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肾病和尿毒症患者的有效替代疗法之一。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日益增多。由于这些患者长期接受着依赖机器设备及医务人员的这种治疗,因此在精神和经济上承受着很大压力,所以大多数患者都会存在心理疾患。
常见的心理问题
血液透析患者发生的最重要的心理问题有抑郁、痴呆、焦虑以及个性改变等。
抑郁心理:抑郁是血液透析患者最突出的心理问题及致死因素,也是最影响透析患者的免疫、营养及遵医行为的因素。临床表现有:①抑郁心境、悲观;②自我评价下降、自责、无用感,严重者萌生自杀念头;③睡眠障碍、食欲下降、性欲下降;④社交退缩、活动减少。
焦虑恐惧心理:维持性血液透析费用较高,且不能间断,治疗中动静脉瘘的穿刺,病后工作、学习、家庭生活问题给血液透析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透析引起的饮食习惯改变及疾病并发症都会使病人产生一系列情绪反应,主要表现为焦虑和恐惧不安。
孤独寂寞心理:慢性疾病患者易产生愤怒及不满情绪,由于血液净化治疗的所要求的医院感染控制及实行的各种制度。如不准备陪护,严格限制水及饮食量,都会使他们愤怒。对这种行为最好不要动气,认真聆听其倾诉,努力理解病人的心理,得到病人的信任。
知识缺乏、心里无知:患者对疾病及并发症不了解,又不听从医务人员的讲解。如未能很好的控制体重、拒绝药物治疗,导致心功能衰竭,全身浮肿、高血压、脑出血等,以致于死亡。
护 理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语言交流是护患沟通的重要工具,护理人员首先要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以良好的道德修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技术服务患者,与患者谈话时,要精力集中,热情而庄重,用温和的目光注视对方,尊重患者的情感与情绪,耐心倾听其陈述,并不时点头示意,使其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这样才能进入病人的内心世界,解除患者的顾虑。
创造温馨舒适的透析环境:血液透析室应宽敞、明亮、整洁,护理人员主动热情接待,向患者介绍透析室环境,保持床单元及被褥柔软、舒适,减少噪音及恶性刺激。在病人透析时,播放一些温馨、舒缓的背景音乐,以减轻病人紧张与烦躁的情绪。同时尊重及关心患者,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对病情较重和行走困难者,应用平车或轮椅接送患者,对可以行走者予以搀扶,努力为患者创造一个方便、安全、温馨、舒适的透析环境。
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抑郁焦虑心理:主动了解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性格特点,针对不同问题给予热情耐心解释,了解患者家庭社会工作情况,寻找原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将一些有利的信息传达给他们,如医院的优惠政策,社保部门与合作医疗的倾斜和治疗的新进展,鼓励患者,消除焦虑心理,使其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减轻焦虑抑郁的情绪,在心理疏导的过程中,护士应该多使用鼓励性语言,例如“您已经做的很好了”“您很努力”,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做好透析患者的健康指导:由于血液透析患者对疾病认识及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的缺乏,会使血透患者产生心理问题,因此通过办宣传板,举办肾友会等多种健康宣传途径,做好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这对维持患者的身心健康尤为重要。
由于患者不了解肾功能损害的不可逆性,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及对医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向患者详细讲解血液透析的原理、治疗方式、基本理论和注意事项,使其掌握相关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基本常识和自我保健的注意要点。告知患者及家属,饮食的宜忌,体重控制的重要性,内瘘的保护,药物辅助的重要性,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锻炼,包括散步、慢跑、徒手体操等,以改善患者的精神情绪,是患者焦虑和抑郁的症状明显好转。
家庭理解:由于长期接受透析治疗,患者往往因家庭经济、医疗费用、家庭关系等情况认为自己是家庭社会的负担,且血液透析患者对家庭产生依赖感,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及家庭成员交流沟通,所以良好的家庭结构,家庭成员的相互关心,能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保持平和健康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社会支持:我们应将积极争取社会特别的支持配合,使患者心理上获得良好的寄托和支持,使患者树立乐观向上的精神。护理人员认真评估患者的社会支持网络,寻找单位、社会保障部门的经济支持,减免部分医疗费用,以保证治疗的持续性。鼓励患者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甚至重返工作岗位,以体现自我价值,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
提高对康复运动的依从性:适当的体育运动对透析患者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有明显的帮助,还可降低住院率和医疗费用。我们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重视心理,满足他们的情感寄托及心理需要,取得患者家属及社会配合与支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透析质量和生存质量。
讨 论
我国的血透人群呈逐年递增之势。受疾病本身及透析合并症的影响,这类患者大多存在多种心理社会问题,如焦虑、无助、忧郁、社交隔离、自我概念紊乱甚至绝望。这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属于脆弱人群,由于受疾病本身、透析并发症以及家庭、社会的影响,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其后果不仅导致免疫力下降、影响生活质量,更为严重的是引发透析并发症,从而增加治疗风险。因此,在进行透析治疗的同时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常见的心理问题
血液透析患者发生的最重要的心理问题有抑郁、痴呆、焦虑以及个性改变等。
抑郁心理:抑郁是血液透析患者最突出的心理问题及致死因素,也是最影响透析患者的免疫、营养及遵医行为的因素。临床表现有:①抑郁心境、悲观;②自我评价下降、自责、无用感,严重者萌生自杀念头;③睡眠障碍、食欲下降、性欲下降;④社交退缩、活动减少。
焦虑恐惧心理:维持性血液透析费用较高,且不能间断,治疗中动静脉瘘的穿刺,病后工作、学习、家庭生活问题给血液透析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透析引起的饮食习惯改变及疾病并发症都会使病人产生一系列情绪反应,主要表现为焦虑和恐惧不安。
孤独寂寞心理:慢性疾病患者易产生愤怒及不满情绪,由于血液净化治疗的所要求的医院感染控制及实行的各种制度。如不准备陪护,严格限制水及饮食量,都会使他们愤怒。对这种行为最好不要动气,认真聆听其倾诉,努力理解病人的心理,得到病人的信任。
知识缺乏、心里无知:患者对疾病及并发症不了解,又不听从医务人员的讲解。如未能很好的控制体重、拒绝药物治疗,导致心功能衰竭,全身浮肿、高血压、脑出血等,以致于死亡。
护 理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语言交流是护患沟通的重要工具,护理人员首先要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以良好的道德修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技术服务患者,与患者谈话时,要精力集中,热情而庄重,用温和的目光注视对方,尊重患者的情感与情绪,耐心倾听其陈述,并不时点头示意,使其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这样才能进入病人的内心世界,解除患者的顾虑。
创造温馨舒适的透析环境:血液透析室应宽敞、明亮、整洁,护理人员主动热情接待,向患者介绍透析室环境,保持床单元及被褥柔软、舒适,减少噪音及恶性刺激。在病人透析时,播放一些温馨、舒缓的背景音乐,以减轻病人紧张与烦躁的情绪。同时尊重及关心患者,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对病情较重和行走困难者,应用平车或轮椅接送患者,对可以行走者予以搀扶,努力为患者创造一个方便、安全、温馨、舒适的透析环境。
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抑郁焦虑心理:主动了解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性格特点,针对不同问题给予热情耐心解释,了解患者家庭社会工作情况,寻找原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将一些有利的信息传达给他们,如医院的优惠政策,社保部门与合作医疗的倾斜和治疗的新进展,鼓励患者,消除焦虑心理,使其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减轻焦虑抑郁的情绪,在心理疏导的过程中,护士应该多使用鼓励性语言,例如“您已经做的很好了”“您很努力”,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做好透析患者的健康指导:由于血液透析患者对疾病认识及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的缺乏,会使血透患者产生心理问题,因此通过办宣传板,举办肾友会等多种健康宣传途径,做好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这对维持患者的身心健康尤为重要。
由于患者不了解肾功能损害的不可逆性,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及对医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向患者详细讲解血液透析的原理、治疗方式、基本理论和注意事项,使其掌握相关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基本常识和自我保健的注意要点。告知患者及家属,饮食的宜忌,体重控制的重要性,内瘘的保护,药物辅助的重要性,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锻炼,包括散步、慢跑、徒手体操等,以改善患者的精神情绪,是患者焦虑和抑郁的症状明显好转。
家庭理解:由于长期接受透析治疗,患者往往因家庭经济、医疗费用、家庭关系等情况认为自己是家庭社会的负担,且血液透析患者对家庭产生依赖感,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及家庭成员交流沟通,所以良好的家庭结构,家庭成员的相互关心,能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保持平和健康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社会支持:我们应将积极争取社会特别的支持配合,使患者心理上获得良好的寄托和支持,使患者树立乐观向上的精神。护理人员认真评估患者的社会支持网络,寻找单位、社会保障部门的经济支持,减免部分医疗费用,以保证治疗的持续性。鼓励患者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甚至重返工作岗位,以体现自我价值,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
提高对康复运动的依从性:适当的体育运动对透析患者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有明显的帮助,还可降低住院率和医疗费用。我们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重视心理,满足他们的情感寄托及心理需要,取得患者家属及社会配合与支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透析质量和生存质量。
讨 论
我国的血透人群呈逐年递增之势。受疾病本身及透析合并症的影响,这类患者大多存在多种心理社会问题,如焦虑、无助、忧郁、社交隔离、自我概念紊乱甚至绝望。这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属于脆弱人群,由于受疾病本身、透析并发症以及家庭、社会的影响,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其后果不仅导致免疫力下降、影响生活质量,更为严重的是引发透析并发症,从而增加治疗风险。因此,在进行透析治疗的同时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