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韵律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ca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幼儿韵律创造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不是直接把知识讲授给幼儿,而是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及幼儿认识特点,引导幼儿在探索与表现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讨论、创造等途径,去探索、去发现,它是教师引导、点拨与幼儿的探索发现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让幼儿在韵律活动中去聆听、观察、体验,通过一系列审美教育,最后获得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幼儿园的韵律活动包括路律动、舞蹈、音乐游戏和其它节奏乐动作,它们都是在音乐伴奏下,让幼儿根据音乐本质,以动作姿态和表情等表达音乐形象的,韵律活动是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因此,我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在感知、欣赏、理解音乐的基础上唱唱跳跳,通过创编动作、自由组合队形,培养幼儿对韵律的兴趣及创造能力。
  一、在韵律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习惯用成规约束幼儿,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只是单一的模仿,久而久之养成了幼儿盲从的陋习,造成了思维的一种惰性,抑郁了幼儿创造性能力的发展,然而在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下,现在我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例如:在音乐游戏《库企企》这一活动中,我们根据音乐设计了登山的情节。首先,我问孩子们:“我们准备去爬山需要带些什么东西?”当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带各种食物,随后也想到了要带伞、绳子、手电筒、照相机等等,丰富了幼儿得胜后的经验。接着,我又问孩子们:“登山时会遇到什么样的山路?”“平平的路、坑坑洼洼的路、上台阶下台阶、路上有水、有的时候路很窄等等”这些都是孩子们的答案。再接着我又问:“我们再走这样的山路是是怎样走的?谁能给我表演一下”孩子们表演的欲望被调动起来,纷纷用肢体动作表演走各种山路,如:路上有水时用脚尖掂地跳跃着走,上台阶时高抬腿走,路窄用横跨步表现等等。最后,孩子们在老师的语言引导下背上背包随着音乐去爬山,并用自己创造的各种步伐动作去登山,激发了孩子自主游戏的兴趣。
  因此,在同一个音乐背景下,利用幼儿的已有经验和老师带有启发式的提问,不仅使幼儿的思维得到了拓展,有创造的欲望,还让幼儿加深了对音乐的了解。
  二、韵律活动中运用多种形式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1 引导观察,积累素材。观察是创造的基础。身边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我们引导幼儿观察的对象。我认为,让幼儿观察可以作为韵律活动素材的事物,并试着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它们,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幼儿掌握观察的方法,把观察的重点放在观察形态、动作,如小猫捋胡子,小狗耷拉大耳朵等。其实,通过观察,你会发现,一种动物除了有平时被大家都注意的特点外,往往还会有别的被人们忽视的显著特点。
  如:小兔律动,大家多以双手竖起来当耳朵、蹦跳来表现。全班四十多只长耳朵兔子一起跳来跳去,虽然动作对了,形象也表现出来了,但缺少孩子对事物的感受和体验。于是我们就在幼儿自编小兔律动前引导他们观察兔子的三态。形态:长耳朵,短尾巴,前肢短后肢长;动态:走起路来一蹦一跳,偶尔还会站起来;神态:东张西望,机警,灵敏。观察后再进行律动创编时,幼儿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理解,把兔子的不同特点柔和到自己的即兴表演中。有的幼儿双手立于头上做长耳朵的动作,有的幼儿双手交叠于臀部做短尾巴的动作,还有的幼儿上屈肘做兔子站立状,眼睛还机警地左右看,生动可爱,活灵活现。
  2 恰当引导,有效尝试。幼儿律动大多简单易学,因此,我摒弃了逐句教学的传统教学,而在培养孩子有一对会听的耳朵,有一双会看的眼睛,有一个会思考的大脑上下功夫,让孩子们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下尝试唱唱、跳跳、自编、自创,而教师则在恰当时机给予音乐基本知识的传授和点拨。如在韵律活动“挤奶”中,幼儿对挤奶动作很感兴趣,挤来挤去,乐此不疲,舞蹈成了游戏。为使幼儿准确地表现音乐意境,教师用语言设计情境,进行间接指导“这头牛真好,牛奶挤了一桶又一桶,小牧民们,你们心里怎么样啊?”“高兴是的表情怎么样?”“满满一桶牛奶该怎么搬?”在教师的点拨下,幼儿“挤奶”舞蹈跳得姿态各异,情真意切。
  三、音乐欣赏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
  欣赏活动是韵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他是通过对音乐的认真倾听,从而运用语言及身体的动作去表现音乐,近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种主要形式。无拘无束的想象是培养和提高幼儿创造力的基本前提。而是使幼儿对欣赏活动感兴趣,就应让幼儿动起来,参与到音乐活动中。
  如:在一次音乐活动中,我请幼儿欣赏《与你共舞》的音乐,并启发幼儿进行想象:“你听到这首乐曲里有什么?”有的说:有风的声音,有小鸟的声音。有的说:听到了流水的声音,树枝摆动的声音。对于幼儿的回答,我都给予肯定和鼓励,并鼓励他们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融入到音乐中。幼儿就是在这种宽松、自由的氛围中体会、欣赏到音乐的美感。
  总之,在音乐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是行之有效的,它培养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了幼儿的音乐灵感,让幼儿在愉快的情绪和积极的心理状态下保持探索的兴趣和创造的热情,幼儿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作者单位:福建漳州市机关幼儿园)
  (责任编校:白水)
其他文献
帮助学生把握高考古诗词鉴赏的命题规律,指导学生读懂诗歌,掌握答题方法与步骤,才能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应试水平。 To help students grasp the proposition law of appreci
期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古人对造就人才之不易而形象、深刻、精辟的总结。我们常说的“习惯”,对于儿童而言包括日常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其日常生活习惯不好往往会负作用于学习习惯较差,所以在“百年树人”的进程中,首先应抓紧日常生活习惯的培养。  一、营造环境  任何生物的生长都有起耐以生存的先天基础和后天的环境改善。“先天基础”就是必须的物质基础,比如儿童的成长必须吃饱、穿暖、有书读,“后天的环境改善
国民党元老吴稚晖,暮年思维仍然敏捷。八十八岁时住院,一友人赴医院看他,顺求墨宝。吴欣然挥毫,写就[踪横十万里]五个字。正要写下联[上下五千年]时,有人提醒道:[踪]应为丝字
一个早年丧父,今年才十九岁的河南农村姑娘吕勤琴接二连三地遭受不幸——先是相依为命、两次改嫁的母亲过早地离开人世;继而自己千里迢迢投奔西藏准备成婚,却又遭对方的欺骗
对现代学生而言,初中教育是开启其思维创造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学质量卓越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国内教育事业蒸蒸日上的发展,思维导图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广泛应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语文教学工作除了向学生传授教材规定的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要对学生进行语文思维的训练,尤其是逆向思维、辩证思维的训练.要做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就要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善于
在《台岛遗恨》这部影片中有一个侍妾的角色,其扮演者既需要年轻、漂亮,又得表演出风情、淫荡和被封建大官僚玩弄而产生的那种无可奈何的自怜、压抑的情绪。这个角色的镜头
高考全国卷写作占语文总成绩的40%,一篇短短八百字的作文几乎挑起了语文成绩的半边天。然而写作并不像数学那样有规律,因此,学生想要快速提高写作水平有着相当大的难度,这是
期刊
基层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大庆油田始终强调扎根基层、服务基层、依靠基层,并形成了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建设,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基础工作,以岗位练兵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