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碳密度及分配特征

来源 :水土保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ai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定量研究燕山山地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碳密度特征及其分配格局,为森林碳汇服务功能提升提供科学依据。以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新丰林场3种林龄(11,21,32a)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9块样地本底调查和27株标准木树干解析数据,采用标准木回归分析法、样方收获法、土壤剖面取样法和重铬酸钾—浓硫酸氧化外加热法等,获取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碳密度,分析了其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碳密度表现为32a(97.29t/hm~2)>21a(90.56t/hm~2)>11a(44.57t/hm~2),以土壤层和乔木层为主要碳库,二者之和所占比例高达52.59%~71.51%;随着年龄的增长乔木层碳积累能力逐步增强,11,21,32a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乔木层碳密度分别为14.27,38.57,42.37t/hm~2,且达到了显著性差异水平;3个林龄华北落叶松各器官的碳密度均表现为干>枝>根>皮>叶,各器官贡献率之间均达到了极显著性差异。其中,树干贡献率最大;随着林龄的增加,树干的碳密度分配比例增加,树枝、树叶、树皮的分配比例下降,而根系的分配比例相对稳定;林冠下层碳密度大小呈现出凋落物层>草本层>灌木层的规律,且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0—60cm土壤层碳密度表现为随着土层的加深,碳密度逐步降低,表层有机碳含量最高,且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林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选择胸径、树高两因素构建乔木层二元可加性碳密度预测模型效果较好。可见,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碳密度的变化主要受到其自身生长发育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人工抚育产生的密度变化的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经皮细针穿刺胸膜活检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34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经皮细针穿刺胸膜活检的病理诊断阳性率进行总结,分析影响阳性率的因素及胸膜活检的
为了解决村镇路段由于设计缺陷、地形地貌限制和人为等因素使路基路面排水不能有效发挥防排水作用,使路基常年处在潮湿或过湿状态下,降低了路基路面的承载能力,使路面在行车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又称体外基因扩增技术或DNA扩增技术.自1985年美国PE-Cetus公司的Mullis等首创PCR技术以来,它以惊人的速度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及
本文从云南省烟草烟叶公司分选后烟叶等级纯度现状着手,分析了烟叶分选环节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制定了原烟纯度分类标准及配套的分选流量控制标准,通过标准运用
1秋季的特点主气为燥(秋高气爽),兼有热邪(秋老虎)、寒邪(昼夜温差大,一场秋雨一场寒)、风邪(秋风扫落叶),还有湿邪(昼燥夜湿,有露水)。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文章设计了一套氟气流量测量装置,该装置不仅提高了氟气流量测量精度而且提高了氟气利用率。首先分析了热式质量流量计的工作原理,根据工作原理和工艺需求,制定技术指标,研制
目的研究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在不同主产地不同附子炮制品中的含量变化,为附子中药的行业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lltimate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