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千岛湖库区血吸虫病流行的情况,为血吸虫病流行区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的血吸虫病防控提供借鉴。
方法收集新安江建坝前后和历年千岛湖库区血吸虫病螺情和病情监测资料,以及库区水利工程改造相关资料,结合库区河道、库尾湖滩、消落带等调查结果,分析论证新安江水利工程对千岛湖库区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并与三峡水库血吸虫病流行因素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建坝前,千岛湖库区查螺3 814.40万平方米,未发现钉螺,属于血吸虫病非流行区。建坝后,由于移民回迁,1962-1965年在6 232名回迁移民中发现557例血吸虫病患者,引起输入性疫情;1970-1980年在库尾的部分稻田和沟渠中查出钉螺37.96万平方米,并在螺区发现了949例本地血吸虫病病例,通过几十年的综合防治,螺情和病情逐步得到控制。千岛湖与三峡库区血吸虫病流行因素比较,二者高程滩地和生态脆弱消落带环境并存。
结论从千岛湖库区长期纵向监测数据和血吸虫病流行规律,以及与三峡水库生态学比较分析并推测,两个库区总体上不会引起大范围的血吸虫病流行,但不排除零星地区出现输入性钉螺孳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