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海洋生态群落图

来源 :大自然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tor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蠕形动物
  在现代动物世界中,有近20个动物门类是蠕形动物,而澄江动物群中的蠕形动物正是现代各类蠕虫动物的直接祖先。
  在澄江动物群中,发现最多、化石保存最完美的蠕形动物标本,当首推中国古蠕虫、晋宁环饰蠕虫、圆筒帽天山蠕虫等。蠕形动物与今天人们熟悉的蚯蚓的体型十分相似。大家都知道,蚯蚓的身体极其柔软,表皮并没有硬壳作为保护,死后会迅速腐烂。然而,澄江动物群中的蠕形动物,不仅历经亿万年后仍旧栩栩如生,而且人们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它们身体上的每一道细密的环节及其微细构造,通过显微镜,甚至还能看到其吻部的规则的细刺——这是它们掠食的锐利武器。
  
  节肢动物>>
  到现今,节肢动物仍然是动物界最大的一门,有100多万个种类,占到全部动物种类总数的80﹪以上。但是,关于节肢动物的原始特征,以及各类群之间的关系,科学界了解很少。以往发现的化石多是节肢动物的外骨骼,而要进行节肢动物的分类并论述其演化关系,必须弄清节肢动物的腿肢的构造特征。
  在澄江动物群中,以节肢动物的种类为最多,而且保存十分完好。如延长抚仙湖虫、长形澄江虾、光滑加拿大虫、迷人林乔利虫、多节尖峰虫、长尾纳娜虫、灰姑娘虫等,不仅是它们的附肢,甚至连肠道等软体构造都保存得十分完好。通过对这些珍贵标本的深入研究,现在学者已经基本理清了节肢动物的分类关系和原始构造特征。
  
  <<腕足动物
  腕足动物是穴居在海底的一类生物,主要依靠一条像蠕虫样的肉茎钻到泥沙中固着生活。腕足动物的软体肉茎能保存为化石的极为罕见,至今只有两例报道,致使科学家一直搞不清肉茎的形态特征,以及肉茎是如何演化的。
  
  澄江动物群中的腕足动物——舌形贝类,如马龙鳞舌形贝、澄江小舌形贝、澄江东龙潭贝等,都生动地再现了最原始的舌形贝的构造特征。与现代舌形贝相比,这类动物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保留了极端保守的进化特征。有趣的是,化石显示,这种贝类动物喜欢固着在其他贝类上,由此反映了原始生物世界最早的生态关系。
  
  脊椎动物>>
  在地球生命演化的漫长岁月里,充满了无数创生、绝灭和更替事件。其中,脊椎动物的起源是影响最为深远也倍受世人关注的重要事件之一。当澄江动物群各个动物门的代表化石被陆续发现后,1995年,有科学家预言,脊椎动物就出现在寒武纪大爆发时期。1998年,第一块澄江动物群原始鱼化石被发现,证实了这个预言。原始鱼化石吸引了全世界学者的眼光。目前,欧、美、日、澳等国家的大学都将澄江动物群鱼化石作为“整个脊椎动物的演化起点”列入他们的教学内容。
其他文献
目的:探析咯血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对其焦虑抑郁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8月收治的84例咯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
目的:探讨残留腺体转位整形法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应用。方法:以53例因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的患者为试验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残留腺体转位整形组(A组)38例和直接缝合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