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功能定位推进京津冀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h0208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印发的《京津冀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行动方案》要求,天津市发展改革委认真组织落实,成立了以发展改革委、商务委、农委、市场监管委、交通运输委、天津海关(含原天津检验检疫局)等部门分管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综合协调机制,编制完成了天津市开展京津冀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工作方案,努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一、加快提升改造,优化农产品现代流通网络
  一是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监测。依靠京津冀三地初步建立的农产品市场信息会商机制,定期参加会商会,掌握天津市农产品进京以及河北省农产品进津情况,探索京津冀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及市场信息协同工作机制。二是加强公益性市场建设。推动海吉星公益性市场完成生鲜电商中心等项目建设,列入全国公益性示范市场。对农业农村部定点的全市16个批发市场开展全面调研,对不符合条件的市场进行了整改提升。三是实施农产品网络销售全覆盖工程。印发《天津市农产品网络销售全覆盖项目申报指南》,支持“津农宝”“金仓吉美格”等区域农产品电商服务平台建设。四是做好直供直销建设。持续培育推动直供直销配送企业,支持静海金仓互联网公司、天津创世界科技有限公司等直销配送企业线上业务与线下相结合。组织企业参加第八届优质农产品(北京)产销对接、天津市知名农产品品牌企业展销活动、京津冀第三届蔬菜产销对接大会等活动。五是组建京津冀食品安全专家库。根据《共创“京津冀食品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合作协议》,积极参与组建了京津冀食品安全专家库,在修订食品安全法规制度、制定食品安全标准以及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风险管理等方面提供咨询服务。
  二、发展冷链物流,打造北方冷链物流基地
  冷链物流是天津市近年来农产品流通发展的一大特色,且发展迅速。一是发展对台冷链物流。自2011年天津市被确定为“对台冷链物流产业合作试点城市”以来,在津台两地的共同努力下,制订发布了津台冷链物流合作发展规划,启动了津台冷链物流实施标准的对接,两地试点企业在商贸合作、规划顾问合作、系统技术合作、冷库建设合作、运营管理合作等方面签署了23个合作项目,并顺利组织实施。二是编制冷链物流规划。与北京市、河北省共同出台了《环首都1小时鲜活农产品流通圈规划》,规划建设环首都鲜活农产品流通网络。发布了《天津市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18—2025年)》,提出到2025年,天津基本建成“全链条、网络化、严标准、可追溯、新模式、高效率”服务京津冀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初步建成中国北方冷链物流基地。三是制定完善冷链物流标准。《天津市冷链物流储运销地方标准》于2015年实施,是国内发布的首部针对冷链物流储运销系统化标准。京津冀农产品流通体制创新开展以来,天津市与北京市、河北省共同将《天津市冷链物流储运销地方标准》上升为京津冀冷链物流区域标准,共同发布了8项冷链物流区域协同标准,在京津冀区域内发布实施。冷链物流标准的统一实施,将有助于规范京津冀冷链物流行业发展,提升区域冷链物流水平,打造区域冷链物流品牌,为全国冷链物流標准化发展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四是加快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国家专项建设基金,充分利用天津市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大力支持天津市冷链物流仓储设施建设。目前全市冷库总仓容超过100万吨,发展形成冷链物流产业集群。依托东疆保税港区、中心渔港优势,通过冷链物流产业合作,推动冷库基地建设,打造中国北方冷链物流集散中心。
  三、利用港口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国际贸易
  一是大幅提升通关效率。在天津各口岸业务现场实施“5+2”工作机制,在工作日基础上,实施节假日预约通关,为企业提供通关时限选择。做好进出口货物全国通关一体化,持续推动通关作业无纸化,实现口岸联动,提升天津口岸辐射能力,降低了农产品进出口企业通关成本。二是优化通关流程。全面简化出口原产地证书办理流程,实施检务一体化模式,上线“申报小灵通”软件,加大“单一窗口”推广力度,持续优化检验检疫审单放行模式和审单作业流程,实施“出口直放、进口直通”检验检疫通关一体化模式。三是支持进口农产品贸易。近十年,农产品跨区域贸易发展迅猛,农产品进口贸易额以年均17%左右的速度增长。天津市充分利用自贸区政策优势,已在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进口商品境外采购中心,与全球第五大冷链运营商普菲斯搭建了物流和分销联盟平台,引进了首农水果进出口和饲料加工项目及华锐全日冷链运营中心项目。同时加快进口直营中心布局,东疆进口商品直营中心已设立30多家,涉及全国十余个省市及地区,主要围绕京津冀及“一带一路”建设重要节点城市规划布局,将天津自贸试验区的红利进一步辐射延伸。
  四、组织龙头企业,积极参加创新示范企业评选
  按照国家部委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天津市积极组织申报京津冀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示范企业,按照评选条件和要求,认真筛选推荐符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具有创新特色的农产品流通企业。通过树立典型示范企业,培育壮大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促进京津冀农产品流通企业创新发展,优化农产品流通产业布局。经过层层评选,天津海吉星农产品物流有限公司和天津东疆港大冷链商品交易市场有限公司被评为京津冀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示范企业。天津海吉星农产品物流园占地6000亩,总投资150亿元,目前一期工程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全部建成后将成为服务京津冀、面向三北、辐射国际的超大型现代农产品集散中心和农产品进口贸易中心。天津东疆港大冷链商品交易市场有限公司是天津口岸进口冷冻食品综合供应链服务平台,是对接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的桥梁和中转基地。
  下一步,天津市将围绕以下任务重点推动:一是进一步发展全程冷链,推动冷链物流企业转型升级,加快打造中国北方冷链物流集散基地。二是充分利用天津港口优势,持续开展天津港口岸优化环境专项行动,进一步降低农产品进出口企业成本,大力发展农产品跨境贸易,加快建设北方进出口农产品集散中心。三是进一步提高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推进农产品网络销售全覆盖,推动农产品直供直销,完善提升天津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宣传推介、管理服务等功能。四是进一步优化农产品流通网络。优化规费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大力发展甩挂运输和无车承运人等公路运输新业态,促进物流企业降本增效,提高运输效率。
其他文献
每个儿童都应该有个完整的家,家庭才是最适合儿童成长的地方,而好的家庭环境更是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关键。联合国大会决议通过的《关于儿童保护和儿童福利、特别是国内和国
摘 要:综合管廊是21世纪新型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将管线集约化的容纳在综合管廊中,不但美化了环境,也避免了由于埋设或维修管线而导致路面重复开挖的麻烦。由于管线不接触土壤和地下水,因此避免了土壤对管线的腐蚀,延长了使用寿命;综合管廊的建设还为规划发展需要预留了宝贵的地下空间。根据以往工程经验,由于管廊与道路同期建设,管线施工可以在封闭的空间里完成,避免了多种管线交叉施工造成的平
由于稀土元素作为工业合金材料的必要元素之一,其对于合金的稳定性和结构功能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可以有效的提高有色金属的使用特性.文中分析了有色金属中稀土元素的作用,
在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新时期,各个行业领域的竞争态势均愈演愈烈,人力资源成为了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现代企业的重要核心竞争资源,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策略稳定现代企业人
摘要:为保障公路施工质量达到使用标准必须执行公路质量检测。随着科技和新型材料日益发展,公路质量检测技术也日趋先进,这样不仅保证了国家全面建设公路进程顺利开展,更为公路、隧道和桥梁等施工与运输提供安全保障。本文主通过介绍目前实际工程中应用到公路的无损伤检测技术以及尚存在的问题和控制措施来为国家公路建设事业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和依据。  关键词:无损伤检测技术;质量检测;质量控制  1、引言  随着国家
北京市高度重视并认真贯彻落实《京津冀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多途径、宽领域、深层次开展工作,不断优化京津冀农产品流通产业发展环境,各项任务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促进农产品流通产业提质增效、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保障首都农产品安全高效供给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效。  一、制定工作机制多措并举,加强市级统筹协调  按照《行动方案》要求,2016年8月,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与市商务委、
期刊
本文从人才队伍分类的角度,对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探讨分析,提出相关的建议,以作参考.
河北省认真贯彻落实《京津冀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行动方案》,立足河北发展特点定位,着力发展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园区,改造升级一批现代化农产品批发市场,扶植引导一批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高效物流加工配送、绿色消费优质品牌的现代农产品流通企业,构建面向京津及域内大中城市消费的优质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结合《河北省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建设实施方案》会同省农业厅等相关部门持续推进重点任
期刊
摘要:交通运输业的不断进步是我国经济能够快速发展的最大保障。在海、陆、空全方位交通四通八达的今天,地面交通由于经济成本较低、方便、安全仍是我国交通业的主要方面。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设技术是道路修建中最常用的建造方法,其成本低廉、工期较短、易于保养等特点远远优于其他道路铺建方式。但是,在道路车流量急剧加大,车辆载重日益增加的今天,沥青混凝土技术面临重重考验,唯有改进技术才能切实提升我国高速公路施工水平。
在工作中,能力固然重要,但责任比能力更重要,如果没有责任感,即使有再多的知识、再大的才华、再强的能力,也难以成就事业。要做到“三抓”:一是抓住,对领导说过的、交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