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经济转型,我国的小额信贷从“草根金融”发展为现在的小额信贷行业,小额信贷公司的相继出现和小额信贷范围的扩展为帮助农牧民致富和扶持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的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文章回顾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小额信贷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小额信贷公司在资金筹集和风险控制方面的具体规定及方法,以及其中存在的风险,提出小额信贷公司在规避风险方面的对策措施。最后,针对小额信贷公司的特点提出了一些促进小额信贷长足发展的建议,以帮助小额信贷能够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小额信贷;小额信贷公司;资金筹集;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11.35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11-76-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农村经济、个体工商户和中小型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在发展中它们面临的共同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由于自身条件有限,难以达到银行发放贷款的要求,以至于在资金方面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小额信贷这种专门针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以及微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信贷方式填补了这一空缺。小额贷款公司以其门槛低、放贷快等特点赢得了广大农牧民、个体工商户和中小型企业的普遍欢迎和信赖。目前,小额信贷已被国际社会广泛视为金融领域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其在缓解各国贫困、解决农户和低收入人口贷款难、促进微型企业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国内外小额信贷的发展
早在中世纪,一些国家就有以官办的典当行的形式应对来自社会上的高利贷。随着经济发展向全球扩张,小额信贷也从欧洲扩散开来,先后到达北美、拉丁美洲和亚洲各国。在20世纪70年代,诞生了现代小额信贷。上世纪70年代孟加拉的尤努斯教授进行小额信贷的尝试,并发展成现在的“乡村银行”。1995年6月,世界银行成立,推动世界小额信贷运动进入了一个新时期。1997年世界小额信贷会议第一次在华盛顿召开,2005年被联合国确定为国际小额信贷年。2006年尤努斯教授获诺贝尔和平奖。小额信贷这一金融创新成为金融领域的时尚。
我国的小额信贷起步较晚,但是在借鉴国外小额贷款机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和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国最初的小额信贷组织被称之为“草根金融”,处于合法和非合法的微妙状态。为了使这些民间资金变为民间资本,让民间资金“上得了台面,见得了光”,200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山西、四川、贵州、陕西和内蒙古这5个省(自治区)成立7家民间商业性的小额贷款组织进行试点。小额贷款行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为了规范小额贷款业,保证经济稳定,2008年5月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用来指导全国小额贷款公司的运行和发展。
二、小额信贷公司资金筹集及其风险
(一)小额信贷公司资金来源
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为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以及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法律、法规规定:小额贷款公司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融入资金的利率、期限由小额贷款公司与相应银行业金融机构自主协商确定,利率以同期“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为基准加点确定。
(二)小额信贷公司筹资风险
根据2006年12月20日,银监会发布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只贷不存”,这种限制成为小额贷款公司在发展中遇到的最大的瓶颈之一。正如尤努斯教授所说“小额贷款公司必须既存又贷,否则等于砍断他一条腿”。“靠一条腿走路”使小额贷款公司随时面临着“摔倒”的风险,也就是公司随时都有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而且从银行融入资金也面临成本高、风险大的情况,因此小额贷款公司在竞争中处于弱势。
三、小额信贷公司信贷过程及其风险
(一)小额贷款公司信贷过程
信贷是小额贷款公司日常经营中的重中之重,在发放贷款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下程序:
第一阶段为客户提出贷款申请。在这一阶段,客户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向小额贷款公司提出贷款申请,并且向小额贷款公司提供自己的基本资料,已备审核。
第二阶段为小额贷款调查阶段。小额贷款公司的客户经理在接到客户申请后需要对客户进行实际调查。作为申请小额贷款的客户一般不具备向银行贷款的资格,所以在客户经理的实际调查过程应针对客户的特点展开。重点关注客户的人品、产品、押品、水表和电表等可以实际反映客户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数据,通过对以上几方面的了解,客户经理可以自己为客户编制真正符合客户实际情况的财务报表,以此反映客户的真实经济状况,而不是传统的迷信客户的财务报表。
第三阶段为贷款审核阶段。客户经理通过对客户的调查了解,甄选出符合贷款条件的客户。但是最终是否可以为客户提供贷款以及提供多大金额的贷款还要经过专门的批准,一般在小额贷款公司中会设立贷审会,以审核贷款的发放,贷审会听取客户经理的介绍和意见后商议最终贷款决定。
第四阶段为贷款的发放。通过贷审会的审批之后,客户要与小额贷款公司签订一系列的合同和条约,如借款合同、抵押合同、担保合同等,已明确双方的法律责任,之后小额贷款公司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开户银行为客户发放贷款了。
第五阶段为贷后管理。贷款发放并不是信贷业务的最后一步,在发放之后还需要进行贷后管理。客户经理通过与客户保持密切的联系,了解客户的生产经营情况,督促其按时还款,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贷款逾期情况,而且在接触的过程中与客户保持良好的关系,有利于业务的再次开展。
第六阶段为资金回笼。通过客户经理的贷后管理,监督客户及时将贷款还回,保持小额贷款公司资金链的顺畅。
(二)小额贷款公司信贷过程中的风险
小额贷款公司运作过程中的风险主要集中于信贷过程,严把信贷关,从源头上控制信贷风险是保持小额贷款公司健康持续发展的根基。具体说来,其风险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首先,信贷风险来自客户。客户由于缺乏诚信,向小额贷款公司提供虚假的个人信息,借以骗取贷款。这种情况下如果客户经理在前期没有发现问题,在贷款的后期也很难收回贷款,造成公司资金的流失。
其次,信贷风险来自客户经理。客户经理由于个人能力或经验不足,在贷款调查阶段没能及时发现客户存在的问题,进一步选择错误的、不符合贷款条件的客户并为其提供贷款。更有甚者是客户经理的不遵守职业道德的要求,忽视公司利益,收取客户的贿赂或回扣,中饱私囊,将不符合贷款条件的客户通过修改各种资料使其符合条件,与客户一起欺骗公司。
再次,信贷风险来自贷审会。由于贷审会成员的能力和经验有限,或者是贷审会成员受到物质诱惑、来自私人关系等方面的压力等为不符合条件的客户提供贷款。另外,贷审会不直接接触客户,对客户的信息了解的不够全面、详细也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最后,在贷后管理中也会存在信贷风险。放贷不是小额贷款公司的最终目的,小额贷款公司要想持续发展,必须及时回笼贷款,贷后管理就是小额贷款公司回笼贷款的重要步骤,但是在实际当中客户经理往往轻视这样环节的重要性,不能及时监督客户用款情况和还款情况,导致贷款回笼效率较低,形成坏呆账。
四、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控制
尽管小额贷款公司凭借其灵活的运行机制和方便快捷的信贷程序在信贷市场上取得了一席之地,但是要保证在商业运作上的可持续性,首先必须控制信贷风险,降低坏呆账比例。鉴于小额贷款公司“只贷不存”的特点,一般情况下其规模相对较小,如何在相对较小的贷款规模下保持公司的持续经营,良好的风险控制体制是其发展中重点需要关注的领域。在风险控制中,小额贷款公司的营销部门和风险控制部门必须相互配合,建立防火墙制度,加强贷款管理工作,加强贷款风险监测,对贷款质量问题及时反馈,对贷款及时提取足够的坏账准备,稳健经营。小额贷款公司目前的风险控制方法主要有:
第一,交叉检验。交叉检验是微小企业贷款中最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信贷员对于客户提供的信息要通过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和多个侧面进行验证。交叉检验的分析方法改变了以往贷款调查中只采集客户提供信息的局面,开辟了“多方面采集信息,多角度验证信息”的立体化信息的格局,广泛的交叉检验是确保做好分析的重要手段。
第二,实行等额还款方式。传统的贷款还款方式是到期还本多次付息或者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而针对小额贷款中贷款客户的经济实力较弱、风险较大等特点必须坚持每月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不仅可以监督客户的经营情况,防控风险,而且可以减少客户在贷款到期时一次性还本付息的压力,这样的做法也可以帮助客户做好财务筹划,限制客户不必要的资金浪费。
第三,贷审分离。所谓贷审分离制度是指贷款的调查和最终做出放款的决定由不同的人或组织做出,现实中往往是客户经理对客户进行调查,获取客户的基本资料,而由专门成立的贷审会负责做出最后的审核,以决定是否为客户提供贷款及贷款数额的多少。将职责和权力相分离达到更好的相互监督的作用。
第四,贷后管理。基于微小企业信贷风险高的特点,严密的贷后监测制度可以被看作小额贷款公司控制风险的有效手段。持续的跟踪可以用来检验客户是否遵守贷款协议,以及是否按照贷款合同规定的用途来使用资金,帮助信贷员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此外通过监控使小额贷款公司和客户建立一种亲密的关系,贷款公司和客户越了解,关系越好,信息沟通也就越容易,会使客户忠于贷款公司,不仅有利于有效地收回贷款,而且对于老客户有效地维护可以达到稳定业务的目的。
第五,对客户的首笔业务慎重进行。对客户的首笔业务要进行慎重的选择和仔细的调查,以获取客户全面的、真实的信息,对于客户的自身条件做出准确的评价。对于首次接受贷款的客户一般提供额度较小的贷款,如果客户在本次贷款中还款情况良好,在以后的贷款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大放贷额度。在业内甚至会出现“贷熟不贷生”的现象,也就是对于首次贷款客户及条件符合也要严格的把控,而对于老客户可以适当降低要求,加大贷款额度。
第六,诉讼。诉讼不是化解小额贷款公司对于微小企业信贷风险的主要途径,而且出于成本控制角度,在出现客户逾期不还的情况下小额贷款公司一般也不会采取诉讼这种手段,但是当出现客户恶意不还或者是长时间逾期无法收回的贷款项目,诉讼也是小额贷款公司选择追偿债务的一种方式。
综上所述,小额贷款公司在迅速的发展中面临着自身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和风险,为了促进小额贷款公司的长远发展,政府、小额贷款公司自身和社会利益相关者等多个方面努力在克服这些局限的同时规避风险,保证小额贷款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能够更加有效的为广大农牧民和个体工商户以及中小企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树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 [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 钟灿辉、陈武.银行信贷实物与管理[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3] 李镇西、金岩、赵坚.微小企业贷款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5] 朱乾宇.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影响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关键词:小额信贷;小额信贷公司;资金筹集;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11.35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11-76-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农村经济、个体工商户和中小型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在发展中它们面临的共同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由于自身条件有限,难以达到银行发放贷款的要求,以至于在资金方面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小额信贷这种专门针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以及微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信贷方式填补了这一空缺。小额贷款公司以其门槛低、放贷快等特点赢得了广大农牧民、个体工商户和中小型企业的普遍欢迎和信赖。目前,小额信贷已被国际社会广泛视为金融领域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其在缓解各国贫困、解决农户和低收入人口贷款难、促进微型企业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国内外小额信贷的发展
早在中世纪,一些国家就有以官办的典当行的形式应对来自社会上的高利贷。随着经济发展向全球扩张,小额信贷也从欧洲扩散开来,先后到达北美、拉丁美洲和亚洲各国。在20世纪70年代,诞生了现代小额信贷。上世纪70年代孟加拉的尤努斯教授进行小额信贷的尝试,并发展成现在的“乡村银行”。1995年6月,世界银行成立,推动世界小额信贷运动进入了一个新时期。1997年世界小额信贷会议第一次在华盛顿召开,2005年被联合国确定为国际小额信贷年。2006年尤努斯教授获诺贝尔和平奖。小额信贷这一金融创新成为金融领域的时尚。
我国的小额信贷起步较晚,但是在借鉴国外小额贷款机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和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国最初的小额信贷组织被称之为“草根金融”,处于合法和非合法的微妙状态。为了使这些民间资金变为民间资本,让民间资金“上得了台面,见得了光”,200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山西、四川、贵州、陕西和内蒙古这5个省(自治区)成立7家民间商业性的小额贷款组织进行试点。小额贷款行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为了规范小额贷款业,保证经济稳定,2008年5月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用来指导全国小额贷款公司的运行和发展。
二、小额信贷公司资金筹集及其风险
(一)小额信贷公司资金来源
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为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以及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法律、法规规定:小额贷款公司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融入资金的利率、期限由小额贷款公司与相应银行业金融机构自主协商确定,利率以同期“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为基准加点确定。
(二)小额信贷公司筹资风险
根据2006年12月20日,银监会发布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只贷不存”,这种限制成为小额贷款公司在发展中遇到的最大的瓶颈之一。正如尤努斯教授所说“小额贷款公司必须既存又贷,否则等于砍断他一条腿”。“靠一条腿走路”使小额贷款公司随时面临着“摔倒”的风险,也就是公司随时都有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而且从银行融入资金也面临成本高、风险大的情况,因此小额贷款公司在竞争中处于弱势。
三、小额信贷公司信贷过程及其风险
(一)小额贷款公司信贷过程
信贷是小额贷款公司日常经营中的重中之重,在发放贷款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下程序:
第一阶段为客户提出贷款申请。在这一阶段,客户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向小额贷款公司提出贷款申请,并且向小额贷款公司提供自己的基本资料,已备审核。
第二阶段为小额贷款调查阶段。小额贷款公司的客户经理在接到客户申请后需要对客户进行实际调查。作为申请小额贷款的客户一般不具备向银行贷款的资格,所以在客户经理的实际调查过程应针对客户的特点展开。重点关注客户的人品、产品、押品、水表和电表等可以实际反映客户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数据,通过对以上几方面的了解,客户经理可以自己为客户编制真正符合客户实际情况的财务报表,以此反映客户的真实经济状况,而不是传统的迷信客户的财务报表。
第三阶段为贷款审核阶段。客户经理通过对客户的调查了解,甄选出符合贷款条件的客户。但是最终是否可以为客户提供贷款以及提供多大金额的贷款还要经过专门的批准,一般在小额贷款公司中会设立贷审会,以审核贷款的发放,贷审会听取客户经理的介绍和意见后商议最终贷款决定。
第四阶段为贷款的发放。通过贷审会的审批之后,客户要与小额贷款公司签订一系列的合同和条约,如借款合同、抵押合同、担保合同等,已明确双方的法律责任,之后小额贷款公司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开户银行为客户发放贷款了。
第五阶段为贷后管理。贷款发放并不是信贷业务的最后一步,在发放之后还需要进行贷后管理。客户经理通过与客户保持密切的联系,了解客户的生产经营情况,督促其按时还款,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贷款逾期情况,而且在接触的过程中与客户保持良好的关系,有利于业务的再次开展。
第六阶段为资金回笼。通过客户经理的贷后管理,监督客户及时将贷款还回,保持小额贷款公司资金链的顺畅。
(二)小额贷款公司信贷过程中的风险
小额贷款公司运作过程中的风险主要集中于信贷过程,严把信贷关,从源头上控制信贷风险是保持小额贷款公司健康持续发展的根基。具体说来,其风险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首先,信贷风险来自客户。客户由于缺乏诚信,向小额贷款公司提供虚假的个人信息,借以骗取贷款。这种情况下如果客户经理在前期没有发现问题,在贷款的后期也很难收回贷款,造成公司资金的流失。
其次,信贷风险来自客户经理。客户经理由于个人能力或经验不足,在贷款调查阶段没能及时发现客户存在的问题,进一步选择错误的、不符合贷款条件的客户并为其提供贷款。更有甚者是客户经理的不遵守职业道德的要求,忽视公司利益,收取客户的贿赂或回扣,中饱私囊,将不符合贷款条件的客户通过修改各种资料使其符合条件,与客户一起欺骗公司。
再次,信贷风险来自贷审会。由于贷审会成员的能力和经验有限,或者是贷审会成员受到物质诱惑、来自私人关系等方面的压力等为不符合条件的客户提供贷款。另外,贷审会不直接接触客户,对客户的信息了解的不够全面、详细也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最后,在贷后管理中也会存在信贷风险。放贷不是小额贷款公司的最终目的,小额贷款公司要想持续发展,必须及时回笼贷款,贷后管理就是小额贷款公司回笼贷款的重要步骤,但是在实际当中客户经理往往轻视这样环节的重要性,不能及时监督客户用款情况和还款情况,导致贷款回笼效率较低,形成坏呆账。
四、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控制
尽管小额贷款公司凭借其灵活的运行机制和方便快捷的信贷程序在信贷市场上取得了一席之地,但是要保证在商业运作上的可持续性,首先必须控制信贷风险,降低坏呆账比例。鉴于小额贷款公司“只贷不存”的特点,一般情况下其规模相对较小,如何在相对较小的贷款规模下保持公司的持续经营,良好的风险控制体制是其发展中重点需要关注的领域。在风险控制中,小额贷款公司的营销部门和风险控制部门必须相互配合,建立防火墙制度,加强贷款管理工作,加强贷款风险监测,对贷款质量问题及时反馈,对贷款及时提取足够的坏账准备,稳健经营。小额贷款公司目前的风险控制方法主要有:
第一,交叉检验。交叉检验是微小企业贷款中最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信贷员对于客户提供的信息要通过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和多个侧面进行验证。交叉检验的分析方法改变了以往贷款调查中只采集客户提供信息的局面,开辟了“多方面采集信息,多角度验证信息”的立体化信息的格局,广泛的交叉检验是确保做好分析的重要手段。
第二,实行等额还款方式。传统的贷款还款方式是到期还本多次付息或者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而针对小额贷款中贷款客户的经济实力较弱、风险较大等特点必须坚持每月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不仅可以监督客户的经营情况,防控风险,而且可以减少客户在贷款到期时一次性还本付息的压力,这样的做法也可以帮助客户做好财务筹划,限制客户不必要的资金浪费。
第三,贷审分离。所谓贷审分离制度是指贷款的调查和最终做出放款的决定由不同的人或组织做出,现实中往往是客户经理对客户进行调查,获取客户的基本资料,而由专门成立的贷审会负责做出最后的审核,以决定是否为客户提供贷款及贷款数额的多少。将职责和权力相分离达到更好的相互监督的作用。
第四,贷后管理。基于微小企业信贷风险高的特点,严密的贷后监测制度可以被看作小额贷款公司控制风险的有效手段。持续的跟踪可以用来检验客户是否遵守贷款协议,以及是否按照贷款合同规定的用途来使用资金,帮助信贷员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此外通过监控使小额贷款公司和客户建立一种亲密的关系,贷款公司和客户越了解,关系越好,信息沟通也就越容易,会使客户忠于贷款公司,不仅有利于有效地收回贷款,而且对于老客户有效地维护可以达到稳定业务的目的。
第五,对客户的首笔业务慎重进行。对客户的首笔业务要进行慎重的选择和仔细的调查,以获取客户全面的、真实的信息,对于客户的自身条件做出准确的评价。对于首次接受贷款的客户一般提供额度较小的贷款,如果客户在本次贷款中还款情况良好,在以后的贷款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大放贷额度。在业内甚至会出现“贷熟不贷生”的现象,也就是对于首次贷款客户及条件符合也要严格的把控,而对于老客户可以适当降低要求,加大贷款额度。
第六,诉讼。诉讼不是化解小额贷款公司对于微小企业信贷风险的主要途径,而且出于成本控制角度,在出现客户逾期不还的情况下小额贷款公司一般也不会采取诉讼这种手段,但是当出现客户恶意不还或者是长时间逾期无法收回的贷款项目,诉讼也是小额贷款公司选择追偿债务的一种方式。
综上所述,小额贷款公司在迅速的发展中面临着自身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和风险,为了促进小额贷款公司的长远发展,政府、小额贷款公司自身和社会利益相关者等多个方面努力在克服这些局限的同时规避风险,保证小额贷款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能够更加有效的为广大农牧民和个体工商户以及中小企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树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 [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 钟灿辉、陈武.银行信贷实物与管理[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3] 李镇西、金岩、赵坚.微小企业贷款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5] 朱乾宇.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影响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