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着和这个世界保持距离

来源 :文苑·感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rmer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其实就是一种态度,悲与乐就在自己的一念之间,想通了也就是那么回事。
  萧十一郎说,他从小就失去了爹娘,与狼生活在一起,狼是最忠贞的动物,就好像他一样,从小,他就学会了在苦中作乐。
  他清楚地知道世界的现实,他想要逃避,想要过宁静的生活,可是现实却逼迫着他向前,不允许他停止脚步。
  我知道萧十一郎本就是古龙想象中的一个人物,可是这也是他自己形象的一种典范,年轻的时候受尽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之苦,后来便通过酗酒来渡过余生,这也导致了他英年早逝。
  其实,比起金庸我更加喜欢古龙,至少说,比起古龙,金庸是幸运的,所以,这也是他们写作创作风格的不同之处。
  古龙希望过平静的生活,能有家的温暖生活,就好像是小说中的萧十一郎,正因为如此,所以萧十一郎喜欢上了沈碧君而不是风四娘,因为沈碧君代表着善良、美丽、真诚。
  因为看清了世界的真实面目,所以他总是与这个世界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保持在安全线内,他的要求不多,只想过平静的生活,想要一个家。
  这也导致了邪恶派连城壁的出现。其实连城壁也是一个悲剧的人物,作为一个抱养的孩子,没有感受过一点亲情,直到遇上沈碧君,而这,也是问题的根源。
  多次被误会,不解释,因为时间会证实一切,好多次想要了断自己的生命,可是使命却让他不能如此。所以他就这样坚强地活了下来。
  原著中,本来萧十一郎的结局不是很好,这也让大师古龙很是不满,于是又着手写了续《火拼萧十一郎》,于是有了完美的结局。
  其实这也是古龙自己想要有的生活结局,可是都不能如愿。
  生活其实就是如此现实,现实得让人可怕。可是我喜欢萧十一郎那个角色,苦中作乐,也许我应该学习一下他的精神,学习他对于生活的态度,虽然我没有什么护刀家族的使命,但是至少我應该为我的事业想一想。
  世界上的人那么多,品种也那么多,我能考虑的又能有多少呢?
  学着与这个世界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至少不要让自己受伤,不要让自己轻易地受伤。
其他文献
胆怯,就是毁灭。  “啊,前面已经没有路了。”这么一想,原本存在的道路,也会突然消失不见。  “危险!”这么一想,就失去了安全之处。  “就这么结束了吧……”想到这里,你的一只脚就踏进了通往终点的入口。  “怎么办啊……”想到这里,你便会错失最好的处理方法。  总之,胆怯便意味著失败与毁灭。  对手太强,困难太多,状况太差,扭转败局的条件没凑齐……这些都不是你失败的理由。  当你心怀恐惧、变得胆怯
期刊
我这么有才华,单方面太出色,就不配那么帅了。我认识到错误了,我甘愿受罚。  咕咚:我智商这么高,不配得到简单的幸福,我也甘愿受罚。这样吧,咱俩互相帮助一下,你来冲我后脑勺敲一棒子,把我打成一个快乐的傻子,我就说你帅。  原来人生是这么累人,我总希望这个道理我晚点知道……  咕咚:不,早点知道才是幸运的。  写一件自己的倒霉事儿分享到朋友圈,然后再自己回复一条“点赞的都什么意思?”就能让寥寥无几的观
期刊
权蓉,女,现居呼和浩特,擅长写短篇故事,文笔清丽秀美,构思别致,有百余篇文字见于各类刊物。  日子么,就要自得其乐。像蚯蚓给自个儿截成九段,凑两桌打麻将的,还有一个端茶倒水的。  有次去辉腾锡勒草原,回程的时候行车遇到暴雨,雨刷完全不管事。同行的朋友说,这是急雨,过一阵就好,将车停下来等一会儿吧。于是见了一次奇景,眼见着水从各方向低处汇成一条河流,一边飞快漫上来,又一边飞快地向前流去。  随着雨势
期刊
郑爽,著名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代表影视作品有《一起来看流星雨》《古剑奇谭》《寂寞空庭春欲晚》《微微一笑很倾城》《夏至未至》等。  生命中的所有经历都是无比珍贵的积累,我们向往成功和荣耀,但同样也要找准方向,努力向前,无论艰难险阻,也要咬牙坚持下去。在这样的路途之中,我们终会看到更好的自己。  不到17岁的我,挎着小包拎着旧旧的行李箱,在三万英尺的高空飞行,降落在8月燥热的北京。追梦的旅途开始
期刊
1  我走出北京南站的时候,正值正月十五。第一步迈出车站,便与寒冷的风和暖色的灯打了个照面。我总有些不解,为何学校要在此时开学。春节未竟,脚步已至,心思总还在别处。  月是故乡明。北京的月色氤氲暗淡,幢幢灯影取而代之。栉比高楼,川流车辆,我想,九百年前辛弃疾的“宝马雕车香满路”,吟的定是如我眼前这般的景象。“宝马雕车香满路”写的乃是上元之日,想到此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早已跟了出来。
期刊
记得我到了青春期,经常为给我买什么衣服和我媽吵起来。我妈看上的衣服我看不上,我能看上的几乎没有,儿童时代,还会承欢膝下,打扮得粉嫩可爱,可进入了某个阶段,即便跟着家长出门,再也不会像个小宠物样,乖乖地做成年人的装饰品了。青春期最先的叛逆就是针对商场的,觉得那里根本没有我能穿的衣服,虽然整整一层楼的淑女装、少女装,可看上去咋那么的“装”,那不是少女装,是在“装少女”。  结果,要么是在商场里不欢而散
期刊
对于王稚飞导演的知遇之恩,李思思非常感激,如今已经踏上更大更高平台的她仍然与王导联系密切。偶遇瓶颈,面对挑战,她仍会习惯性地拨通王导的电话,征求她的意见,聆听她的指点。李思思说:“知遇之恩,没齿难忘,终生为报。”  初中升入高中的那个暑假,参与的比赛刚刚落幕,转天我便接到一通电话:“思思你好!我是昨天比赛颁奖晚会的总导演王稚飞,你可以叫我王导。昨天的比赛我观看了全程,虽然你是亚军,但我很欣赏你的谈
期刊
去车站接朋友,看到一辆汽车倒车时,一不小心,压住了一个放在地上的旅行包。一个玻璃瓶碎了,里面装的酱全都洒了,散落在地上的还有馒头、大红枣之类。  旅行包的主人,是个中年男人,他冲司机咆哮如雷:“怎么搞的?”“那点东西,犯得著生这么大的气?”朋友感觉可笑,我却完全理解这个男人的愤怒。  那土里土气的大馒头、散发着浓郁香味的豆瓣酱、新鲜的大枣,一看就知道来自乡下,也应该是来自母亲吧。  单说豆瓣酱,从
期刊
著名作家沈嘉柯近日出版散文集新作《你的孤独,比这世界更动人》,关于书中内容,封面上那句话的观点表达极为贴切:“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在物质丰盈、科技如洪流席卷世界的时代,追求形而上的精神境界并不容易。人们在为生活奔波之余,仅仅追求一种能把握的浅薄的“小确幸”,对精神更深层次的超越、向往几乎消退为渺远的虚幻灵光、稀薄不可及的天边云彩。  但有一部分作家不曾耽溺于物质的深海,他们仍想在文本上努
期刊
我是一个你不认识的人,我要讲一个由很多个你不认识的人组成的故事。  我叫倪安好,一九九三年出生在北方一个有海的城市。独生女,妈妈是教师,爸爸做生意。  十八岁那年考入了广州的一所一本大学,二十二岁本科毕业,准备搬离住了四年的六人宿舍,去北京。  我拔过八颗牙,额头上有一道五岁时从楼梯滚落摔伤留下的疤。我害怕一切昆虫,包括苍蝇、蚂蚁。我曾经半个月没跟任何人说过一句话。我想在三十五岁的时候先去南极,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