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次综合化实验教学体系”促进数字传媒技术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电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MrF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通过构建“多层次、综合化实验教学体系”,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与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加强实验教学手段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等多项举措,促进数字传媒技术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从学生获奖、教师教学成果以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几个方面进一步阐述了实验教学中心在促进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显著成效。
  [关键词] 数字传媒技术; 实验教学体系; 实践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张文兰(1967—),女,浙江东阳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及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研究。E-mail:wenlan19@163.com。
  
  一、引 言
  陕西师范大学数字传媒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创建于2000年,依托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五个本科专业——教育技术学、新闻学、编辑出版、广播电视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开展传媒实验和实训教学。这五个本科专业横跨文科、理科、艺术类,覆盖新闻传媒、艺术传媒、教育传媒,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征。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毕业后能够直接胜任岗位工作,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成为传媒实验和实训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2002年我院从雁塔校区搬至长安新校区,在对数字传媒类实验室建设进行新的规划与设计的同时,我们也开始了传媒类实验和实训教学改革的探索。2005年教育部启动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作为国家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项目之一,该项目实施的重点在于“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探索创新型实验教学模式,凝练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开展培训、交流和合作,增强示范辐射能力,不断开拓创新,为全国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提供示范”。[1]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的启动和实施,为我院实验教学改革进一步明确了方向。依据传媒学科特点和社会对传媒人才培养的需求,我们确立了“以学生为本,文理艺多学科融合,培养复合型现代传媒人才”的培养理念和“以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和人文素养、技术素养、艺术素养相融合的综合素质的提高”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多层次、综合化实验教学体系”和“三结合”的实验教学方法,并在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实验教学环境建设与管理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6年数字传媒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8年被评为“传媒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二、“多层次、综合化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为了实现“以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和人文素养、技术素养、艺术素养相融合的综合素质的提高”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传媒实验教学研究实践中,我们探索形成了“多层次、综合化实验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实验教学体系中的“多层次”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按照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性实验等三个不同层次实施实验教学。基础实验教学着重实验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训练,主要采用精心选择实验内容和严格训练等措施使学生系统掌握数字传媒类实验的基本方法和熟练、扎实的实验技能。综合实验要求学生在进行多个单元实验学习后,教师根据学科问题和实验技能的系统性、完整性要求,精心设计综合性实验项目,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方法、技能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分析和研究。设计性实验是鼓励和提倡学生自拟选题或参与教师给定的实验选题。设计性实验重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是指中心在平面媒体、影视媒体、网络媒体等不同层次的传媒实践中开展的实验教学。三是指在保证本科生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同时面向学校和社会开放,为研究生的教学与科研、教师教育技术技能训练、学校其他专业的学科建设、学校各部门的设备使用、社会媒体机构人员的培训提供支持和服务,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需求。
  实验教学体系中的综合性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基于新闻与传播学院“文理艺相互融合,培养复合型现代传媒人才”的培养理念,满足学院文、理、艺术不同类型学生的实验教学需求。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专业构成上具有鲜明的特色:既有理科,又有文科和艺术类。其中教育技术学专业是纯理科专业,编辑出版学和新闻学专业文理兼收,广播电视编导和播音与主持艺术属于艺术类专业,兼收艺术文、艺术理学生,这样一种专业构成在西部乃至全国都是独具特色的。基于上述特点,在实验教学中,各专业学生除了完成本专业实验课程的学习外,学院还为不同专业开设通识实验课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多媒体技术应用”、“摄影技术”、“摄录像技术”、“线性与非线性编辑技术”、“电视节目编导”、“电视节目制作”等,实现了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共享,达到了实验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为本院文科和艺术类学生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多媒体技术应用”、“电声技术”、“电子排版技术”等实验课程,文科和艺术类专业教师为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开设了“摄录像技术”、“线性与非线性编辑技术”、“摄影技术”、“电视节目编导”、“电视节目制作”等课程,同时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文理艺相互融合、跨专业、跨学科综合实验教学能够使学生兼备技术素养、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等综合素质。二是指让学生全面学习传媒技术中信息的采集、输入、处理、加工、输出的全过程以及综合运用多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设计、策划和实施。通过综合性的实验教学,使各专业学生不仅能够进行前期的设计与策划,还能掌握摄、录、采、编、播等综合性技术,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使他们走出校门后能够直接胜任相关社会工作。
  三、实验教学内容更新与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根据已形成的实验教学体系,在继续做好课程基础性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学院在后续的建设中,遵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了综合性和设计型实验教学。
  (一)加强开放性和创新性实验
  在传媒类实践教学中,我们鼓励教师设计和开展综合性、创新型实验项目,支持学生申报和开展国家级、校级和院级开放性实验项目;学生申报国家级、校级开放性实验项目未获批的,学院都列为院级开放性实验项目,对场地、设备、耗材都给予支持。表1是学院学生2010年的部分开放性实验项目列表。
  在加强综合性和创新型实验的实践教学中,学院逐步形成了多项具有特色的综合性和创新型实验教学项目:
  1. 艺术沙龙。该项目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和广播电视编导学生联合每月开展一次艺术沙龙活动。两个专业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进行前期的策划,广播电视编导学生负责后期的拍摄和编辑,播音与主持艺术学生主要负责前台的主持和演出活动。
  2. DV作品创作。主要由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和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进行。学生个人或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前期的策划、编导、拍摄及编辑。通过这一创新型实验项目,学生多项作品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大奖。
  3. 联办刊物《传薪》《延安行》。该项目主要由学院新闻学专业和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联合共同完成。该刊物是学院学生自办的刊物。刊物包含多个栏目,主要刊载学院的各类活动的新闻报道和学生创作的作品。由新闻学专业和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学生共同创编。新闻学专业学生主要负责刊物内容,编辑出版学专业负责刊物的设计和编排等。
  4. 摄影及影像系列创作。在学院摄影课程教师、摄影艺术家李泛老师的指导和带领下,教育技术学、编辑出版学和新闻学专业学生,利用暑假和节假日进行主题摄影创作,包括人物写真、民俗纪实、西部影像等。这一创新型实验项目,加深了学生对影像的理解,对摄影的认识;使学生学会了怎样用影像去记录生活,用影像去还原历史,用影像去表现瞬间,切身体会摄影的价值与魅力;让学生切身领悟作为摄影人、传播者的职业道德与职业责任。
  5. 多媒体系统开发实验。该项目主要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设计型、创新型实验,内容包括多媒体课件制作、多媒体系统开发、综合多媒体系统设计、动画设计与制作、教育应用系统规划等多个方面。
  (二)鼓励和支持实验教材建设
  在实验教学改革方面,除了鼓励教师设计和实施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我们还大力支持实验教学教材建设,鼓励实验教学改革探索,敦促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更好地适应传媒业界对人才培养的需求。2006年我们策划了第一套传媒类实验教材建设,先后出版了《数字电视摄录像技术》、《数字编辑技术》、《数字音频及其广播节目制作技术》、《微型计算机的使用与维护》、《影视节目制作课程设计 》、《现代教育技术》等多本教材。 部分教材还在陆续出版中。在实验教材建设的基础上,我们还加强实验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建设,通过学院购置的媒资管理系统和实验中心网站,将学院购置的影像资料、教师收集、建设和开发的教学资源、学生各类作品资源及历年学院邀请的专家讲座集中管理,通过实验中心网站共享,为教师和学生提高丰富的资源支持。
  (三)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除了加强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外,我们还积极探索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了 “三结合”的实验教学方法,即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学校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科研和社会应用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 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针对实验教学以往普遍存在的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互脱节的问题,要求教师将课堂教学中技术性、操作性、应用性比较强的内容直接在实验室中进行教学,采用边讲边练的教学方法,避免了在黑板上讲操作、讲应用学生感到抽象、枯燥、难以理解等问题,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2. 学校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传媒教学不仅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还具有开放性和外向性的特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仅靠校内的实验教学是很难完成的。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院积极加强与校外媒体、公司和学校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平台。设立在学院的陕西省电视节目监审中心和报刊审读中心就是我院学生与陕西电视台、西安电视台、华商报、西安晚报等媒体合作、加强专业实践的两个重要平台。此外,新闻学专业学生每年深入到一些贫困地区,如宁夏同心、固原等进行专业实践;播音与主持艺术学生每年承担西安大型经贸、展览活动的解说任务等,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掌握实验课程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和方法。2006年12月,学院又与北京天下先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知识媒体研究所,在教育游戏、网络游戏方面开展合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训练平台。
  3. 实践教学与科研和社会应用实践相结合。为了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我们加大了对学生开放性、创新性实验的激励和支持力度。学生通过国家级、校级和院级三个层次的开放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的申报、研究、结题等过程的训练,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锻炼了他们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沟通协调的能力、组织能力等,使他们有机会认识媒体、了解社会,从而更加明确学习的目的,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除了学生自拟开放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外,一些学生还参与教师的项目研究,如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大三、大四的学生经常参与中心部分教师承担的校内外专题片的拍摄和制作;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参与其他院系的网络精品课程、管理系统、教学网站的设计与开发和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开发等;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参与校内相关部门,如学校新闻中心、学校广播站的实践活动,与媒体及相关的宣传文化部门合作,进行一些专题片的策划、拍摄、制作。近些年中心所设立的一些开放性实验和设计型实验也来自于部分教师的科研课题,这些课题本身和社会应用结合,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社会应用效益。
  四、加强实验教学手段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陕西师范大学数字传媒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多年来不断加强实验教学管理的数字化建设,先后建设了机房信息化系统、非机房实验室门禁系统,开发了实验中心信息化教学平台,提高了中心管理的数字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水平,为各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学支撑平台。
  (一)机房信息化系统
  中心下辖的计算机应用实验室、编辑出版实验室、广电拉片实验室、多媒体技术实验室均使用校园卡刷卡登录使用,学生可以将自己在实验中心的上机卡整合到校园卡中,免去重复办卡的浪费,同时由于使用统一的刷卡系统,机房使用记录清晰明了,并能实时统计实验室计算机利用率,从机房基本信息化管理,如教学管理、智能计费、资源管理、网络监控、工作评估等几个方面进行整合,充分实现了对人(管理员和学生)、财(账务和上机收入)、物(机房计算机、打印机等相关设备、管理档案)、资源(数字图书/网络资源)、工作(教学安排上课上机、工作量化)进行实时、方便、高效的管理。
  (二)非机房实验室门禁系统
  中心下辖的综合演播厅和虚拟演播厅采用门禁系统,进出实验室必须刷卡,既保证了实验室设备的安全,同时也详细记录了实验室使用情况。
  (三)数字资源库
  中心购置了专门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并配备了10TB的存储容量。我们利用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对实验室和涉及实验教学、技能实践的图片、文档、视频、音频、照片、软件、影视资料等各种资源进行分类存储,并编制索引方便师生检索和使用。师生可以使用系统提供的个人账户去利用这些资源,同时我们鼓励师生积极上传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交流。
  (四)实验中心信息化平台
  实验中心信息化平台的开发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该平台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1. 信息发布:主页通过实现数字化优质资源动态的、多层面的网上发布。
  2. 管理信息系统:包含示范中心优质资源信息建设中的内容和相同的数据结构,实现实验室与设备的日常管理,具备相应的用户管理、查询、统计、报表功能,能够与所在学校相关管理信息系统之间实现信息共享。
  3.实验教学系统:具备课程内容及相关信息查询、成绩统计和查询等功能。
  4. 网上辅助教学:提供网络实验教学资源,包括讲义、参考书目、多媒体课件等,实现远程、网络化辅助教学资源;提供远程实验教学管理和指导功能。
  5. 实验室与仪器设备网上预约系统:提供开放实验室和实验课程以及大型仪器设备网上预约服务。该系统具备实验及仪器信息、状态查询、近期预约情况查询及仪器使用网上预约等功能。
  6. 交流论坛:为师生提供交流平台,能够实现网上交流、答疑等方面的功能。
  7. 网络服务:按资源类型和用户级别分别提供免费或收费服务,包括视频和课件的点播、下载等。
  8.信息统计:提供实验中心需要的各种统计数据。
  五、取得的成效
  (一)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与创新能力
  经过几年的努力,中心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取得了显著效果,学生在各类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近三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拍的部分DV作品先后获得了“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金、银、铜奖,“两岸四地大中华地区摄影及录像新秀比赛”最佳摄影奖,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大学生DV比赛单元最佳创意奖等近20项各种高层次奖项;播音主持多名学生获得第十届齐越朗诵节、第四届中国大学生朗诵大赛、省市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大赛等国家级、省部级奖近10项;编辑出版学、教育技术学、新闻学专业的多位学生出版了自己的摄影作品集。因篇幅所限,这里无法列出所有学生的获奖成果。
   “多层次、综合化实验教学体系”不仅使在校学生获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学院毕业学生在各类媒体机构也有非常出色的表现,大部分毕业生在各类媒体不经任何培训即可直接上岗,并很快成为业务骨干。广播电视编导2004级毕业生武钢在毕业一年之内就执导两部电影,并已公开发行上映;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002级学生徐茜,毕业仅三年,就因在陕西电视台“5·12”汶川地震新闻报道工作中的突出表现,获得了“全国三八红旗手”的荣誉称号;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先后多次获中国新闻奖;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也在各用人单位获得了普遍好评。
   (二)产出了丰富的教学研究成果
  在学生能力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中心的实验教学也取得了丰富的教学成果。2010年我院“广播电视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改革”项目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及新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颁发的“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教学创新项目奖”;中心一位教师获省级“教学名师”称号和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两项教学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一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此外,中心教师的摄影作品还获得了全国摄影金奖,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优秀奖”等20多项大奖。2007年学院申报的“具有西部特色的播音与主持艺术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教育部、财政部获准设立“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这是220个获评的国家级创新实验区中除中国传媒大学外的唯一一个传媒类国家级创新实验区。2007年学院新闻学和教育技术学专业也获评为陕西省特色专业,新闻与传播学院获批为陕西省“动漫教育基地”。2005年教育技术学专业获评为陕西省名牌专业。这些创新实验区的设立和名牌专业、特色专业的建设,既是对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取得的成绩的充分肯定,也为我院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更高、更好的平台。
  (三)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和辐射效应
  陕西师范大学数字传媒技术实验教学中心除了完成新闻与传播学院五个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外,每年还承担陕西师范大学13个学院1900多名师范生、300多名教育硕士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以及“电影赏析”、“语言表达”等公选课的教学、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和校内外专题片的制作,先后为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央音像出版社制作发行并播出了130多部(集)电视教材和各类专题片,每年承担学校10多门精品课程的开发任务;近几年对外还承担了美国爱德华大学、宝鸡文理学院、西安财经学院、陕西省电影电视学校等院校数百名学生的传媒技术实验教学,以及《华商报》的记者培训、陕西省广电系统人员培训、陕西省政府信息中心人员培训等。
  由于中心的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成效显著,受到了国内外传媒教育系统的广泛关注。近些年先后来参观交流的有美国夏威夷杨百翰大学、爱德华大学、艾格纳斯斯科特学院、马来西亚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青岛海洋大学、第四军医大学、云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60多所国内外知名大学和西安曲江影视投资集团、西安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下先科技有限公司、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管理委员会等多家传媒影视机构。在参观交流的同时,部分企事业单位和院校积极寻求与中心的合作,就人才培养、横向课题研究、培训、节目制作、课程开发展开交流与合作。
  六、结 语
  陕西师范大学数字传媒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是目前西北地区唯一的传媒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中心依托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教学与科研实践,正在发展成为立足陕西、辐射整个西北地区的传媒人才实训与培养基地。 在今后的建设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 “多层次、综合化实验教学体系”,探索现代信息技术支持的实验教学新模式,关注数字传媒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不断加强学生开放性和创新性实验的支持力度,为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创设良好的支撑环境。
  
  [参考文献]
  [1] 徐福荫,黄慕雄,张学波.加强国家级信息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促进高素质实践创新人才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10,(12):23~27.
  [2] 王连之,喻芳,强月新,付平.新闻传播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7):72~75.
其他文献
水利工程是我国的重要基础设施内容,是利国利民的重要工程,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就要充分注重质量的控制,和实际工程应用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提高设计质量水平。本文先就水利工程
The N-doped TiO2-loaded halloysite nanotubes(N-Ti O2/HNTs) nano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by using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method which was realized in autoclav
With the help of the ceramic foam research efforts and preparation techniques, the ZrO2 polycrystalline ceramic foam catalyst was synthesized, and its character
<正>The project &#39;Commercial application of high-performance catalyst for gas-phase hydrogenation of octenal&#39; undertaken by 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Nan
<正>Recently the CAS Qingdao Institute of Bioenergy and Processes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Leibniz Universit?t Hannover,Forschungszentrum J&#252;lich and Bayer
期刊
Two kinds of gase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gas density on the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in a bubble column. It can be found out that higher
期刊
Optimization of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xperiments on reactions involving 8 different chelating agents and soluble Fe(III)/Fe(II) salts was carried out to yiel
从被称为网络视频元年的2006年以来,十余年间,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资本进入,视频在各类网站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一线商业视频网站格局已经形成。除此之外,互联网视
从目前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做好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能够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基础设施保障。但是必须明确的是,需要在建筑工程领域中做好经济预算工
Ionic liquid [Et3NH]Cl-FeCl3/CuCl was synthesized by mixing [Et3NH]Cl, anhydrous FeCl3 and anhydrous CuCl, and the desulfurization activity of this ionic liqu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