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桃花源记》里,主人公穿过山洞发现了世外桃源。很多年前,这样的一幕同样在这里出现:当商客们穿越在古丝绸之路最危险的小道上时,突然,仙境般的杏花沟出现了……
雪域之巅“小江南”
杏花村位于帕米尔高原的峡谷之间,峡谷间蜿蜒的山路曾为丝绸之路的古道之一。村里村外杏花成林,一派欣荣之景,与四周少有植被生长的高原雪山形成强烈的反差,人称“帕米尔高原杏花村”,有帕米尔高原“小江南”的美誉。这里是鲜为人知的旅游地,春暖花开时极其美丽。
越野车在群山怀抱中行进
从塔什库尔干县城出发,越野车在群山怀抱中行进,一路上,雪水汇聚成的叶尔羌河若隐若现地远去。已近4月的高原,仍然银妆素裹,冰雪如同白色的大海,所有的冰山雪峰全成了大海中的惊涛骇浪。
我们在S形的河谷中行进,仿佛置身于“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境界中,山旋石错,路转东西,移步换景,花影叠叠,山群渐渐显出娇嫩之态。正值初春,路边的果木树、青枫树、山白杨枝叶发绿,核树、杏树盘根错节,古桑树撑开巨大的碧伞,阔遮十里地,高拂九霄天,铺半天云影,给人一种置身仙境的感觉。
路途遥远却令人兴奋不已,因为沿途饱览了高原上特有的自然风貌——冰雪覆盖着空旷的石头满布的山峦,草绿水肥,群群的牛羊悠闲地踱步吃草,和谐的塔吉克牧民在花丛中耕田放牧,这些都在我的惊呼中掠过眼帘。去杏花村的路途非常艰险,所以杏花村的人们很少离开村子,他们在此过着逐水而牧的生活。因为外围的自然环境恶劣,也常常让外面的人望而却步。这个我梦想中的杏花沟,串起了为数不多的牧民的院落。
“红杏枝头春意闹。”绯红粉白的杏花,呈现出一片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气象。“落梅香断无消息,一树春风属杏花。”杏花的花期,恰值寒冬初过,人们蜇居已久的怅然心绪,被那充满生命力的杏花扫荡一空。凡路过这里的客人,也都情不自禁地停下来,欣赏着这诗情画意的美景。塔吉克族农民在杏花中放牧、劳动、接羔,孩子们在村中戏耍,年轻人还在杏花村中谈情说爱,好一幅帕米尔高原的闹春图。
为这满眼的盛开的杏花所感,我们兴奋得不停地按动快门,拍杏花、拍塔吉克农民。大同的海拔比县上要低一些,由于这里平均气温较低,所以到7月份杏子才能成熟。那时,来来往往过路的塔吉克族人用脚往树上一踢,那成熟的杏子就会哗啦哗啦地落下来,人们挑好的吃,然后再带一些回去给家里人。
来了客人,塔吉克族人用盆子把杏子盛得满满的招待客人,临走时还得“吃不完兜着走”,让你带回去给家人尝尝。有人专砸杏仁,串起来做项链,赠送给亲朋好友。尽管这样,杏子还是处理不完。那时,杏树上是绿绿的一片,树下是黄黄的一片。
这里的杏子没有污染,是绿色食品,营养价值很高。而且塔什库尔干的气候凉,杏子成熟晚,7月开始上市,到了10月还有新鲜的杏子。
不知为什么,感觉来一次就喜欢了这个地方,这是一个偏僻、宁静、干净,没有一点点喧哗的山村,它的美是宁静、朴实和自然的,慢慢地从它的内心中溢出,没有一点点做作、矫饰、哗众取宠的姿态。时间在这里不留痕迹地走过,而我的呼吸也渐渐变成了蓝天般透明的色彩。
我走在一条石子路上,站立在这个高悬于云彩之上的地方,而周围环绕着翠绿的麦苗、碧蓝的河水和远处的雪白的冰峰,还有河谷中杏花的飘香。此情此景,是那么容易让我将历史忽略,却只记住了杏花村,记住了这个属于欧罗巴人种的世居民族。
雪域之巅“小江南”
杏花村位于帕米尔高原的峡谷之间,峡谷间蜿蜒的山路曾为丝绸之路的古道之一。村里村外杏花成林,一派欣荣之景,与四周少有植被生长的高原雪山形成强烈的反差,人称“帕米尔高原杏花村”,有帕米尔高原“小江南”的美誉。这里是鲜为人知的旅游地,春暖花开时极其美丽。

越野车在群山怀抱中行进
从塔什库尔干县城出发,越野车在群山怀抱中行进,一路上,雪水汇聚成的叶尔羌河若隐若现地远去。已近4月的高原,仍然银妆素裹,冰雪如同白色的大海,所有的冰山雪峰全成了大海中的惊涛骇浪。
我们在S形的河谷中行进,仿佛置身于“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境界中,山旋石错,路转东西,移步换景,花影叠叠,山群渐渐显出娇嫩之态。正值初春,路边的果木树、青枫树、山白杨枝叶发绿,核树、杏树盘根错节,古桑树撑开巨大的碧伞,阔遮十里地,高拂九霄天,铺半天云影,给人一种置身仙境的感觉。
路途遥远却令人兴奋不已,因为沿途饱览了高原上特有的自然风貌——冰雪覆盖着空旷的石头满布的山峦,草绿水肥,群群的牛羊悠闲地踱步吃草,和谐的塔吉克牧民在花丛中耕田放牧,这些都在我的惊呼中掠过眼帘。去杏花村的路途非常艰险,所以杏花村的人们很少离开村子,他们在此过着逐水而牧的生活。因为外围的自然环境恶劣,也常常让外面的人望而却步。这个我梦想中的杏花沟,串起了为数不多的牧民的院落。

“红杏枝头春意闹。”绯红粉白的杏花,呈现出一片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气象。“落梅香断无消息,一树春风属杏花。”杏花的花期,恰值寒冬初过,人们蜇居已久的怅然心绪,被那充满生命力的杏花扫荡一空。凡路过这里的客人,也都情不自禁地停下来,欣赏着这诗情画意的美景。塔吉克族农民在杏花中放牧、劳动、接羔,孩子们在村中戏耍,年轻人还在杏花村中谈情说爱,好一幅帕米尔高原的闹春图。
为这满眼的盛开的杏花所感,我们兴奋得不停地按动快门,拍杏花、拍塔吉克农民。大同的海拔比县上要低一些,由于这里平均气温较低,所以到7月份杏子才能成熟。那时,来来往往过路的塔吉克族人用脚往树上一踢,那成熟的杏子就会哗啦哗啦地落下来,人们挑好的吃,然后再带一些回去给家里人。
来了客人,塔吉克族人用盆子把杏子盛得满满的招待客人,临走时还得“吃不完兜着走”,让你带回去给家人尝尝。有人专砸杏仁,串起来做项链,赠送给亲朋好友。尽管这样,杏子还是处理不完。那时,杏树上是绿绿的一片,树下是黄黄的一片。

这里的杏子没有污染,是绿色食品,营养价值很高。而且塔什库尔干的气候凉,杏子成熟晚,7月开始上市,到了10月还有新鲜的杏子。
不知为什么,感觉来一次就喜欢了这个地方,这是一个偏僻、宁静、干净,没有一点点喧哗的山村,它的美是宁静、朴实和自然的,慢慢地从它的内心中溢出,没有一点点做作、矫饰、哗众取宠的姿态。时间在这里不留痕迹地走过,而我的呼吸也渐渐变成了蓝天般透明的色彩。
我走在一条石子路上,站立在这个高悬于云彩之上的地方,而周围环绕着翠绿的麦苗、碧蓝的河水和远处的雪白的冰峰,还有河谷中杏花的飘香。此情此景,是那么容易让我将历史忽略,却只记住了杏花村,记住了这个属于欧罗巴人种的世居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