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笔石反射率对奥陶系、志留系烃源岩成熟度的指示作用

来源 :古生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x66c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江苏等地区奥陶系、志留系笔石反射率的研究 ,以该地区有机地球化学等综合分析指标为中介 ,分析笔石反射率与等效镜质体反射率之间的对比关系 ,建立笔石反射率对奥陶系、志留系烃源岩成熟度的评价标准。认为笔石最大反射率、随机反射率对奥陶系、志留系烃源岩成熟度有良好的指示作用。发现笔石有机质在热演化过程中 ,由于笔石纺锤层等生物结构的存在 ,使温度成为影响笔石热演化程度的主要因素。笔石的热演化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在R0max约为 4 %以下时 ,笔石的热演化方式与煤岩镜质体相似 ,并且可能在很晚才进入石墨化作用阶段 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the penolith reflectivity of Ordovician and Silurian in the Tarim Basin, Ordos and Jiangsu Provinces and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organic geochemistry in this area,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enolith reflectivity and equivalent vitrinite reflectance , And established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the maturity of Ordovician and Silurian source rocks by the pen-stone reflectivity.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maximum reflectance and the random reflectance of penolith have a good indication of maturity of Ordovician and Silurian source rocks. It is found that during the thermal evolution of organic matter in penicillin, the temperature is the main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thermal evolution of penolith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biological structures such as pen-stone spindle. The thermal evolution of penoliths has its own peculiarities: when R0max is below about 4%, penoliths have a thermal evolution similar to that of coal-rock vitrinites and may enter the stage of graphitization very late
其他文献
通过对两种预报方案原理的分析 ,建立、检验模型 ,并深入探讨了序列周期外推的合理性 .计算成果表明周期分析法比较适用于乌溪江的径流长期预报 Through analyzing the prin
利用小波变换下有用信号和随机信号在多尺度空间中模极大值不同的传播特性,对转子瞬态信号进行去噪处理,取得良好效果。 Using th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sefu
在中国广泛分布着新生界咸化湖相沉积,它们具有独特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和油气生成条件。对近年来在有关中国新生界咸化湖相有机质的沉积特征、聚集和保存条件、分布状况、生油
运用先进的分析测试手段对来自酒西盆地六个油田的 2 0多个油样进行了全油碳同位素、饱和烃气相色谱与质量色谱及正构烷烃分子碳同位素等较为全面的分析与研究。确定源岩相、
张美玲 ,孙宏智等 .介电测井资料反演方法及其应用 .测井技术 ,2 0 0 0 ,2 4(1) :2 7~ 31针对大庆油田的 6 0 MHz XJC仪只有相位差 Δ测量这一情况 ,研究了应用电阻率测井资
建立了一个高分辨三维边界层诊断模式以模拟下垫面热力和动力的非均匀性对边界层结构的影响.模式模拟了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厂址区域(12 km×12 km) 47个典型天气系统下的地形性
通过对 1 996/ 1 997年中国首次南极内陆冰盖考察地区——南极洲伊利莎白公主地区近30 0 km断面上 70余个雪坑的δ18O和积累率资料的分析 ,首次揭示了本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即无论是气温还是降水都从沿海向内陆递减 ,但两者的变化又有差异 ,具体表现在气温从沿海向内陆持续递减 ,降水先递增后递减 ,表现出很强的地段性。同时探讨了二者变化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
危岩、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等是重庆市规划区内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本文从重庆市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出发 ,分析了各类地质灾害的特点 ,阐述了重庆市政府对区
本文根据灌阳县响水洞的成洞地质条件、生态环境以及洞穴的组成等 ,论述了洞穴的形成、发育过程。通过对响水洞 1号石笋的铀系测年 ,碳氧同位素及沉积 (间断 )纹层分析 ,获得
东秦岭深地震剖面上反映的华北、秦岭和扬子莫霍地震波组的特征具有明显差异。通过对莫霍地震波组特征的研究,指出秦岭壳幔过渡带的不均匀程度和厚度大于华北和扬子壳幔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