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鲁迅重构史中,形式本体的鲁迅一直处于空缺或薄弱状态。1990年代,在西方叙事学和新批评的细读方法的影响下,形式本体的鲁迅与以往相比获得了自觉的阐释,出现了升温的迹象,但是,阐释者大多停滞在形式的意义层面,且又迅速冷却。而导致这一现象的背后原因至少有三个方面:学科内部一向轻视形式层面研究、文化研究代替文学研究及其阐释者艺术感受力钝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