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sses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 观察3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对减轻病人的痛苦和促进康复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 全髋关节;深静脉血栓;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818-01
  髋关节置换术是近年来对股骨头坏死、老年股骨颈骨折等髋关节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法。而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为最常见的并发症,据统计,深静脉血栓发病率高达37%-69%[1],随着人工关节置换数量的增加,对该并发症的预防不容忽视。因此,DVT的预防护理对减轻病人的痛苦和促进康复是非常重要的。我科对人工全髋置换术病人采取早期功能锻炼指导与协助医生预防抗凝治疗相结合的护理干预对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发病率降低了16.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60-80岁。其中双髋12例,单髋20例,既往均无脑血管病史。
  1.2 方法
  1.2.1 术前护理
  1.2.1.1 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介绍疾病的发展过程,让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以消除恐惧和焦虑的心理。
  1.2.1.2 对患者的全身情况,凝血功能进行评估后,针对性的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讲解术后易发生DVT的原因、症状及后果,预防术后DVT的发生。
  1.2.1.3 指导床上生活及功能锻炼,如踝关节背屈、绷紧腿部肌肉,10s后放松、再绷紧-放松,以此循环。
  1.2.2 术后护理
  1.2.2.1 保持合理的体位 术后抬高下肢20o-30o,在患侧肢体外下方垫适当厚度软垫,使髋、膝关节稍屈曲,以利静脉回流,减轻患肢肿胀。
  1.2.2.2 保持引流管通畅 若引流管不畅易导致局部血肿,从而使血肿下血管受压,血流缓慢。因此必须定时挤压引流管,预防其受压扭曲及堵塞。
  1.2.2.3 鼓励早期功能锻炼 腿部肌肉,尤其是比目鱼肌和腓肠肌存在静脉窦,这些静脉内的血液几乎只有依靠肌肉泵的作用才能向心回流,仰卧时更为突出[2]。手术当天,麻醉反应消失后,指导患者做踝关节主动收缩。术后1天鼓励病人做踝关节及股四头肌主动运动。术后3天配合下肢功能锻炼器(CPM)进行患肢被动功能锻炼,从30o开始,每天5o逐渐增大幅度,但不超过90o,持续1-2周[3]。术后第2-3周,除以上功能训练外,加强屈髋外展、外旋运动,训练方法一定要正确,防止关节脱位。术后4周-3个月,应进行日常生活功能训练,教会病人如厕、穿脱鞋袜、坐车、上下楼梯的方法,同时叮嘱患者定期复查。
  1.2.2.4 机械性措施 采用间歇充气小腿压力泵在术后早期预防DVT有重要作用。其机制主要是通过可充气的气囊间歇性充气,使下肢和足底静脉受压,从而增加静脉回流,减少血液瘀滞。
  1.2.2.5 预防性抗凝治疗的护理 术后采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方法预防DVT。由于人工关节置换术创伤大,术后使用抗凝药物而不用止血药,增加了术后出血的可能,因此,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伤口渗血及引流情况,及时遵照医嘱进行血常规3及凝血的测定。
  2 讨 论
  全髋关节置换是近年来对股骨头坏死、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头下型)等髋关节疾病的最佳手段,其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高,深静脉血栓可继发致命的肺栓塞和远期深静脉功能不全,而肺栓塞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因此,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已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阴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4]。DVT形成的三大因素是血液滞缓、高凝状态和静脉瓣膜损伤[5],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长期卧床、下肢活动受限,使下肢血液处于相对滞缓状态。有研究表明,DVT的形成多发生在术后早期[6],约50%的DVT开成发生在术后第1天,30%发生在术后第2天,甚至手术过程中血栓已经开始形成,而早期主动开始功能锻炼可增加肌肉活动,加快下肢静脉血流速度,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减轻静脉血液瘀滞,从而达到预防DVT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贺红梅.术后并发静脉栓塞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护理研究,2003,17(2A):158-159.
  [2] 陈艳丽,崔文璐,辛兰,等.人工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10):37.
  [3] 张瑞芳,许红璐,周雪梅.等.高龄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2):28-29.
  [4] 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54.
  [5] 刘霞,张朝辉.对THA患者术后早期行走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18-19.
  [6] 张燕,陈睿,许燕杏,等.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1):29.
其他文献
【关键词】诺和锐30;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R5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706-01  1临床资料  选择在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40例,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且无急性并发症,经口服药物或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随机分为诺和锐30组和诺和灵组。诺和锐30组124例,男68例,女56例,年龄60±4岁,病程6.3±2.8年,B
期刊
【摘要】 地震等突发事件的院前急救护理对挽救人们生命健康有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突发事件院前急救的护理流程,以及院前护理的最新进展,对如何提高当前我国的院前急救护理水平提出建议,明确迅速启动应急机制、明确有序的急救护理程序是提高救治质量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地震急救;院前急救;护理救治;护理进展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817-01  地震等灾害造成了大量需要紧急救
期刊
目的 分析乳腺实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选自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0例乳腺实性乳头状癌患者,对临床表现、免疫组化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临床病理特征
目的 探讨椎管内麻醉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者进行研究,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712—02  临床上常有一些患儿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来就诊,其实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病,病因复杂,其临床特点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病程较长,影响儿童生长发育,且缺乏特殊的治疗方法,是当前儿科临床上倍受儿科医护工作者重点要解决的难题。我们在临床中查找常见病因,针对这些进行预防,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非常
期刊
期刊
阿司匹林是非甾体抗炎药,除具有抗炎,镇痛、解热等作用外,亦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及结直肠癌的预防中应用日趋广泛.但此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多,尤以胃肠道损害较为突出.2005年6
姚新苗是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姚教授从事骨伤及康复的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
目的 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过程中实施紧急气管插管分析其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 我院以随机的形式选取150例患者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均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例选取时间
【摘 要】目的:探讨某地区某事业单位职工体检检验项目,对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血糖(GLU)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并查找病因。方法:对2011年某地区某事业单位职工定期健康体检661例,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血糖(GLU),统计结果,对异常结果进行复查,并进一步做相应检查,结合临床医生诊断,分析病因。结果:40岁以上男、女职工的总胆固醇(TC)均值已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