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赞元巧施苦肉计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m200630990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顺治十五年,大清官李赞元奉旨巡查淮南、淮北盐政。离盐运使衙门所在地扬州还有一百里,两淮盐运使恩图就派盐巡头目陈有道来接。陈有道来到李赞元车前,行礼完毕,又恭恭敬敬送上一张大红龙凤喜帖。
  李赞元接了喜帖打开,原来恩图请李赞元抵达扬州,三日后,去参加他娶小妾的喜宴。李赞元不禁暗中思索:“这位两淮盐运使恩图是八旗子弟,听说到扬州后,就招揽泼皮无赖组成盐巡队为他效力,而盐巡头目陈有道原是扬州本地破落戶,被招用后,更是把恩图当做亲爹百般讨好,深得恩图器重。恩图自恃出身高贵私设刑狱,凡是沾盐字的案子都要揽过去审理,中饱私囊,曾有扬州知府、知县看不过,上书弹劾,结果却都被他颠倒是非丢了官,看来还是要小心应付才行!”
  于是对陈有道说:“请回去转告恩图大人,本官必定出席他的婚礼!”
  陈有道兴高采烈地走了,李赞元嘱咐车马缓慢行动,看看有没有人来告恩图的状,结果都快到扬州城了,一个告状人都没有。李赞元不解,派师爷到队伍前头一看,原来陈有道根本没走。一直在队伍前面当引马,哪里还有人敢来告状?
  李赞元听了师爷回禀,眉头一皱,计上心头,偷偷招呼师爷上了车,俩人换了衣服下了车,故意落在后面,渐渐远离了队伍。果然见有一十四五岁的毛头小子,远远跟在队伍后面,李赞元也跟着,眼看队伍进了城门,毛头小子没敢跟进去,站在城外发呆,眼角留下泪水。
  李赞元暗自点头,走过去拍了拍毛头小子肩膀,毛头小子回头惊恐地望着李赞元。李赞元忙说:“小兄弟不必害怕,我看你追随巡盐御史李大人的队伍很久,是不是有什么冤情要找李大人申诉?”
  毛头小子警觉地望着李赞元,李赞元笑了,说道:“我是李大人的师爷,李大人让我秘密体察民情,如果你有冤枉尽可以跟我申诉。”
  毛头小子“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李赞元忙拉着他到了没人的地方,让他慢慢讲来。原来这个毛头小子叫陈炳,是扬州本地人,父母双亡,与姐姐陈婉相依为命,陈炳年方十五,以前靠贩卖官盐为生。
  原来朝廷严禁贩卖私盐,贩卖私盐十斤以上者就要处死,但也体恤百姓,允许年龄在六十以上、十五以下的老幼登记后,每天去官办盐场,趸四十斤官盐去贩卖。陈炳以前就靠贩卖官盐为生,半个月前,陈炳想到自己七天后,就要年满十五岁了,于是就想另谋生计。没想到他生日当晚,家里来了个客人,竟然是陈有道,进家门就对姐弟俩拍起老腔,说自己与陈炳父亲是同族兄弟,姐弟俩应该管他叫叔叔,还说以前对姐弟俩少有关照,听说陈炳年纪就要过十五岁,不准备再贩卖官盐,于是特地来嘱咐陈炳说:“大侄子不要害怕,有我这个盐巡头目罩着,你尽可以继续去盐场趸官盐贩卖。不过每次都必须去找陈场主趸盐,你是我的侄子,我会替你隐瞒年龄。”
  陈炳信以为真,对陈有道连声致谢,第二天去官盐场一问,还真找到陈场主,陈场主还真给他秤了四十斤官盐,陈炳兴高采烈地背上盐袋子刚上了街,盐巡队就拦住了他,领头的问道:“陈炳,你竟敢贩卖私盐!”
  陈炳大叫:“是陈有道让我去陈场主趸官盐贩卖的!”
  领头的问道:“陈场主?官家盐场有这个人吗?”盐巡们都说没有。陈炳大叫:“是陈有道让我做的,你可以找他对质!”
  领头的冷笑道:“我找他做什么?他已经不是盐巡头目了,老子我才是。来人啊,把这小崽子抓了!”陈炳还想反驳,盐巡们一哄而上,把陈炳抓进盐运使衙门监狱。
  消息传来,陈婉痛不欲生,赶紧去找陈有道帮忙,陈有道却连连摇头:“大侄女啊,不是我不想管,只是我管不了。你没看,这个盐巡队新头目,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我有什么办法啊!”
  陈婉再三央求,陈有道才说道:“大侄女,也不是没办法。盐运使恩图大人小妾死了,让我给物色一个,如果你答应嫁给恩图大人,陈炳自然就没事了。”
  陈婉没有办法,只得同意了,于是两天后,就被恩图用一台花轿接进了盐运使衙门,并且选好了日子成婚。陈炳被放了出来,经过打听才知道:不久前,恩图死了一个心爱的小妾,陈有道得知,就让手下的盐巡留心,哪位盐商家里有漂亮姑娘,好抢来给恩图大人填房。得知小盐商陈炳的姐姐陈婉妩媚动人,于是陈有道就上门欺骗陈家姐弟了。
  陈炳得知事情真相,就跑去县、府两级衙门告状,但官员都害怕恩图的权势,没人敢受理,正在绝望之际,听说巡盐御史李赞元就要到扬州来了,于是就有了刚才的这一幕。
  李赞元对陈炳说道:“陈炳啊,如果陈有道、恩图拒不承认教唆你,你要承担下贩卖私盐的罪名,贩卖私盐十斤就是死罪,你就只能去死,你要不要还坚持上告?”陈炳说道:“一定要让陈有道、恩图等恶人认罪,救回姐姐!”李赞元点头说道:“我就是李赞元!”
  陈炳赶紧跪下磕头,李赞元拉起他,对他嘱咐一番,然后带他进城,从后门进了自己的府衙。三天后,李赞元带着乔装改扮成书童的陈炳,让他混进家人之中,到了恩图家。恩图亲自迎接,披红挂彩喜气洋洋,扬州各府衙的官员也都出来迎接,但陈有道因为品级低下不在其中。李赞元让陈炳在喜堂外等消息,自己大大方方进了喜堂,还被让到了上座,李赞元笑着问道:“恩图大人,怎么喜堂内外只见你忙碌,不见新娘子出来招待宾客啊?”
  恩图忙说道:“小妾身体不爽,不敢见人。”李赞元忙说:“那更应该让小夫人出来见见各位宾客了,不是有冲喜之说吗?在座各位非富即贵,定能冲去小夫人的霉运病痛!”
  众人也都连声称是,恩图无奈只能吩咐管家去后台让新娘出来。不一会儿,从后台出来一位身穿大红礼服,容貌娇媚,但满面愁苦的女子,飘然给众人行礼。李赞元故作不识问道:“这位新娘子为什么面带愁容啊?是否有冤屈?尽管说出来,本大人给你做主!”
  众人不禁神色大变,陈婉欲言又止,恩图紧盯着李赞元质问道:“李大人,你这是何意啊?”   李赞元冷笑道:“当然有,陈炳安在?”陈炳立即冲进喜堂,站到陈婉身前,大声说出了心中的冤屈。
  恩图忙着辩解,说此事与他无关。李赞元吩咐下人:“你们先送陈婉回家,然后把陈炳暂押在牢房,马上去带陈有道来,与陈炳对质。”
  李赞元带着一行人出了恩图家,管家忙过来问恩图:“大人,这个陈有道要不要派人做掉?”
  恩图摇摇头说:“陈有道是个愚忠之人,他不但不会出卖我,还会帮我拉着陈炳一起下黄泉!”
  果然如恩图所说,陈有道在狱中看到陈炳,就大叫道:“我活了三四十年了,什么风浪没见过,就凭你个毛孩子想要扳倒我,真是痴心妄想!”
  第二天公堂上,陈有道更是大放厥词:“是陈炳自己贪心,超过年龄仍不知从哪里弄到私盐出来贩卖,结果被盐巡抓了,他姐姐陈婉来求我,主动要求嫁给恩图大人抵罪,我为了讨好大人,就放了陈炳,把陈婉送给恩图大人做小妾。”
  陈炳虽然据理力争,但是声势上远比不过陈有道,李赞元宣布择日再审。等李赞元回到后堂,陈婉进来请求李赞元救陈炳,李赞元发愁说道:“陈婉啊,不是我不想救陈炳,只是陈有道不肯承认教唆了陈炳,大庭广众之下,我没有口供啊!”
  陈婉听完低头沉思许久,眼睛一亮说道:“大人,当初恩图让陈有道以陈炳威胁我就范,我们是不是可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啊?”
  李赞元听完连连点头,马上派人去调查陈有道,很快就有了结果,原来陈有道没有结婚,家里只有姐姐和外甥最是至亲,而他的姐姐和外甥性格与他截然不同,是出了名的老实人,李赞元不禁计上心头。
  三天后清晨,李赞元再次升堂,陈有道依旧拒不认罪,李赞元无奈,只得革去他的职务,放出巡盐御史衙门,而陈炳被判了死刑。
  陈有道出了御史衙门大门,有手下簇拥着他去喝酒压惊,傍晚才回到家中,却发现外甥没在家中,姐姐也是愁容惨淡,陈有道大惊,忙询问:“姐姐,出了什么事啊?”
  姐姐哭诉道:“就在刚才,来了一伙蒙面人抢走外甥,他们自称受恩图之命而来,说恩图不想让别人知道他与你的交易,所以抓了你外甥,准备逼你自尽后才送回外甥!”
  陈有道一听之下急得就要自杀,姐姐连忙制止,劝说他:“傻兄弟,他逼死你,还会饶了姐姐我和你外甥?不如去向巡盐御史李大人自首吧。”
  陈有道被姐姐说服,长叹一声回了巡盐御史衙门,自己敲动升堂鼓,向李赞元供述自己的罪行。
  李赞元连夜抓人,惩办了恩图、陈有道和无赖,第二天清晨,又放陈炳出了牢狱。姐弟俩悲喜交加一起来感谢李赞元,李赞元却又叫出一个毛头小子,让姐弟俩感谢他。俩人不解,李赞元这才说出缘由,原来这人是陳有道的外甥,三天前,李赞元被陈婉的话提醒,才派师爷找到陈有道的姐姐和外甥帮忙,俩人深明大义,大义灭亲,合演了一出苦肉计。终于逼迫陈有道自首。
  选自《民间传奇故事》2016.12
其他文献
老吴发现了一条沉船。他是在摇着那条从父亲手里接过来的爷爷在世时使用的船,去远海打鱼时发现的。老吴的这条船可是有年头的老船了。别的不说,船身上的锔子就多得数不清。可就是这样一条快要散架子的船,老吴硬是坚持摇到了四十八岁。老吴想,再过两年就把旧船废弃了,换条机帆船。老吴的这个想法有好几年了。他还曾经去过好几次造船厂打听价钱,每打听一次价钱心里就凉一次。船是真好,可就是太贵了,足够买一辆不错的轿车。老吴
期刊
唐朝是中国古代军事上一个值得骄傲的时代,其优秀的军事将领层出不穷,早期的李靖、李、秦叔宝、尉迟恭,稍晚的薛仁贵、苏定方、刘仁轨,盛唐后的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乃至后期的李晟、李塑父子,个个都有拿得出手的战绩。  然而,军事是个科学活、技术活,不仅要看将军打得多威风,还得看单兵的装备、兵团的配合及战术的运用,这些枯燥的东西,往往能反映出战争的真实面目。  关于军队的装备,一些演义里的描述是极其粗
期刊
据《河东记》记载,唐文宗大和八年(834年)的夏天,长安城仍如往常一般燠热,大街上亮白一片,行人都恹恹的,连街边的柳树也都无精打采地垂着。  街头一处宅子里住着一个名叫段何的进士。七月的一天,段何同一班举子出去饮酒,一群人推杯换盏,纵酒欢歌,闹到半夜才散。那天气温下降,夜里的风有些凉,段何满头大汗地从酒楼里出来,风一吹,就受了寒,回家之后便病倒了。他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喝了不少汤药,才渐渐有好转的
期刊
父子被风卷走  美国得克萨斯州的摄影师凯西酷爱实地拍摄龙卷风,这缘于他在海军服役时,曾对海上龙卷风的壮观情景留下深刻印象。而他之所以能如此近距离地拍摄龙卷风,是因为他有一辆特制的福特汽车,这辆2007年款的F-450型的长轴距汽车经过凯西的改装后已面目全非,凯西在车身上焊接了几块厚钢板,使汽车的总重量足以保证不被龙卷风掀翻。  2014年11月25日,凯西驾车前往得克萨斯州的史密斯县境内。当地气象
期刊
抗战时期,平北抗日根据地有一股土匪,领头的叫袁水。为了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壮大抗日力量,平北军分区政委段苏权决定以和平方式,收服这股土匪武装。  段苏权给袁水写了一封信,两人约定在县城的一家茶楼谈判。这天上午,两人准时来到茶楼。段苏权只身前来,袁水却带着两个手下,并且全副武装。显然,袁水对段苏权心存戒意。落座之后,段苏权对袁水详细讲解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抗日主张与政策。正说着,就听见茶楼下面传来一
期刊
设虞、衡等官职保护山川  在我国历史上,许多朝代都设过“虞”、“衡”等保护山川的职位。相传我国最早的虞官产生于传说中的五帝时期。据《尚书》和《史记》的记载:舜帝时任命九官二十二人,其中之一便是虞官伯益。虞、衡的职责,各朝虽有差异,但大体相近。  先秦时期,虞、衡的职责,《周礼》记载得比较详细,当时有山虞、泽虞、林衡、川衡之分。山虞负责制定保护山林资源的政令,如在有山林物产的地方设藩篱为保护边界,严
期刊
康熙皇帝每次“围猎”的场面都相当壮观,他老人家注重保护生态平衡,不定时轮换围场。八旗精锐兵在皇上的统一指挥下,有序集结。只见康熙爷夹马直冲,每每搭弓射猎,必有所获,自然引起随从阵阵喝彩。岁月不饶人,康熙每射猎一阵子,就要停下来,歇息一会儿。到了晚上,围场上的宿营地篝火熊熊燃烧,一时间,烤肉飘香,人欢马鸣。  皇上出远门,不管是狩猎还是巡视,一直有午睡的习惯。长此以往,张廷玉养成了一个工作习惯:在皇
期刊
刀无刃,何以杀敌?  然而,那无刃刀客,却早已被鹰城百姓传得神乎其神。  戏园子,是鹰城最热闹之所在,达官贵人、商贾名流时有出入。园子对面,常年蹲着一位六旬老者,极瘦,着黑衣,裹蓝色围布,身侧一只修鞋箱,手中小锤、针线忙个不停。无人知其名号,只知姓梁,便唤作“老梁头”。  老梁头人好,心细,手艺堪称一流。几乎废掉的鞋子,经他里外把试一番,只一句:“修一修,还能穿。”便从小盒子里捻出数枚铁钉,手中一
期刊
有钱又有闲才做得了资深玩家  公平而论,古代人的娱乐生活不能说比现代人更丰富,但相比现代都市上班族而言,有一点优势是现代人无法企及的,那就是闲。但农村里的闲汉,城市街头帮闲的混混,都不算会玩。因为他们还缺乏一个必要的条件,那就是有钱。有钱又有闲,正是富贵闲人,才是今天的人所向往的理想生活。  史上最会玩的人,大约当属明末的张岱。张岱晚年所写的《自为墓志铭》,就道尽了他一生中所有的娱乐活动:“少为纨
期刊
英国著名导演诺兰的新电影《敦刻尔克》正在热映,电影再现了二战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这场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成功转移了约33万人。事实上,早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前,在距离欧洲万里之遥的中国,已经发生过一场影响整个二战格局的大撤退—宜昌大撤退。通过川江航道,大量人员及战时物资进入中国的大后方,从而奠定了全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胜利基础。因此,有人将宜昌大撤退称为“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川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