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纳米级Fe_3O_4磁流体的急性毒理学实验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zq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检测医用纳米级Fe3 O4磁流体的急性毒性 ,为进一步研究其长期毒性以及载附药物的临床试验打下基础。方法 按不同浓度不同容积分别通过口服法、静脉注射法及腹腔注射法给予小鼠医用纳米级Fe3 O4磁流体 ,观察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和主要脏器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小鼠口服半数致死剂量LD50 >2 10 4 8mg/kg ,最大无毒性剂量ED0 为 32 0 10mg/kg ;静脉注射LD50 >4 38 5 0mg/kg ,ED0 为 16 0 0 5mg/kg ;腹腔注射LD50 >15 78 6mg/kg ,ED0 为 32 0 10mg/kg。主要脏器未见明显病理改变。 结论 医用纳米级Fe3 O4磁流体在动物体内的急性毒性很低 ,可以考虑作为药物载体。 Objective To detect the acute toxicity of medical nanoscale Fe3 O4 magnetic fluid,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y of its long-term toxicity and drug-loaded clinical trials. Methods The mice were given medical Fe3O4 magnetic fluid by oral administration, intravenous injection and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at different volumes and volumes respectively. The acute toxicity and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organ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LD50> 2 1048mg / kg, the maximum nontoxic dose ED0 was 32 0 10mg / kg, the LD50> 4358mg / kg, ED0 16 0 05mg / kg, and the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LD50> 15 78 6 mg / kg, ED0 32 0 10 mg / kg. No significant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main organs. Conclusion Medical nanometer Fe3 O4 magnetic fluid has very low acute toxicity in animal and can be considered as drug carrier.
其他文献
用经典电动力学研究了磁线双折射的产生机制,偏振模式,对一些教材中的不同看法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正确结果.
运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将雌蚕无性克隆系与限性卵色品种组配杂交组合(称之为"单交制种"),以秋丰×白玉为对照,在相同条件下进行饲养,调查不同组合的蚕期主要经济性状和配合力
初步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和模式识别的快速鉴别家蚕品种的新方法.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进行模式特征分析,完成特征提取后,将获得的主成分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
会议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腰背痛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上海市某医院在职员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医务人员腰背痛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医务人
以氢原子在强外磁场中的光吸收为例,介绍闭合轨道理论的基本思想和物理图像以及标度变量回归谱学的概念,说明它与周期轨道理论之间的关系.强调在高激发情况下多周期现象具有
以煅烧累托石、丙烯酸和丙稀酰胺为主要原料,采用原位聚合复合法在水溶液中合成了累托石/聚丙烯酸(钠)-丙稀酰胺吸水保水复合材料.由正交实验级差分析知,交联剂用量对吸去离
探讨了适合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近代物理实验教学体系,以及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开放式物理实验教学的情况,总结了实践新教学体系的成效.
一九二八年七月初,陈望道带我悄悄离家,直赴开往神户的一条日本轮船。当时中国人到日本,日本人来中国,都不需要护照;这是有利于日本的,日本的小商人、浪人,其中大部分是间谍
针对两系杂交稻制种易遇夏季低温危害制种纯度的技术瓶颈,为正确采用以水调温预防技术,本文依据热量平衡原理,建立了制种稻田的水热传输多层模型.经实测资料检验,模型稳定、
会议
叶面积指数和叶片氮素含量是决定小麦群体长势的重要生理指标,也是制定栽培管理措施的必要依据.利用遥感监测小麦返青后的叶面积指数和叶片氮素含量,便于及时采取施肥、灌溉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