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刘萍(1990-),女,陕西西安人,贵州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硕士研究生。
郑晓杰(1990-),女,山东德州人,贵州财经大学应用统计学硕士研究生。
摘要:为了可以科学的评价综合交通枢纽的衔接性,并对综合枢纽的设施配置提供理论上的依据,我们将以凯里市的综合交通枢纽为对象,通过层次分析法,利用凯里调研的数据对其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这将对协调综合枢纽换乘衔接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综合交通枢纽;换乘;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
1.导论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化脚步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出行的次数也不断增多。那么,这必然导致人们对交通运输设施需求的增加,对交通运输能力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综合交通枢纽换乘衔接评价是综合交通枢纽换乘研究的核心内容,所以,对综合交通枢纽换乘衔接评价是必要的。然而,影响综合交通枢纽换乘衔接评价的因素具有不确定性,对它进行定量研究的可行性并不大。因此,本研究将通过对换乘衔接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换乘衔接进行评价。
2.评价指标的选取
由于影响凯里市换乘衔接的因素较多,为了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可操作性,通过专家咨询后,在众多因素中选取换乘衔接协调性、换乘的有效性、换乘效率这三个方面进行评价。通过定性分析提出了换乘设施供给、换乘诱导标志、拥挤情况、完整的换乘信息、换乘舒适度、换乘安全性、换乘时间、换乘距离这八个评价指标。
3.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研究主要利用AHP法确定权重的问题。
3.1 指标体系的構建
通过AHP法建立凯里市综合交通枢纽换乘衔接的评价指标体系
3.2判断矩阵的构造
判断矩阵(1-9)标定及其内容
标度内容
1重要性相等
3一个指标的重要性稍高于另外一个
5一个指标的重要性明显高于另外一个
7一个指标的重要性强烈高于另外一个
9一个指标的重要性极端高于另外一个
2、4、6、8以上各数值得中间标度
以上各数的倒数若指标i与指标j比较其相对重要性用上述之一数值标度,则指标j与指标i比较用该数值的倒数标度
3.3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主要通过计算矩阵的最大特征值来衡量矩阵的一致性,相关的指标有一致性指标CI
若矩阵的一致性满足要求,那么就由矩阵的最大特征值计算对应的特征向量,然后对特征向量标准化转化成权向量,就可以得到结果。
3.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凯里市综合交通枢纽换乘衔接的评价
4.1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思想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应用模型关系合成的原理,从多种因素对被判断事物的隶属等级状况进行综合评判的一种方法。需要寻找一个能起到综合评判作用的评判指标值,然后通过评价指标值的大小,选取最合适的方案。
4.2评价原理
(3)建立权重集W,这里的权重是用AHP法求出的各层的相对于其隶属指标的权重
5.对凯里市的综合交通枢纽换乘衔接的实证评价
评价因素为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层,
根据对凯里市相关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各指标的单因素评价集为:
转车通道R1=(0.09,0.27,0.49,0.09,0.06)
转车标志R2=(0.09,0.32,0.42,0.13,0.04)
拥挤情况R3=(0.04,0.15,0.53,0.23,0.05)
完整的换乘信息R4=(0.12,0.27,0.44,0.13,0.03)
及时得到换乘信息R5=(0.08,0.24,0.43,0.13,0.12)
换乘安全性R6=(0.10,0.35,0.43,0.05,0.07)
换乘时间R7=(0.37,0.40,0.13,0.05,0.05)
换乘距离R8=(0.21,0.19,0.25,0.19,0.16)
由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凯里市综合交通枢纽换乘衔接能力,14%的人认为非常满意,26%的人认为比较满意,37%的人认为一般满意,15%的人认为不满意,8%的人认为非常不满意,根据最大隶属度的原则,凯里市综合交通枢纽衔接的评价结果为一般满意。
6.总结
我国的综合交通枢纽与城市交通的换乘衔接在综合换乘中的地位将会不断提升,因为综合交通枢纽是城市交通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它的规划、建设、运营的是否合理,对城市客运交通系统中的不同交通方式的衔接配合产生较大影响,而且会影响到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运输效率。
综合交通枢纽的换乘衔接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因此,本研究是以凯里市综合交通枢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AHP法建立了综合交通枢纽的换乘衔接评价指标体系,使用模糊综合评价对凯里市的综合交通换乘衔接做了评价,得到的评价值为“一般满意”。(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潘东来.城市轨道交通枢纽交通衔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2]朱雪松等.基于层次分析(AHP)的公共交通枢纽换乘衔接模糊评价.2003(4):311-314
[3]王国辉.铁路客运枢纽站与城市交通的衔接与协调研究[D].成都:西安交通大学,2007
[4]陆锡明.综合交通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5]孙启鹏等.综合交通枢纽换乘衔接模糊综合评价实证研究.2010(3):164-166
[6]程婕.城市客运交通枢纽规划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6
[7]郭志勇.城市轨道交通枢纽换乘协调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2
[8]吴友梅,张秀媛.城市轨道交通的公交换乘问题与对策分析[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5,27(8):19-21
[9]刘灿齐.现代交通规划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10]毛保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郑晓杰(1990-),女,山东德州人,贵州财经大学应用统计学硕士研究生。
摘要:为了可以科学的评价综合交通枢纽的衔接性,并对综合枢纽的设施配置提供理论上的依据,我们将以凯里市的综合交通枢纽为对象,通过层次分析法,利用凯里调研的数据对其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这将对协调综合枢纽换乘衔接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综合交通枢纽;换乘;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
1.导论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化脚步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出行的次数也不断增多。那么,这必然导致人们对交通运输设施需求的增加,对交通运输能力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综合交通枢纽换乘衔接评价是综合交通枢纽换乘研究的核心内容,所以,对综合交通枢纽换乘衔接评价是必要的。然而,影响综合交通枢纽换乘衔接评价的因素具有不确定性,对它进行定量研究的可行性并不大。因此,本研究将通过对换乘衔接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换乘衔接进行评价。
2.评价指标的选取
由于影响凯里市换乘衔接的因素较多,为了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可操作性,通过专家咨询后,在众多因素中选取换乘衔接协调性、换乘的有效性、换乘效率这三个方面进行评价。通过定性分析提出了换乘设施供给、换乘诱导标志、拥挤情况、完整的换乘信息、换乘舒适度、换乘安全性、换乘时间、换乘距离这八个评价指标。
3.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研究主要利用AHP法确定权重的问题。
3.1 指标体系的構建
通过AHP法建立凯里市综合交通枢纽换乘衔接的评价指标体系
3.2判断矩阵的构造
判断矩阵(1-9)标定及其内容
标度内容
1重要性相等
3一个指标的重要性稍高于另外一个
5一个指标的重要性明显高于另外一个
7一个指标的重要性强烈高于另外一个
9一个指标的重要性极端高于另外一个
2、4、6、8以上各数值得中间标度
以上各数的倒数若指标i与指标j比较其相对重要性用上述之一数值标度,则指标j与指标i比较用该数值的倒数标度
3.3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主要通过计算矩阵的最大特征值来衡量矩阵的一致性,相关的指标有一致性指标CI
若矩阵的一致性满足要求,那么就由矩阵的最大特征值计算对应的特征向量,然后对特征向量标准化转化成权向量,就可以得到结果。
3.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凯里市综合交通枢纽换乘衔接的评价
4.1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思想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应用模型关系合成的原理,从多种因素对被判断事物的隶属等级状况进行综合评判的一种方法。需要寻找一个能起到综合评判作用的评判指标值,然后通过评价指标值的大小,选取最合适的方案。
4.2评价原理
(3)建立权重集W,这里的权重是用AHP法求出的各层的相对于其隶属指标的权重
5.对凯里市的综合交通枢纽换乘衔接的实证评价
评价因素为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层,
根据对凯里市相关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各指标的单因素评价集为:
转车通道R1=(0.09,0.27,0.49,0.09,0.06)
转车标志R2=(0.09,0.32,0.42,0.13,0.04)
拥挤情况R3=(0.04,0.15,0.53,0.23,0.05)
完整的换乘信息R4=(0.12,0.27,0.44,0.13,0.03)
及时得到换乘信息R5=(0.08,0.24,0.43,0.13,0.12)
换乘安全性R6=(0.10,0.35,0.43,0.05,0.07)
换乘时间R7=(0.37,0.40,0.13,0.05,0.05)
换乘距离R8=(0.21,0.19,0.25,0.19,0.16)
由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凯里市综合交通枢纽换乘衔接能力,14%的人认为非常满意,26%的人认为比较满意,37%的人认为一般满意,15%的人认为不满意,8%的人认为非常不满意,根据最大隶属度的原则,凯里市综合交通枢纽衔接的评价结果为一般满意。
6.总结
我国的综合交通枢纽与城市交通的换乘衔接在综合换乘中的地位将会不断提升,因为综合交通枢纽是城市交通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它的规划、建设、运营的是否合理,对城市客运交通系统中的不同交通方式的衔接配合产生较大影响,而且会影响到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运输效率。
综合交通枢纽的换乘衔接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因此,本研究是以凯里市综合交通枢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AHP法建立了综合交通枢纽的换乘衔接评价指标体系,使用模糊综合评价对凯里市的综合交通换乘衔接做了评价,得到的评价值为“一般满意”。(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潘东来.城市轨道交通枢纽交通衔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2]朱雪松等.基于层次分析(AHP)的公共交通枢纽换乘衔接模糊评价.2003(4):311-314
[3]王国辉.铁路客运枢纽站与城市交通的衔接与协调研究[D].成都:西安交通大学,2007
[4]陆锡明.综合交通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5]孙启鹏等.综合交通枢纽换乘衔接模糊综合评价实证研究.2010(3):164-166
[6]程婕.城市客运交通枢纽规划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6
[7]郭志勇.城市轨道交通枢纽换乘协调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2
[8]吴友梅,张秀媛.城市轨道交通的公交换乘问题与对策分析[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5,27(8):19-21
[9]刘灿齐.现代交通规划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10]毛保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