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的11月,“三中全会”再次成为世界的焦点。
35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推开了改革开放之门,一场新的伟大革命自此激荡神州,一个国家的命运由此深刻改写。
35年后,世界的目光、13亿人的关注,聚焦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国,将如何开启新的征程?中国,将如何迈过“攻坚期和深水区”?
35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人民群众是推进改革发展的力量源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依然要紧紧依靠人民。特别是进入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加繁重和复杂。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要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聚合各项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啃“硬骨头”,涉险滩,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只有紧紧依靠人民,才能获得更大的勇气、智慧和韧性,才能使改革迈出坚实的步伐。
在历史新征程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深刻反映了改革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期盼和关切。
一切为了人民,这是改革矢志不渝的根本目标。“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剖析了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深化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是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要论断,到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和权力运行制约监督体系建设的改革要求;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从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改革部署,到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工作要求,每一条每一款,无不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精髓。
全面深化改革依靠谁?为了谁?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这也是一个掷地有声的问题。
对四川的每一个党员干部来说,如何用行动回答好上述问题,省委指明了路径:要紧密联系四川实际抓好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要围绕省委确定的20项重大改革课题,重点研究提出我省在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行政体制改革、依法治省、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体系改革等方面的新举措新办法,以深化改革的具体行动确保全会精神落到实处。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始终保持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跳出条条框框限制,大胆实践,勇于开拓。要坚持统筹兼顾,抓住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重点突破,注重各项改革政策的衔接配套,做到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相统一。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进改革,坚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改革相结合,鼓励基层、群众积极主动探索,创造新鲜经验,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征程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划桨者,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受益者,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进改革,中国梦的实现将惠及每一个中国人。
改革的旗帜高高飘扬,新的征程已经开启,让我们一起扬帆起航。(责编:裴佩)
35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推开了改革开放之门,一场新的伟大革命自此激荡神州,一个国家的命运由此深刻改写。
35年后,世界的目光、13亿人的关注,聚焦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国,将如何开启新的征程?中国,将如何迈过“攻坚期和深水区”?
35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人民群众是推进改革发展的力量源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依然要紧紧依靠人民。特别是进入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加繁重和复杂。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要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聚合各项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啃“硬骨头”,涉险滩,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只有紧紧依靠人民,才能获得更大的勇气、智慧和韧性,才能使改革迈出坚实的步伐。
在历史新征程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深刻反映了改革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期盼和关切。
一切为了人民,这是改革矢志不渝的根本目标。“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剖析了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深化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是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要论断,到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和权力运行制约监督体系建设的改革要求;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从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改革部署,到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工作要求,每一条每一款,无不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精髓。
全面深化改革依靠谁?为了谁?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这也是一个掷地有声的问题。
对四川的每一个党员干部来说,如何用行动回答好上述问题,省委指明了路径:要紧密联系四川实际抓好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要围绕省委确定的20项重大改革课题,重点研究提出我省在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行政体制改革、依法治省、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体系改革等方面的新举措新办法,以深化改革的具体行动确保全会精神落到实处。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始终保持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跳出条条框框限制,大胆实践,勇于开拓。要坚持统筹兼顾,抓住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重点突破,注重各项改革政策的衔接配套,做到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相统一。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进改革,坚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改革相结合,鼓励基层、群众积极主动探索,创造新鲜经验,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征程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划桨者,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受益者,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进改革,中国梦的实现将惠及每一个中国人。
改革的旗帜高高飘扬,新的征程已经开启,让我们一起扬帆起航。(责编:裴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