是其幼苗却对环境有一定要求。简单分析了樟子松苗木生长所需要的自然环境条件,并探索了育苗繁殖技术和苗期管理手段,仅供参考。
  关键词:榆林沙区;樟子松;苗木繁殖
   榆林在建国初期只剩下1.27万 hm2的天然林,林草植被几乎破坏殆尽,全区荒漠化严重。目前,榆林地区荒漠化得到治理,流沙被固定,人造林面积26.67万 hm2,其中樟子松这种植物在荒漠化治理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沙地造林首选的乔木树种之一。
  1   樟子松简介
  樟子松是常绿树种,针叶树,生长缓慢,但是寿命长,可以适应多种环境,是很多地区林业产业中的主要树种之一,在榆林沙区樟子松是最主要的造林树种。
  樟子松天然林分布在我国大兴安岭山地以及海拉尔一带,是东北地区速生和防风固沙的优良树种。樟子松是欧洲赤松在我国的地理变种,别名蒙古赤松或者海拉尔松,其主要特点是树干通直、喜酸抗旱、喜光耐寒、抗风、耐贫瘠,环境适应力极为强大,树高一般为15~20 m,树冠相对稀疏,针叶少且短小,水分束缚能力极强,保水性较好,寿命一般可以达到150年以上,最长能达到250年左右。在榆林地区的荒漠化治理当中,樟子松功不可没。
  2   樟子松繁育影响因素
  樟子松对环境适应力强,但也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保证繁育成功,具体受以下几个方面因素影响。
  2.1   气候
   在榆林地区的樟子松繁育过程当中,曾经出现过夏季和冬季大量死苗的问题。以前樟子松育苗一般是在5月下旬开始出苗,幼苗出土就需要经受6月和7月的高温炙烤,成活率不高,于是在近些年将种苗的时间提前到5月上旬,并采取相应的抚育管理措施,有效地解决了夏季死苗问题。
  榆林地区冬季一般不会降雪,但是温度低,土壤会出现封冻,幼苗难以在土壤当中吸收水分而导致死苗,同时因为地面部分裸露在空气当中,在低温、大风以及干燥的条件下,幼苗水分大量散失,这也是导致樟子松死苗的主要因素,所以在育苗当中一般需要大量覆土来保证越冬[1]。
  2.2   土壤
   樟子松苗木能否成活,土壤质量是比较重要的因素,立地类型不同的土壤,其理化性状及养分也不一样,表层20 cm范围内的毛管孔隙率、微生物、有机质、含水率、酸碱度也不一样,其中酸碱度的影响很大。在相关研究分析中发现,樟子松的生长与pH值呈负相关,土壤当中的磷(全磷、速效磷)、氮(水解氮、全氮)和钾的质量分数可以影响樟子松的根系分布,从而影响苗木的成活率。
  2.3   水分
   樟子松抗旱能力很强,但不意味着不需要水分,一般土壤当中能够保证1%的含水率就可以维持樟子松的生长,土壤水分可促进其生长。但是对于樟子松幼苗来说,其抗旱性是比较低的,需水量比较大,如果土壤缺水会导致幼苗死亡。榆林沙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很差,必须要进行土壤改良,还得配合相应的抚育措施来保证成活率。
  2.4   光照
   樟子松喜光,对光照有天然依赖性,但是幼苗却对强光照射有很强的不良反应,如果幼苗直接遭遇强光照射很容易死亡,这印证了越夏死苗问题,关键就是夏季光照强会影响苗木生长。以樟子松的幼苗来论,一般从其破土到种壳脱落需要20 d以上,最多需要25 d,这个过程当中要避免阳光直射,防止幼苗被灼伤[2]。
  3   樟子松苗木繁殖技术
  基于上文的分析,在樟子松的育苗繁殖当中要考虑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保证苗木成活率。在榆林沙区的樟子松繁育当中,一般都是在固定的苗圃地和农耕地上进行育苗,土壤要求土层深厚、肥沃、疏松、通气性和排水性要好,如果土壤黏度比较大还需要进行掺沙改良,尽可能保证土壤的细密性,且要施加足够的基肥,调整土壤的pH值,满足樟子松的生长条件。土壤改良一般是在沙壤土表层铺垫一层20 cm厚的黄绵土,在相同降水条件下能够保证土壤的保水能力。如果降水不足,还需要采用灌溉补给的方式来补充水分。
  在具体的育苗技术当中,榆林地区探索出了种子育苗、无性繁殖和大苗培育技术。
  3.1   种子育苗
  这种育苗方式需要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适当处理,一般用雪藏法和沙藏法。雪藏法是将种子与雪混合后放置在背阴处,并在播种前7 d转移到向阳位置,待种子发芽后进行播种;沙藏法则是先将种子用温水浸泡1 d,然后用0.5%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随后将种子藏于2倍分量的细湿沙当中,并放置在背阴处等待种子发芽。一般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之间播种,播种量8 kg/667 m2比较理想。播种时人工横床条播,行距9~11 cm,均匀播种后用沙子覆盖。
  3.2   无性繁殖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进行工厂化育苗及快速育苗,能够保证母体的优良特性。不过由于技术上的限制,大规模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
  3.3   大苗培育
  该技术直接用苗木来培育,成活率很高,土地利用率也比较高,可以实现造林的多季节性,有效降低气候条件的影响。一般的培育方式是营养袋育苗,该方式方便运输,可以缩短成材时间,提高造林速度。
  4   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是保证樟子松苗木成活的另一大关键,主要工作内容为保证水分供给、病虫害防治、除草等。在出苗期考虑水分问题,一般3 d左右就需要进行1次补水,快速生长期一般15 d补水1次,但是还需要根据具体水分供给情况来调整。在越夏过程当中要采取遮阳措施,一般是在苗床上搭设遮阳网,降低光照强度,同时遮阳网也可以防止鸟害。而越冬则要求覆土,一般是在11月上旬土壤尚未封冻之前覆土,要保证苗梢全部被覆盖[3]。
   综上所述,樟子松作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当中的主要乔木树种之一,在防风固沙、荒漠化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榆林的荒漠化治理当中樟子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樟子松成树在防风固沙方面性能优良,但是其幼苗却对环境有一定要求,在苗木培育繁殖当中需要着重考虑自然环境因素,通过成树的育苗技术和苗期管理手段来保证苗木的成活率。在榆林沙区的造林实践当中,樟子松有着非常显著的综合效益,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荒漠化治理当中为樟子松的繁殖培育提供了丰富的市场需求,并且加快了榆林沙区生态改造的步伐,使荒漠化治理与生态经济作物的培育结合,均取得了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 1 ] 张彦飞.榆林沙区樟子松育苗及造林技术分析[J].现代园艺,2014(2):59-60.
  [ 2 ] 郭星平.榆林沙区针叶树苗木繁育的影响因素及其综合效益分析——以樟子松为例[J].陕西林业科技,2012(2):31-33.
  [ 3 ] 常利平,李王靖.对影响榆林沙地樟子松造林成活因素的探讨[J].北京农业,2012(6):178-179.
  (收稿日期:2019-06-13)
其他文献
摘 要:从选地整地、苗木选择、栽植及果园管理等方面,全面介绍了沙果栽培技术,为广大沙果栽培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沙果;高产;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2-0079-02 中图分类号: S661.3 文献标志码: B  沙果又名花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其味道酸甜可口,是深受人们欢迎的一种水果。另外,其根和果实均可作为药用
摘 要:广大农户不能正确识别辣椒菌核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并且对病害用药不合理,以致在防治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对于辣椒菌核病,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应该将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配合使用,从而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  关键词:辣椒;菌核病;防治现状;防治措施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13-0126-01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志码: B  1 防治现状  1.1
摘 要:就花生花针期的生长特点及田间管理措施进行了科学详尽的论证,为指导当地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花生;花针期;生长特点;管理措施  花生历来就是义县传统的经济作物之一,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受市场价格波动以及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导向的影响,花生在义县的栽培面积出现了逐年增加的趋势。6月中下旬以后,义县的花生即将进入开花下针阶段,花生植株的营养生长迅速。在适合的气候条件及适
摘 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育种管理者经过多年的育种经验,总结出关于玉米育种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如果能够从体系和管理的层面上进行分析研究,可能会有不同的发现。基于此,针对玉米育种体系以及管理问题展开分析研究,主要涉及玉米育种所需要的相关程序,包括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安排管理、工作团队的培训,还有整个玉米育种的规模以及育种基地的建设等。旨在通过研究讨论,对我国目前玉米育种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给出一
摘 要:随着现今社会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时节性的水果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人们希望可以随时品尝到各种时节的水果,在全年之内满足人们对新鲜草莓的需要,同时也可以让草莓农户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大棚草莓不仅关注气候对草莓的影响,还需要运用先进的种植和培育技术。对大棚草莓高产高效培育技术进行了研究,以提升大棚草莓的产量。  关键词:大棚草莓;种植培育;关键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
摘 要:为了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必须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满足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而林业作为环境建设工程的典型代表,通过推广基层林业技术能贯彻落实环境保护理念,为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以基层林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为基础,进而提出具体的方法对策,以期提高基层林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效率及质量。  关键词:基层林业技术;推广工作;思考  当前,我国基层林业技术推广工作仍存在着较多问题亟待解
摘 要: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得到良好改善,对于食物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马铃薯作为广泛食用的农作物,对于其绿色增产研究成为广大农民重点关注的问题。基于此,针对马铃薯种植綠色增产有机肥料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希望可以给有需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马铃薯种植;绿色增产;有机肥料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13-0129-01
摘 要:立足生態防治理念,首先分析了林木病虫害生态防治技术,并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了选育栽培抗性树种、利用虫害天敌、营造混交林、推行微生物防治等防治措施,以期能够提高林木病虫害防治效率。  关键词:森林林木;病虫害;生态防治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16-0098-01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志码: B  据世界环保组织不完全统计,全球约30%的林木都面临着病
摘 要:灌木植物分为观花、观果和观枝干植物等。其在园林绿化中可以成为一种地被覆盖植物,代替草坪以及花草,在园林绿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灌木植物在管理上具有一定的便利性,同时效果十分显著,因此在园林绿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够满足城市园林在绿化建设中的需求。针对灌木植物在矿区绿化中的应用及其技术要点进行了针对性分析。  关键词:灌木植物;矿区绿化;管护要点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
摘 要: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与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但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病虫害的发生,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会受到影响。一直以来通过采用一些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对水稻病虫害进行预测预报,从而达到提升防治效果、降低用药成本、提供病虫预警等作用。随着近些年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技术在实际水稻生产过程中得到应用,对水稻生产带来了新变化,提出了新要求,水稻病虫害预测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