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江水利工程对千岛湖库区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

来源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xiao7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千岛湖库区血吸虫病流行的情况,为血吸虫病流行区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的血吸虫病防控提供借鉴。

方法

收集新安江建坝前后和历年千岛湖库区血吸虫病螺情和病情监测资料,以及库区水利工程改造相关资料,结合库区河道、库尾湖滩、消落带等调查结果,分析论证新安江水利工程对千岛湖库区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并与三峡水库血吸虫病流行因素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建坝前,千岛湖库区查螺3 814.40万平方米,未发现钉螺,属于血吸虫病非流行区。建坝后,由于移民回迁,1962-1965年在6 232名回迁移民中发现557例血吸虫病患者,引起输入性疫情;1970-1980年在库尾的部分稻田和沟渠中查出钉螺37.96万平方米,并在螺区发现了949例本地血吸虫病病例,通过几十年的综合防治,螺情和病情逐步得到控制。千岛湖与三峡库区血吸虫病流行因素比较,二者高程滩地和生态脆弱消落带环境并存。

结论

从千岛湖库区长期纵向监测数据和血吸虫病流行规律,以及与三峡水库生态学比较分析并推测,两个库区总体上不会引起大范围的血吸虫病流行,但不排除零星地区出现输入性钉螺孳生的可能。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灰色模型[GM(1,1)]和ARIMA乘积季节模型,预测承德市布鲁菌病的发病趋势,比较两种模型预测的效果。方法利用承德市2008-2014年布鲁菌病的统计结果,建立GM(1,1)模型和ARIMA乘积季节模型,分别预测2015年1-12月的发病数,并将结果与实际监测结果进行比较,用平均相对误差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结果GM(1,1)模型为0(k)= 0.001 6(0+ 23 712.31)ex
目的分析甘肃省布鲁菌病(布病)患者的经济负担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3-2016年甘肃省靖远县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门诊和住院患者22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形式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等),通过查阅患者住院费用结算清单、门诊费用发票及相关票据获得研究对象因布病就诊的费用信息、陪护人员和探视人员费用信息。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进行单因素
目的分析唐山市人间布鲁菌病(布病)的流行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规律,探讨不同时期影响布病疫情的可能因素,为布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1950-2016年唐山市布病监测数据,对布病的三间分布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1950-2016年共报告布病2 438例,年均发病率为0.48/10万,无死亡病例。2015年为流行高峰,发病率为7.12/10万;发病有明显季节性,3-7月发病数占5
目的了解佛山地区布鲁菌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2013-2016年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确诊的41例布鲁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治疗与转归情况。结果布鲁菌病发病以2-6月为主,占85.4%(35/41),其中58.5%(24/41)有阳性流行病学史。分别有29、20、19和16例(70.7%、48.8%、46.3%和39.0%)患者出现不规则发热、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