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三段婚姻(二)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与王弗结婚以后,他们相处的方式并不是像赵明诚与李清照,又或是陆游与唐婉新婚燕尔时的那般如胶似漆,但他们感情的热度,却一点也不比那两对少。曾有人总结说他们爱情是“温馨多过浪漫,凝望多过誓言,没有感天动地,也不求有感天动地,却是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这或许就是人们常讲的“人间至味是清欢”吧!
  但苏轼不能永远地待在家里,守着王弗,关起门来,过他们的小日子。他还有一件他必须要去做的事没有去做,那就是进京赶考。
  公元1056年,20岁的苏轼终于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一起,告别了家乡,前往洛阳,准备参加来年由礼部主持的会试(即考进士的考试)。
  当他们父子来到洛阳时,已是暮春时节。年轻的才子一边欣赏着眼前的美景,一边享受着众人惊艳的目光(他们一到洛阳,便去拜会了欧阳修,希望能得到这位文坛宿将的赏识。欧阳修在读了苏氏父子的诗文以后,立时就被他们的才气与飞扬的文采征服了。当他们走了以后,欧阳修还对自己的儿子说:“三十年以后,此子(苏轼)的名气肯定会超过我。”连欧阳修都这么欣赏他,他就是想低调也不可能了),一边思念着远在家乡的妻子,很快就新作了一首词———《一斛珠·洛城春晚》:
  洛城春晚,垂杨乱掩红楼半,小池轻浪纹如篆。烛下花前,曾醉离歌宴。
  自惜风流云雨散,关山有限情无限。待君重見寻芳伴。为说相思,目断西楼燕。
  转年春天,会试如期举行,这一科的主考官,正是欧阳修。苏轼和弟弟苏辙都如愿以偿地考中了进士(但不知是什么原因,和他们一起来考试的父亲苏洵,却并没有进入考场)。
  关于这次考试,坊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试考完后,副主考官梅尧臣在阅卷时,发现一位考生的作的一篇名为《刑赏忠厚之至论》的文章十分精彩,于是,就将这篇文章拿给了主考官欧阳修看。欧阳修读后,以为这篇文章无论是观点,还是文采,都称得上是难得一见的佳作,但就在他要将该生取为第一名时,忽然记起自己的“入室弟子”曾巩(亦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也参加了此次考试,因为试卷在收上来后,都经过了重新抄录,并将考生的名字都糊上了,这么做,也是为防止作弊。所以欧阳修也不知道这位考生叫什么名字。该不是曾巩写的吧?他想。如果真是曾巩写的,自己将他取为第一名,会不会有人说闲话?思虑再三,欧阳修最终还是决定将此生取为了第二名。不过,很快他又看到了苏轼的墨义卷子(士子笔答经义,谓之墨义。这场考试,墨义考的是《春秋对义》),轼的这篇墨义亦作得十分精彩,便大笔一挥,给了第一(当然,他在打分时,同样也是不知道这篇墨义乃是出自苏轼之手)。
  那么问题来了,苏轼在这场考试中,最后考中的是第几名进士?经查:是乙科,赐进士出身,低于进士及第,高于同进士出身,具体名次不详。本科一共取了338名进士,他大约应在30到100名之间。那前面说到的这个第一、第二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当时会试的内容,一共包括:诗、赋、杂文各一篇;策,五道;帖,《论语》十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也就是说,苏轼只是在策和对这两门上,分别考了个第二和第一,而在真正决定名次的殿试上,发挥也就一般。
  但苏轼确有一次考试的成绩,震惊了全国。即他后来又参加了一次制科考试(制科考试是朝廷在科举考试之外,设立的一种目的在选拔非常之才的考试,参加考试的人员都是由朝中的大臣推荐的,制考考试的过程要比科举考试还繁琐。考生们都要先参加一次预试,然后,由皇帝亲自出题考试),考了一个第三等。可不要小看这个第三等,这个第三等可是比状元还要牛。因为制科考试虽然名义有第一等和第二等,但那都是虚设,实际可以考取的最高等就是第三等。且在两宋三百余年间内,举行过一百多次会试,而制科考试只举行过22次,宋朝的科举考试,一科就会取二三百名进士,而22次制科考试一共才有四十多人考中,其中考中第三等的更是只有四个人,苏轼是第一个。
  闲话之后,咱们言归正传。
  苏氏兄弟考取进士后,还没等到授官,就接到了母亲病故的消息。于是,父亲苏洵就带着他们兄弟二人,一起回到了蜀中。母亲去世,固是十分悲伤之事,但对苏轼来说,却也因此在与王弗分别一年多以后,就又团圆了。
  嘉祐四年十月(公元1059年),苏轼丁忧期满,回到京师。同时,也把王弗也带到了京城。六年,苏轼“三年京察”期满,就在欧阳修等人的推荐下,参加了前面我们说过的那个制科考试,之后,便被授予了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苏轼任签书凤翔府判官期满,还朝,又被任命为了判登闻鼓院事(隶司谏,凡文武官员有事关朝廷政事、军事机密、公私利害等建议,或请求恩赏,申述冤枉,贡献奇异术等,如不能依常规上达帝年,可先到登闻鼓院呈递事状,如受阻抑,则再报告登闻检院)兼直史馆。
  在此期间,王弗始终都是跟在苏轼的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的起居,并时时提醒他,在官场上混,切忌任性冲动,堪称是一个贤内助。比如,当苏轼头顶着制科三等的光环,去到凤翔后,他的顶头上司是名叫陈希亮,是个子小、眼睛又斜的人。而且他这人脾气还特暴躁,张口就会骂人。苏轼忍了他几次,终于忍无可忍,便跟他对着干了起来,根本不惧他的惩罚。
  王弗看在眼里,细心观察,在一次去衙门里送罚金回来后,就很委婉地对丈夫说,老太守是个好人,凤翔十几个县,都被他治理得井井有条,所以我猜测,老太守是故意对你严厉的。事实上,也的确如此,陈希亮已为官数十年,对训练年轻官员,甚是心得,各种磨砺之法都能信手拈来。苏轼也是在很多年以后,才领悟了老太守的一片苦心,后悔自己当初年轻气盛,少不更事。
  苏轼自己也曾回忆说,自己有过一段很二的岁月。当时,因欧阳修在编写集古录,社会上掀起了一股考古之风。于是,他也跟随着潮流,四处收集文物。一次,他发现了一座古墓,就想挖出来看看。王弗当然不愿丈夫去做这种盗坟掘墓的勾当,于是,就对苏轼说道“:你的母亲吃斋念佛了一辈子,如果她老人家还在的话,一定不会允许你这么做的。”苏轼听后,十分惭愧,遂放弃了挖坟的念头。
  (未完待续)
其他文献
延庆小河屯村妫水河畔的钓鱼人,常见到一个“捡垃圾”的短发老人。她拿着一个破旧的抄网,弯着腰在钓鱼人身后来回走动,手上的塑料袋里,装满了塑料瓶、泡沫板等垃圾。她是贺玉凤,从小生长在妫水河边。24年来,她每天去河边好几趟,据她估算,在河边捡起的垃圾“有八九十万件了”。  因为捡垃圾,她出了名,被亲切地称为“环保奶奶”,还被评为“北京榜样”。一些环保志愿者也加入进来。贺玉凤说,现在被带动来捡垃圾的志愿者
期刊
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造就伟大。近段时间以来,由中宣部、中组部等部门部署开展的“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人气高涨,推荐“最美”、评选“最美”、学习“最美”形成热潮。一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涌现出来的来自生产一线、群众身边的先进模范,作为“最美奋斗者”,他们是共和国建设者、新时代奋斗者的典型代表,他们用自己的不懈努力,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他们与祖国共成长、共奋斗的感人故事。 
期刊
头些天,和母亲聊天,说起了我们兄弟姐妹儿时的往事。我对母亲毫不掩饰地表示:“我童年最快樂的时光,就是和我爸一起在宣化生活的那段日子。”的确,那是一段完全属于小孩子的无忧无虑的时光。  那时候,赶上假期,我一个北京孩子就来到宣化烟筒山中的小山村,一下子成了山村里的人们眼中的“稀罕物”。住在这里的人全是一个矿区的工友,爸就拉着我,挨家挨户地串门。现在仔细想,爸有点显摆。不过,每当我怯生生地按照爸的介绍
期刊
陈雄珍出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1990年7月毕业于广西农业大学蚕学专业,之后便一直在基层从事种桑养蚕技术推广工作。二十年默默无闻扎根基层的工作经验,让她从一位初出茅庐的蚕学专业大学生慢慢地成长为一位经验丰富的蚕学高级农艺师。  2015年7月,广西省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选拔第16期中国援埃塞俄比亚(以下简称“埃塞”)农业职业教育技术项目的援助组成员,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的陈雄珍积
期刊
以下的讲述可能有些含混不清,因为它都是来自于50多年以前一个5岁孩子的记忆。  上世纪60年代末,我父母都被下放到了宁夏的一个干校,我也跟着去了。那个地方十分荒凉,之前应该也没有名字,大约是因为早去的人在那儿盖了十排土坯房,所以那儿就叫“十排房”了。  十排房的一边,是一列一眼望不到头的土山。那山都是光秃秃的,一点也不高大,坡都很缓。与其说是山,不如说是连在一起的大土包。后来我想,它肯定不是因为地
期刊
四叔属猴,猴精猴精的,从未安稳过。他的“芳华”,前一半给了工厂,后一半给了文工团。身上那股子重情和仗义劲儿是鲜有人与他相提并论的。在文工团上下,他整个儿就是一个“活宝”“人来疯”。那个疯啊,想停都停不住。院里桂花树下,不知道留下过多少个出自他那张贫嘴的故事,也不知留下过多少分贝的欢笑声。  当年,四叔爱上了诗歌,出了一本诗集,还兼职做着厂广播站的通讯员。那时,从前线下来的伤员,被集中安排在河西某部
期刊
杭州城头巷四维里的小弄里,住着三位靠手艺“吃饭”的年轻人,他们闹中取静,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不紧不慢地在城头巷末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他们爱好手作,一拍即合,放弃了原本高薪的工作,选择花更多的时间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待在一起。而今天“匠人说”的主人公,便是其中的———徐轶蕾。  徐轶蕾,石生記创始人之一。初识轶蕾,是在一个名叫“有匠”的app上,在众多分享手艺的匠造视频中,一只只可爱的毛球动物极其吸睛
期刊
大祁老师是我高中三年的代数老师,也是我们的班主任。大祁老师姓王,叫王大祁,但那时的学生们私底下都叫他大祁。2008年前,我和另外一位北大毕业的同学去过他北京的家里看望,如今这一晃又十多年了,一直没再联系,不知他近况如何。  大祁老师毕业于北大或清华,实在记不清了,媳妇是北京人,这个大家都记得。1988年我从陕西勉县第一中学考上大学后就一直在北京上学工作,安家立业。后来才知道大祁老师和媳妇调回了北京
期刊
敦煌莫高窟是舉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莫高窟人坚守在敦煌,为之付出毕生心血。常书鸿便是其中一位。他早年留学法国,是一位著名的画家,在事业有成的时候选择回到战火纷飞的祖国,筹备建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为首任所长。莫高窟有系统的保护和研究工作由此展开。  如今常会有人好奇,为何常书鸿能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来到大漠?在最近热门的新书《此生只为守敦煌:常书鸿传》(以下简称《此生只为守敦煌》)中,
期刊
戴金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天然气地质与地球化学家,他被誉为“中国天然气之父”。本文为戴金星撰写的回忆文章。  自幼投身地质的理想更明确  我的地质梦始于小学五年级。记得在一节地理劳作课上,我用石膏板制作的全国煤矿和铁矿分布图赢得老师的称赞,兴奋、自豪之情油然而生,“为国找矿”的梦想的种子也开始在心中萌芽生长。1950原1956年,我正值中学时期,新中国刚刚诞生,百废待兴,大规模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