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骨鲫池塘高效养殖技术

来源 :江西水产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an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了软骨鲫池塘高效养殖技术的池塘条件、鱼种放养、投饲管理、病害防治等技术,对推广软骨鲫养殖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池塘养殖;软骨鲫;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S965.117    文献标识码:C
  鲫鱼是我国一个主要的淡水养殖品种,在我国渔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也存在肌间刺多而细、食用不便等不足。软骨鲫,为通过特殊养殖方法养成的白鲫鱼,其特点是体态软塌,鱼鳞、鱼骨(肌间刺)较普通鲫鱼软,肌间刺呈弯曲状态,烹饪后鱼骨(肌间刺)也可食用,深受广大消费者特别是老幼消费群体的欢迎,已逐渐成为人们餐桌上的“新宠”。软骨鲫养殖具有周期短、产量高、效益好等优点。目前,受生长条件限制,软骨鲫的生产地主要集中在咸淡水分布广泛的广东省,且消费群体也多在广东,内陆地区少有耳闻,因此,笔者认为具有较大的推广发展空间,现将软骨鲫池塘高效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供参考。
  1  池塘准备
  1.1  池塘选择
  选择光照充足、水源丰富、进排水方便、保水性能好、交通便利、靠近海湾的池塘,池塘面积6666.7~13333.4 m2,池塘深度2.5~3.0 m,蓄水深1.5~2.5 m。因咸淡水对鱼骨软化有促进作用,所以池塘水源以咸淡水为宜,盐度0.1%左右,pH值6.5~8.5,其余水质指标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1989)。池塘应配备增氧机和投饵机,一般每2666.68~3333.35 m2配置1.5千瓦的增氧机1台和投饵机1台,另根据需要配备自动化水质监测等设备。
  1.2  清塘消毒
  鱼种放养前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彻底的清塘消毒。清塘消毒常用方法有干法清塘和湿法(带水)清塘二种。干法清塘每666.67 m2池塘用生石灰75~100 kg化浆后全池泼洒,也可在池塘中选2~3个低洼点,把生石灰放在低洼点上,用水把生石灰化成浆后趁热全塘泼洒。湿法(带水)清塘每666.67 m2池塘留水深0.3~0.5 m用生石灰125~150 kg均匀投放或化浆后全池泼洒。清塘后第三天开始加注新水,每天加水10~20 cm,3~5天后加水深至0.8~1.0 m即可,待毒性消失后准备投放鱼种。
  2  鱼种放养
  2.1  放养时间
  鱼种放养时间为每年的2~3月,水温15℃~20℃,天气晴朗,气压正常。
  2.2  鱼种质量、规格与密度
  到正规鱼种场选择无伤无病的白鲫鱼种(白鲫的骨骼较易软化,其他鲫鱼品种难以达到养殖效果),鱼种规格体长3~5 cm/尾,放养密度为5000尾/666.67 m2,高密度养殖可缩少鲫鱼活动空间,使鲫鱼的骨骼更不易硬化。另套养体长10~15 cm的鲢、鳙鱼种各40尾/666.67 m2。条件允许情况下还可以套养罗氏沼虾5000尾/666.67 m2,罗氏沼虾可直接下塘,也可标粗至300~500尾/500g后过塘,为避免小规格罗氏沼虾苗被鲫鱼吞食,应先放养罗氏沼虾苗种,10~15 d后再投放鲫鱼种和鲢鳙鱼种。
  2.3  鱼种运输与消毒
  白鲫鱼种和套养的其他鱼种用鱼种专用运输车运输,也可用氧气袋充氧运输。鱼种入池前用20 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浴10~20分钟或用3%~5%食盐水浸浴10~15分钟,以杀灭鱼体上携带的病原体。
  3  投饲管理
  3.1  饲料选择
  饲料投喂是软骨鲫养殖成败的关键。软骨鲫养殖前期投喂花生麸,因为花生麸粗蛋白含量较高,可促进鲫鱼体格增长,待鲫鱼长至体重15~20 g/尾时,转喂小鸭料(粗蛋白20%左右),小鸭料能量高,利于肌肉生长,钙含量较低(0.8%~1.2%),利于骨骼软化。
  3.2  投饵方法
  坚持“四定”投饵,即“定点、定时、定质、定量”,做到少量多餐,投饵率3%~8%,鲫鱼体重50g/尾以下时投饵率为鱼体重的5%~8%,50 g/尾以上时投饵率降为3%~4%。夏、秋季节每天投饵4次,分别是上午8:30~9:00、中午11:00~12:00、下午2:30~3:00点、傍晚5:30~6:00各1次。其余时间每天投饵3次,分别是早中晚各1次。为保证骨骼的柔韧性,软骨鲫商品鱼规格不宜过大,养殖周期一般为5~6个月,即8月份上市,商品鱼上市规格控制在100~150g/尾。
  4  水质调节
  池塘水质好坏以及溶解氧的高低对鲫鱼的摄食和生长影响较大。养殖的前期池塘水深要适当偏浅,控制在0.8~1.0 m,随着鲫鱼个体的生长,慢慢加深池水,最后达到1.5~2.5 m。养殖期间,水温控制在20℃~32℃。盛夏天气炎热,气温水温较高,要始终保持高水位,定期冲水和换水,保持充足的溶解氧和清新的水质。坚持每天冲水2~3小时,每次150 m3左右。有条件的每月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池塘总水量的1/10左右。每1~2个月用20 mg/L生石灰全池泼洒一次,调节水体的pH值。如无条件冲换水,则定期开动增氧机增氧。
  养殖软骨鲫的水质要适当偏肥,透明度保持在25~35 cm,保证有丰富的浮游生物。水質偏瘦时要适当施用有机肥,发酵或加工后的畜禽粪较好,每666.67 m2每次使用150~200 kg,当池中藻类的藻相不太好时,可以施用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等来调节水质,改善池塘水质条件。
  
  5  病害防治
  软骨鲫病害较少,坚持“防控结合”的原则,定期杀虫消毒,特别要防止孢子虫病等寄生虫病和细菌性出血病的发生。为保证软骨鲫商品鱼质量,在用药过程中,须严格执行《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1-2002)、农业部公告第193号《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等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购买具有国家GMP资质的合法厂家和经销商的国标(兽药字)渔药产品。   如果养殖池内套养有罗氏沼虾,应禁用菊酯类药物和有机磷药物。
  5.1  孢子虫病的防治
  ⑴每kg鱼体重用规格为100 g∶0.2 g的地克珠利预混剂,每次用2.0~2.5 g,拌饲投喂,连续5~7 d。
  ⑵三氯异氰尿酸粉0.3~0.4 mg/L溶解于水后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2 d。
  5.2  细菌性出血病的防治
  ⑴复合碘(以有效碘计)2.25~3.75×10-3mg/L全池泼洒,每d1次,连用2~3 d。
  ⑵每天内服氟苯尼考10~15mg/kg鱼体重(以氟苯尼考计),连用5~7 d。
  6  效益分析
  本效益分析按每666.67 m2计算,池內套养罗氏沼虾、鲢鱼、鳙鱼。
  6.1  产出:24835元。其中
  ⑴软骨鲫:按每666.67 m2放养量5000尾、成活率90%、商品鱼均重125g/尾计算,则每666.67 m2产量为562.5kg,按单价30元/kg计算,每666.67 m2产值为16875元;
  ⑵罗氏沼虾:按每666.67 m2产商品虾100kg、商品虾价格70元/kg计算,每666.67 m2产值为7000元;
  ⑶鲢、鳙鱼:按每666.67 m2均产120kg,按单价8元/kg计算,每666.67 m2产值为960元。
  6.2  成本:12310元。其中
  ⑴苗种费:白鲫鱼种按0.15元/尾、鳙、鲢鱼种按2元/尾、罗氏沼虾苗种按1000元/万尾计算,每666.67 m2共计鱼种费1410元;
  ⑵饲料费:按饲料系数2.4(软骨鲫),饲料(花生麸、小鸭料)均价4元/kg计算,每666.67 m2共计饲料费5400元;
  ⑶水电、药物费:水电费按200元、药物费按300元计算,每666.67 m2共计500元;
  ⑷鱼塘租金:按每666.67 m2 1500元计算;
  ⑸人工费:按每666.67 m2 3000元计算;
  ⑹其他费用:按每666.67 m2 500元计算。
  6.3  利润:利润=产出-成本=24835-12310=12525元。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池塘养殖软骨鲫每666.67 m2产值可达24835元,每666.67 m2利润可达12525元,效益良好,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其他文献
期刊
【正】自从统计系统拉开改革的帷幕之后,潍坊市统计局就成了一个活跃的舞台。局长孙绪敬同志和其他两位领导班子成员一起,带领全局同志,凭借这小小的舞台,在农村统计改革的道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正在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对企业财务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人工智能在会计领域的运用也将成为必然的趋势,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和推
【正】投入产出表的第Ⅱ象限主要是核算最终产品的使用,涉及到国民经济各部门.由于管理体制和核算方法的不同,各个部门、系统、单位在统计资料和财务资料的口径上存在较大的
【正】最近,钱学森同志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提出了以下五点意见:一、一个国家的社会集体是一个开放的、与世界有交往的复杂巨系统;“巨”是说组成这个系统的子系统数量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各大行业营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及技术环境,促进各大行业进步及发展。在该形势下,我国茶业也得到了进步,
针对2-甲基-3-丁烯腈及顺式-2-戊烯腈为主的同系物连续精馏过程中,同系物减压分离塔操作条件优化困难等特点,在深入分析高纯2-甲基-3-丁烯腈减压精馏工艺流程的基础上,通过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