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讲评课方法探索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mfl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考试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有效讲评试卷,有助于教师获取准确的教学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试卷讲评课也要突破传统的授课形式。本文旨在讨论如何改变传统讲评试卷方式,利用师生互动的方法,变教师为主体的授课模式为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试卷讲评 师生互动 主体 主导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c)-0069-01
  测试,是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测。一份试卷既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又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准。科学的试卷讲评则是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归纳复习、培养答题技巧和提高学生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引导、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其观察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改进教法,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依据。尤其对于高中复习阶段的学生来说,考试频繁,试卷讲评课占了授课时间的很大比重,意义也就更加重大。
  每次考完试,老师都会及时进行试卷讲评。然而大多数时候,教师将讲评视为对答案,蜻蜓点水地核对一下答案,或是习惯于把试题从头至尾讲一遍,“满堂灌”式机械重复答题过程,不分轻重主次。做得好一点的老师也可能不仅讲清试题的答案,而且借机点拨,并总结出解题的思路和技巧。但无论如何,我们常常发现,讲了多次,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依然错,甚至以前的原题下次再考,学生依然选择同样的错误答案。究其原因,是由于传统的讲评试卷课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缺少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因此,就不能把知识掌握牢固,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举一而反三了。
  在近几年的高三复习阶段,我自己摸索了一套师生互动的试卷讲评方法,在此提出来,以供众同行共同探讨。
  1 分析试卷,充分准备
  在讲评试卷前,老师首先把题号1、2、3……这样排列出来,然后在各成绩段分别抽出5~8份试卷,然后每个题号错一人次,在其后面做一个记号,这样,错得最多的题号后面的记号越多。通过统计,找出学生主要问题所在,然后分析学生形成错误的原因,以便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 分组讨论,分析错因
  课堂上,分基础、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等不同的阶段,先给出学生这一部分的正确答案,然后让学生四个人一组,从出题人意图、考查的知识点、答案的关键词及线索等角度讨论正确答案,分析此答案为什么对,或其他答案为什么错。在充分讨论后,让单个学生充当老师的角色,在课堂上解释命题思路是什么,如何答题,解题的突破口在哪里,什么又是最佳解题途径,干扰因素是什么,为何出错。其他同学补充。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最后,老师对进行扩展、归纳,多角度设问,变换条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其正确答案是什么。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了他们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不仅可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促使学生牢固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发展求异思维的能力。
  老师讲解要少而精,讲解的主要目的是引导、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其观察和思维的能力。精讲内容主要包括学生通过试卷反映出来的知识缺陷、解题时的思维障碍点、解题的规范和步骤、考试中出现的新问题(包括新思路、巧解法)。精讲的原则是:学生已掌握的(自己能解释的)不讲,讲了之后学生还不能听懂的不讲。易错题反复讲,重点题经常讲。
  3 自我消化,建立错题集
  在讨论指导之后,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自我回顾总结,要求学生在讲评的基础上再认真阅读一遍,清理自己的失分点,弄清楚错误的产生是由于平时学习上的问题还是临场的失误,是审题的不当还是答题时的粗心。在此基础上,老师有区别地加以指导,帮助学生找出正确的答题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的好习惯。最后,让学生把自己的典型错题建到自己的错题集中,以便随时查阅反思,避免下次再犯累似的错误,从而提高了认知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通过这种形式的讲评课,学生增强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助于发挥主体作用,培養自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学习积极性增强,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此外,还锻炼了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使他们能够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
  然而,这种讲评模式也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耗时较多。同一套试题,由于学生讨论以及学生讲解都要比老师讲解花费的时间多将近一半;另外,一部分基础较差或性格内向的学生,讨论时不积极主动,有时甚至思想开小差、说闲话,增加了课堂组织教学的难度。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有待及时改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 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谢振金.如何上好高中英语试卷讲评课[EB/OL].http://www.jxxfzx.com.
  [4] 罗红莲.运用科学方法体改复习效率[N].EnglishWeekly,2011-12-07.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当今社会,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明显。中职英语教学在面临着机遇的同时,也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进而导致了中职学校英语教学出现了一些令人堪忧的问题。本文结合定西市卫生学校英语教学的实际,分析了中职学校开展英语教学活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深入探讨做好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的对策措施,并提出了巧设情境、激发兴趣,立足教材、抓牢基础,鼓励自学、促进能力等有效策略。  关键词:中职英
期刊
摘 要:说课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一项有效措施。通过对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进行剖析,阐述了说课在食品工艺学原理的应用,并提供了课程的说课案例,诚望与同行切磋、交流,达到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说课 食品工艺学原理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a)-0066-02  食品工艺学原理是食品工艺学的基础,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
期刊
摘 要: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提出:评价是英语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英语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  关键词:课程标准 评价 案例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a)-0082-01  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
期刊
摘 要: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要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把校企合作作为切入点,以企业真实产品为依据设计课程内容,以工学结合、能力递进的思路设计学习情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实施课程教学,并基于工作评价进行学习评价。  关键词:工作过程 工学结合 教学改革 思路 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
期刊
摘 要:技术的不断变革使媒体传播发生深刻的革命,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正经历着从传播方式到内容的双重变化。新的传播方式使新媒体展现出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对于民众生活、社会结构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大学生是网民重点群体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新媒体技术承载的是新媒体事件,网络的影响事实上是网络上传播的事件扩散引发的连锁反应,而此类新媒体事件的传播具有一定的规律,把握分析分类规律,也就能够充分利用新
期刊
摘 要:随着各大高校增设对外汉语专业,对外汉语课程设置的探索也引起国内学者特别关注。如何合理安排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置成为学科建设急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本文以成都地区为例,通过对五所代表高校的本科生进行课程设置及就业方向选择情况的问卷调查,重点分析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置对学生就业方向选择的影响,就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对外汉语 课程设置 就业方向选择 成都地区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经济科技档案是服务于经济发展的我国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经济科技档案工作逐步走向信息化管理。但在信息化管理的发展道路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档案信息化缺少相应的保障,网络信息安全性较差等。针对这些情况,为促进经济科技档案信息化的发展,就要建设经济科技档案信息化工程,并大力培养相关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经济科技档案 档案信息化 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期刊
摘 要: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好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文章以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为例,分析了师资队伍建设中几个重要环节在具体情况下的实施情况以及本校在办学思路上的转变、“双师型”教师方面的培养、产学研结合方面取得的一些成绩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高专 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期刊
摘 要:从环境工程专业的特点入手,介绍了宝鸡文理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在实践课程体系、实验和实验室建设、实习和实习基地建设方面的经验,提出了加强实验环节,改进实践教学,改革实践考核方式,以培养“应用型为导向”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实践课程体系建设思路和设想。  关键词:环境工程 实践 课程体系 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a)-0165-02 
期刊
摘 要:创新教育是社会的需要。身为教师要想培养出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创新教育事在必行。而作文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极好途径。任何一种形式的作文都是思维的表现。写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同时还要有自己的个性,这在作文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创新教育 个性体现 小学作文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