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重力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影响的研究

来源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q6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微重力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成骨细胞(OB)分化的影响.方法 小鼠股骨离断法提取BMSCs,传代扩增.取第4代BMSCs分为4组:①正常重力组(NG组),正常重力条件下无成骨诱导.②微重力组(MG组),微重力条件下无成骨诱导.③正常重力诱导组(NG+Ⅰ组),正常重力条件下行成骨诱导.④微重力诱导组(MG+Ⅰ组),微重力条件下行成骨诱导,培养10d.噻唑蓝(MTT)法测定各组BMSCs的增殖;茜素红染色检测细胞基质钙沉积;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以计算其在细胞基质中的表达;实时定量PCR(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 MG组细胞培养4d后数量开始多于NG组(P<0.05);茜素红染色示BMSCs诱导10d,NG+Ⅰ组出现较多的矿化结节,而MG组基本无矿化结节,NG组和MG+Ⅰ组出现的结节均较少;qPCR结果示NG组和MG组中COL Ⅰ、ALP、RUNX-2基因的相对值分别为2.41±0.30 vs 0.56±0.19、2.15±0.12 vs 0.16±0.15、0.98±0.12 vs 0.16±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G+Ⅰ组上述3种基因相对值也均低于NG+Ⅰ组:1.79±0.10 vs 0.59±0.04、1.57±0.19 vs 0.57±0.08、1.30±0.14 vs 0.74±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qPCR基本一致,即微重力条件能明显抑制成骨相关蛋白的表达.结论 微重力条件可促进BMSCs增殖,抑制BMSCs向成骨细胞的分化.
其他文献
血小板起源于骨髓造血系统中的多功能造血干细胞,是骨髓巨核细胞胞质部分脱落的细胞质小片,其主要生理功能为参与生理性止血及凝血过程.肿瘤细胞通过直接接触、释放外泌体等
目的 对两组口服乐果中毒患者选择不同的洗胃剂进行洗胃的效果观察.方法 对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8例按传统用2%~4%碳酸氢钠洗胃;观察组38例用1∶15000~1∶20 000高锰酸钾(PP粉)洗胃,洗清后,再经胃管注入自配解胃磷一剂保留1 h后放负压气吸出.结果 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比对照组使用阿托品剂量明显减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 口服乐果中毒
肿瘤溶解综合征(TLS)是一组以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高磷血症和低钙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进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代谢综合征.该病多见于快速增殖、对化疗敏感肿瘤及负荷高
脊索瘤是一种相对罕见的原发性骨肿瘤,具有较强的局部侵袭性和较高的术后复发率.通常认为脊索瘤起源于胚胎时期残留的脊索组织,临床常见于脊柱两端,即斜坡和骶尾部.由于脊索
临床路径是由各临床路径发展小组内的一些成员根据某些疾病或手术制定的一种护理模式,按照临床路径表的标准化治疗护理流程,让病人从入院到出院都按此模式来接受治疗及护理。
探讨海南地区人群动脉硬化性脑梗死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基因(PCK1)启动子-232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取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16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
目前直肠癌在我国发病率及病死率不断上升,各种有关直肠癌治疗和预后因素的研究在不断展开.病理分期不论对于直肠癌的治疗或是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直肠癌的主要病理分
探讨护理工作中潜在性损伤安全管理措施的改善,通过分析其存在因素,提出建立实施护理安全教育制度,强化法律意识;运用PDCA循环法完善管理制度;加强人员管理,提高抗风险能力;强化检查机制,提高执行力等管理对策,消除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隐患,杜绝或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导致患者无复发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预防与治疗GVHD的措施尚不完善,应用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预防与治疗GVHD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