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孝文化的合理内核在小学道德教育中的价值探讨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w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在中国历史上,孝具有根源性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孝德意识也逐渐模糊甚至缺失,给社会的安定团结带来了一定的威胁。学校教育应是孝文化教育的重要环节,本文拟从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内涵出发,论述传统孝文化在小学道德教育中的价值,并探讨传统孝文化在小学道德教育中的具体实践。
  【关键词】传统孝文化 小学 道德教育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孝文化在维护社会稳定、增强社会凝聚力、协调人际关系上曾经起过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在当代中国,孝文化的传播似乎被弱化,社会上孝道的观念日渐淡薄。我们必须明白,传统孝文化的精华部分在现代也有着它不可或缺的价值。学校教育无疑是孝德教育的重要环节,而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点,小学生心理还未成熟,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可塑性较强,对于他们的孝德教育成效会更明显,也更有利于弘扬孝文化,从根本上抵制孝德缺失。
  一、传统孝文化的合理内核
  孝文化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也发挥了道德教育、稳定社会、凝聚民族等积极的影响,一些思想在现当代社会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其积极、合理的内容表现在:
  1.“敬养父母”,是践行孝道的必然要求
  孟子在《孟子·离娄下》中说: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亲,五不孝也。”这里所列五不孝中有三项是关于不奉养父母的,突出了一个“养”字,可见赡养父母是孝的首要内容.,鸟兽尚思反哺之情,何况我们人类呢,子女应竭尽全力赡养父母,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2.“承志立身”,是践行孝道的情感升华
  所谓“承志”,就是指子承父志。虽然,当今社会我们或许没有必要继承父亲的志向,但是继承和弘扬父辈们的美德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也是对父母负责,对自己负责。
  所谓“立身”,就是指成就一番大事业。从这一角度看,现代社会,儿女需要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并且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勤奋努力地学习各种知识和本领,最终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为父母争光,这就是尽了最大的孝道了。
  3.“慎终追远”,是践行孝道的最终归宿
  《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慎终追远”是我们现代社会可以借鉴的,在父母在世时敬养他们,在他们去世后,时时怀念父母对于我们的爱和教诲,如此尽到了人生在世应尽的本分和义务,才算是完成了作为孝子侍奉亲人的义务。
  二、传统孝文化在小学道德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一项校园调查显示,学校受“升学率”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孝文化教育。因此,学校充分地认识传统孝文化在小学道德教育中的意义是十分有必要的。
  1.是提高小学生道德素质的起点,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个人道德修养
  孝是一种最基本、最起码的道德,是一切道德的出发点,也是提高小學生道德素质的起点。小学生的年龄偏小,社会交往面较窄,在这种情况下首要的就是对小学生进行孝德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加强他们的道德修养。
  2.是形成小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价值渊源,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
  现今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全家人都围着他一个人转,因此思考问题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传统孝文化对他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大有裨益,是形成小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价值渊源。
  3.是培养小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文化根源,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扩大和深入,外国文化产品对传统的社会主流价值观造成了强大冲击,助长了小学生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思想的滋生。传统孝文化是培养小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文化根源,在小学道德教育中进行孝德教育,使小学生践行对家的孝道之后,必然会对民族,对国家行大孝。
  三、传统孝文化在小学道德教育中的具体实践
  对小学生开展道德教育也一定要在充分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德育本身的特点及规律的基础上选取有效地方法,务必取得良好的效果。
  1.在学校教育中营造良好的孝德教育氛围
  营造孝德教育的良好氛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加强教师的孝文化教育。小学生对教师又有着极大的崇拜心里,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还会模仿教师的言行,因此教师本身的道德素质就十分重要,要加强教师的孝文化教育,让教师积极地言行感染到小学生,促进小学生孝德意识的增强。2.在学校中营造物质形态的孝文化环境。小学生的好奇心重,喜欢有趣的东西。在学校里可以布置孝文化的长廊,小学生在嬉戏时一抬头或一转身就可以感受到孝文化;在班级里可以悬挂宣传孝文化的海报等等。
  2.教育过程中分阶段分层次教育,循序渐进
  孝德教育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分阶段分层次教育,逐步培养小学生的孝德情感。
  (1)注重孝德意识的培养。教师可以利用晨会、班会等形式对小学生进行传统孝文化的教育,也可以通过一些别开生面的活动,比如 “孝”诗朗诵会等等来达到唤起学生孝德意识的目的,从而萌生孝心。(2)注重孝德教育的行动。俗话说:“心动不如行动”。教师在这一阶段要让学生明白孝顺父母要有所行动,不是长大后挣了钱再孝敬父母,而是从现在做起;不是要让父母享受优厚的物质基础,而是从心理上、精神上关心父母。
  3.多方协同,多面配合,携手进行孝德教育
  在孝德教育过程中,学校要力求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显性与隐性多方面结合,使的孝德教育更具有实践性、实效性与科学性。1.开发孝文化的校本课程。孝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采用灵活多样有趣的方法和途径,比如案例评析、短剧模拟等,使学生在玩中学,玩中悟。2.将孝德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育中去。在保证学校德育主渠道的同时,还应将孝德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育中去,特别是有着广泛的德育内容和感染力的文科类和艺术类的课程,使学生受到孝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3.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完善孝德教育。孝德教育光靠学校一己之力显然是不够的,只有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作用,才能使小学生形成固定的孝德品質。家长以身作则,在家中从点点滴滴的小事起关心照顾老人,小学生耳濡目染,自然会有孝德意识。
  我们要重视传统孝文化在小学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将传统孝文化的精华内化为小学生的自觉意识,从而进一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和行为习惯,使他们形成完整的人格。
其他文献
眼下的文坛艺苑,可谓波谲云诡、风急雨骤,几成“战场”、“讼场”。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赵忠祥与《华商时报》山东记者站记者张淋的名誉权纷争更爆出惊人新闻:8月9日,张淋
【摘 要】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课堂知识内容相对简单,主要让学生了解一些语文的基础知识,但是语文的学习,仅仅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扩大学生的知识掌握面,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处于这阶段的学生各种价值观还在初步形成期,明辨是非能力比较弱,意志力不够坚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尤其注意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学习的重要性,自觉形成对知识的渴望;在课堂知识的学习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现代诗歌的教学成为语文教学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由于诗歌的语言习惯和现代白话文的表达习惯不太相同,因此在初中生们学习初中语文的现代诗歌时,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标准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范了冬小麦7500kg/hm2(500kg/亩)产量栽培技术要点。本标准适用于新疆各冬麦种植区。2、主要技术指标地区南疆北疆代表品种冀麦31号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完善,学校逐渐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所培育出来的学生已经不再适用于社会的发展,头脑灵活、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才是社会所需要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使
作为一名年轻的英语教师,虽然工作时间七年之久,但在这几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也有了一些亲身体验,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  英语作为世界上通用的语言,大部分人已经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了,所以我们小学阶段也开了英语这门课,那么小学生英语启蒙教育的重任自然落在了我们小学英语教师身上,怎么样上好英语课、怎么把小学生的英语基础打扎实是家长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作为英语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虽谈不
期刊
目前受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存在重业务轻政工、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重个人利益轻集体利益等情况,部分机关事业单位政工干部工作不优不强,干部职工的思想出
随着现代教育课程标准的发展,教育部门和学校对于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愈发关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篮球是一项十分常见的体育项目,其内容涉及到的人群较为广泛,团队性强,对于初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关注,传统的教师只管自己讲,不管学生怎么学的教学方式已无法适应新时期的教学工作,合作学习成为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对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进行了粗浅的探讨,以兹共同学习。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 合作学习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是一个以教师为中心,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教
对于初二年级来说,是学生容易分化的一年,特别是数学学科,随着内容增加和学生学习任务加重,初二数学进行教学时,学生分化情况是比较严重,如何有效分析初二数学学困生形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