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不准的木头

来源 :小学生导刊(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_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正在看电视,突然听见“吱吱吱”的声音。我朝窗外望去,原来是外公在锯木头,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就蹦蹦跳跳地来到楼下。
  外公见我来了,对我说:“贝贝,帮我清理一下这些锯好的木头吧。”我清理好木头后,继续看外公锯。
  外公一边锯,一边问我:“贝贝,如果我锯10次木头,那会有多少根小木头呢?”
  “10根!”我张口就答。
  外公看了看我,笑了笑说:“是吗?那我再锯一遍,你可要数清楚哦。”于是我就站在他旁边认真地看着,等外公锯完,我一根一根地数,没想到居然是11根。我不相信,于是再数了一遍,还是11根。这是怎么回事?锯10次当然是10根啊,就好像一次吃一个苹果,吃10次就是10个苹果,怎么会多出1根?看着我一头雾水的样子,外公不急不慢地说:“不如你自己来锯一锯,数一数吧。”
  我卷起袖子一边锯,一边数,锯第一次,锯下了第一根,锯第二次,锯下了第二根……锯第9次,锯下了第9根,锯第10次,锯下了第10根,加上手里还有1根,不是11根吗?
  我把这件事情想得太理所当然了,其实锯第一次的时候,这根木头就已经分成了两根木头,锯两次,就分成了三根……也就是说锯下的木头根数应比锯的次数多1。咦,这不就是我们学过的“植树问题”吗?看来,“植树问题”并不仅仅只体现在植树上,是我自己没想到。外公看我恍然大悟的样子,知道我想通了,开心地笑了。
  (指导老师 汤锦萍)
其他文献
《去嘎婆家》中记叙了发生在山寨里的趣事,每一件事情中都凝聚着嘎婆对春苗的爱。  我也有一个好外婆。外婆家开了一个小卖部,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外婆就给我留着。她还会做红薯片、种西瓜给我吃。我的外婆也像春苗的外婆一样和蔼可亲。可是,和春苗相比,我的态度就差得太远了。我要珍惜外婆的爱。  ——李微微  《家乡的树》把山里人的淳朴体现得淋漓尽致。陶永喜老师写道:“棕是棕树的衣,剥棕衣是‘造孽’事。大家都
期刊
一群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郊游。他们排着队,步行来到郊外的一个公园。到了以后,老师开始点名。  “王义文!”  “到!”  “赵子珊!”  “到!”  “李露!”  “到……”  野兔藏在丛林里,津津有味地看着,旁边的小草们也津津有味地听着。  等小学生们离开后,野兔觉得这事儿很带劲,想要跟别人谈谈,便呼唤左边的小草:“小草!”  可是小草别过脸去了。  他叫右边的小草:“喂,小草!”  可是小草嘀
期刊
英国伦敦的设计师兼研究员席勒·亚丁研发出一款由合成生物材料制成的跑鞋。这款跑鞋通过3D打印机生成,具备在一夜之间完成自我修复的能力。这款鞋采用原始细胞做材料,非常合脚,仿佛是人类的第二层皮肤。这款跑鞋会根据使用者运动时对鞋子产生的压力调整形状,让使用者十分舒服。跑步结束后,跑鞋中的细胞会失去能量。这时,你把它放在盛满原细胞液体的罐子中浸泡,就能让鞋子恢复能量。有趣的是,这些液体还可以被染成任意颜色
期刊
台湾儿童文学作家桂文亚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你一定会听见的》。在这篇文章里,她写了我们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声音,如:蒲公英梳头的声音啦,蚂蚁小跑步的声音啦,奶奶摇摇篮的声音啦,等等。学会倾听这些声音,我们的心灵会变得敏锐而充盈。  每天,我们听到那么多声音,我们自己的声音在哪里呢?我们自己的声音应当来自我们的内心体验、感受和自觉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的想法、观点,等等。它藏在我们的心里。平时,我们对自己所
期刊
灵机一动  爷爷用竹竿搭了个小棚子,用网罩起来,在里面养了几只鸽子。他发现网被撕开了一个小洞,附近有一只大黑猫在徘徊,盯着鸽子“喵喵”直叫。爷爷想去拿些绳子修补一下网,又怕离开后大黑猫咬鸽子,就叫孙女小英子看一会儿。  爷爷离开后,小英子灵机一动,拿起地上的粉笔头,在附近的水泥墙上写了四个醒目的大字:猫勿靠近!  想吃两块  妈妈说:“皮埃尔,你想吃一块甜饼吗?”  皮埃尔没反应。  妈妈又问:“
期刊
对我来说,星期一是最难过的一天。  我照例不慌不忙地走向教室。上课铃还没响,有几个同学就嚷起来:“这个周末我没做作业!”其中凯洛的声音最响。听到这句话,我不禁害怕起来。因为我对她是那么熟悉,我知道她接下来要做什么。  记得几个月前,我刚把书拿到桌面上,凯洛就走到我旁边:“哎,那是你的作业本吗?让我看一分钟,就一分钟,好吗?”  “嗯……”我含混地答应着表示同意。抬头一看,凯洛已经把我的作业本拿走了
期刊
浙江大学的科研人员用石墨烯等材料制成目前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它的密度只有空气的1/6,具有超轻、弹性好和吸附性极强的性能。瞧,一大块“碳海绵”能够轻松地立在花蕊或狗尾草的茸毛上呢。这种材料的主要成分是碳,能够在自然界中轻易获得,并通过简便的方法制成。它能进一步推动3D打印技术,打印出生动的物体。它也能运用于航天领域,减轻航天器的重量,节约能源。
期刊
(美)洛伊丝·劳里/著  鸽 子/改编  唐 宁/绘
期刊
走进张谷英村,我欢喜地跳了起来。  阳光洒在古老的房子上,安静又明亮。  村口有座房子的大门上挂着一块匾额,上面写着“当大门”。匾额上三个大大的字,想说明什么意思呢?是不是这张门原本不是村子的大门,但它很气派,位置也很好,干脆就把它当大门算了呢?我站在大门口,偏着头猜了很久。猜想会使事情变得更神秘,我喜欢老建筑的神秘感。  我靠在一栋老房子的墙上休息。这栋房子的墙壁硬邦邦的。一个路过的老爷爷告诉我
期刊
代表“思念”的玉兔  张 瑞  我想做一件有趣的礼物送给常年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做什么好呢?望着天上圆圆的月亮,我仿佛看到了嫦娥姐姐抱着玉兔的身影。对了!就做一只可爱的玉兔吧,它代表我对爸爸妈妈的思念。我找来红色的布料,画、裁、剪、缝……瞧,一只漂亮的玉兔做好了!  弟弟的白米枕头  陈 倩  我的弟弟出生了。他睡在摇篮里,白白胖胖的,可爱极了。我要给弟弟做一个填充大米的小枕头。我找来一块干干净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