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核心素养培养角度谈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263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指在教授学生文化学习知识的同时,重视对学生各方面人格和品格的培育,为学生日后适应社会发展做准备。高中历史教学是在初中历史学习的基础上,深入对历史文化知识进行钻研学习,并注重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处理事物的能力。本文主要阐述核心素养对历史学习的教学影响,以及如何将核心素养融会贯通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8-0296-01
  随着新课程目标的深入改革和发展,对课堂的授课质量和授课目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核心素养理念充分融入高中历史课堂,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提高其人格品格修养,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下面我将结合我的课堂教学经验,来与大家分享有关高中历史教学例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核心素养理念与高中历史教学
  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有极大意义的,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教学的同时,也加强对学生人格品格方面的培育,有利于达到新课程教学目标所规定的教学目的。核心素养理念是教育理念中重要的一部分,注重于学生对理论知识吸收,并将其转化为实践行动能力。在今后学习和生活当中,能够恰当地运用自身所学的知识来面对和解决问题;并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健全自身的人格品格发展。
  高中历史教学,是基于对初中历史大板块知识的细化学习,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高中历史有以下几个特点:真实性,严谨性和规范性,学生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应使自己养成追求真理、严谨细心和注重规范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心理,好的学习心理和学习习惯不仅对学生具体学科的学习来说有帮助,更是对学生今后工作和生活上有着重要作用。
  从高中历史学习内容角度来分析,高中历史是学习古今中外历史大事件,学生学习高中历史并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而是学会从这些大事件中吸取教训和经验,并将其应用在现代生活中。不少教师为了单纯的追求及格率和优秀率,在课堂中只是简单的将课本知识硬塞给学生,并没有强化学生对知识运用的能力。而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能够引导学生透过教材学习经验内涵,在扩大知识面和提高文学素养的同时,健全学生精神层次方面的发展。
  二、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1.深入挖掘教材,理清知识背景。
  核心素养理念与课堂教学设计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因此,要想恰当地将核心素养理念贯穿于历史课堂中,就必须深度挖掘教材,优化课堂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的学习涵盖古今中外,时间和空间跨度都较大,对于有一部分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容易混淆人物和事件。要最大限度和最大程度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理念,高中历史教师应当注重对教材线索的挖掘,为学生理清时空教材线索和内容,消除学生疑问。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中,在对于英国和美国政体的学习中,学生很容易混淆两者政体确立的背景和两者不同的政体。我在讲解这一板块的知识时,注重对两个国家历史背景的讲解,英国早期历史较悠久,政权主要在国王手中;而美国国家历史较短,并没有形成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而是总统制政体。在课堂授课中,帮助和引导学生理清时空线索,让学生在快速吸收历史知识的同时,提高其核心素养培养。
  2.吸取历史经验,加强联系实际。
  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基础文化知识,吸取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将其应用在实际生活当中,同时这一目的也是核心素养的体现。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无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教材中出现的内容都是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教师在进行课堂授课时,应当引导和帮助学生发掘教材内容中所隐含的深层次含义,并适当加强与生活的联系。我一般在讲解高中历史教材时,会将所讲解的课本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相关事例联系起来,给学生营造一个实际的学习范围,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高中历史选修课教材中,有一课是讲解《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材中加入该章节内容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和体会到改革开放的意义,我在对中国改革开放过程进行讲解时,让学生对现如今当代生活的体验来理解改革开放的意义,有利于强化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学习,顺利的将教材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衔接,同时也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目的。
  3.创新授课形式,利用多媒体课件。
  为适应新课程目标改革,大部分教室都已安装上多媒体设备,教师在进行课堂授课时可以充分利用手头上的设施,最大程度的达到较好的授课效果。将核心素养贯穿于高中历史课堂,其前提之一是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和专注力于教师授课中,因此,教师应当尽可能的创新授课形式,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在打造高效课堂的同时,也有利于核心素养的灌输。
  高中历史中,尤其是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由于时间上的久远,容易使学生产生距离感,阻碍学生对相关教材内容的学习。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将课本中的教学内容,采取具象化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在吸引学生注意力强化学生对课本知识记忆的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理念。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本中,学习美国作家海明威作品《老人与海》时,我在课前准备了相关音频和视频,并在上课时播放给学生观看,在放映过程中适当加入背景和作者的讲解,促进学生对这一板块内容的深化学习,有利于核心素养理念的体现。
  三、结语
  核心素养理念是有效促进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全面综合能力主要渠道之一。高中历史课堂是学生学习古今中外历史性大事件的主要阵地,对学生人文素养和人格品格的培养也具有一定的意义。教师应当加强自身的教学能力,选取合适恰当的教学方法,将核心素养理念高效地贯穿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吉昌.淺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新课程(中学),2018.02.
  [2]谯珊.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高考,2018年12期.
  [3]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华夏教师,2018年16期.
其他文献
<正> 1960年前后宜宾创建了我国第一台砖结构的简易喷射炉,用以燃烧碱法浆黑液获得成功。由于简易喷射炉是砖砌体,各厂能自行建造,适应性强,层烧方式易于控制,与当时的回转炉
采用PCR分子标记技术,对16个绿豆品种(系)进行了遗传分析.在选用的56个随机引物中,发现抗豆象品种与感豆象品种间有一定差异.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它们分成抗豆象野生种(TC1966
选用21日龄AA肉仔鸡288只,随机分为9个处理组,每组32只,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采用3&#215;3(酵母铬&#215;甜菜碱)二因子三水平有重复试验设计.在玉米-豆粕型日粮基础上添加
利用筛选出的8对引物对56份来源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栽培萝卜种质的亲缘关系进行了AFLP分析,共扩增出327条带,其中多态性带128条,多态性位点百分率39.1%,显示出栽培萝卜种质之
以浙江兰溪长白&#215;金华猪杂交猪后腿为原料,按传统工艺加工金华火腿,分别在腌制前、腌制结束、晒腿结束、成熟中期、成熟结束和后熟结束6个工艺点随机取5条腿的股二头肌,
<正> 根据造纸工业国际标准ISO302-1981(我国推行此项标准),测定的纸浆卡伯值和浆的木素含量之间没有明确的关系。如欲用卡伯值得到浆的木素含有率,必须对该种浆提出特有的关
分析了242份黑米品种的总抗氧化能力和清除活性氧自由基能力及其与总黄酮和花色苷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黑米品种及籼、粳、粘、糯类型之间的总抗氧化能力、清除自由基
唐诗学的研究形态多种多样,如诗话、诗选、注释、点评、编集、论诗诗、序跋、书信、碑铭等。诗话作为古代诗学批评的一种重要样态,是诗人诗学批评思想的重要实践方式。不仅如此
<正> 次氯酸盐漂白竹浆,一般只能漂到75度左右,进一步提高白度,将因强制漂白而引起纸浆强度下降。为此,我们试就次氯酸盐漂白中添加氨基磺酸(SA下同)保护剂进行了研究。结果
随着城市改革的不断深入,单位制的解体,原来设置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功能和运行机制。已经严重不适应发展变化了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深入考虑目前社区建设的实践和所面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