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沸石工艺处理水中硝基苯的机理探讨

来源 :环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ei4833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察了臭氧在H型沸石上吸附与分解情况,发现臭氧在H型沸石上发生了吸附与分解,并且吸附过程与脱附过程是不可逆的,其脱附速率很快.在吸附分解平衡后,臭氧在H型沸石上的吸附分解量与进水臭氧浓度成正比.而在1×10-3mol/LNa^+存在条件下,被Na+交换的H型沸石基本不吸附分解臭氧.考察不同阳离子和不同型号沸石对臭氧/沸石工艺去除硝基苯的影响,发现Ca2+的影响最大,另外Na型沸石和NH4型沸石在降解硝基苯的过程中,硝基苯的去除效率逐渐提高,并且Na型沸石中的Na+发生溶出,表明盐析效应影响臭氧扩
其他文献
以多泥沙河流黄河为例,采用微宇宙实验模拟研究自然水体中有机氮的转化过程和添加人工富集的黄河优势菌种条件下的有机氮转化过程.结果表明,自然水体条件下颗粒物对有机氮的
应用先进的大气采样罐、大气样品预浓缩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器,采取长期观测和加强观测方法详细地研究了珠江三角洲大气环境中MTBE的污染浓度水平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
以湖北省咸宁地区分布的红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法对4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水稻-油菜轮作田,旱地,林地,果园)土壤CO2的排放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子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4种利用方
CO是城市大气中一种重要的污染物,在城市和区域的光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用装配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的HP5890II气相色谱(GC)方法,以每10min的采样频率,在北京中科院大气物理
通过改进的压力毛细管法,研究了6株蓝藻伪空胞的临界破裂压力,并研究了过滤(真空度为0.02MPa)和离心(离心力低于500r/min)2种细胞浓缩方法对细胞内伪空胞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
抗甲状腺药物(ATD)的副反应表现多样,ATD所致多关节损伤是少见且严重的副反应,包括ATD所致关节炎综合征(antithyroid arthritis syndrome)、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小血管炎
为提高人工湿地对氨氮的去除能力,在本实验中将传统波形潜流人工湿地进行改造,于第2个波形区间内安装曝气管,改善湿地内氧气分布状况,提高湿地的硝化效果,并与传统波形潜流人工湿
铁限制不但会影响浮游植物的种群密度,而且会影响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为了探讨有机配体和铁的作用对湖泊中浮游植物的种群竞争,采用批量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EDTA及Fe浓度下
利用自动测汞仪和动力学通量箱技术,对武汉市某生活垃圾填埋场封闭的扩建部分向大气释放汞的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封闭式垃圾填埋场释放汞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地表,而排气筒的释
以校园河流底泥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预处理(底泥曝气、水曝气)对底泥中潜在活性磷的形成及释放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底泥曝气对上覆水中的磷向底泥迁移的促进作用明显优于水曝气.底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