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校区办学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析

来源 :吉林画报·新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wwwbushi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1-0030-1.5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行,高校多校区办学现象普遍增多。高校多校区办学是指一个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高校在两个以上不相连的校区同时办学。高校多校区办学是中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阶段的表现。多校区办学不仅拓展了教育空间,弥补了教育资源不足,而且提升了高校的竞争力。但对我国传统封闭式大学理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探索多校区办学下高校新的管理和发展方式。本文主要是探讨多校区办学下的学生管理工作。
  一、高校多校区办学形成的背景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高等教育改革逐步打破原先高校单一的隶属关系,学校间进行了大规模的合并或扩张,形成了一些由多个校区组成的新大学。现在的多校区高校是相对于原来的单校区高校而言。我国多校区高校形成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具有独立法人办学实体的大学由于自身办学过程中规模发展或者是功能拓展的需要在本校区以外建立分校、教学点或者是校外校区;二是多所大学之间由于资源、办学条件、国家政策需要等而进行的合并,合并后的学校可以有几个校区,但各校区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不具有法人资格。
  二、多校区办学下高校的管理形式和特点
  目前,我国多校区办学在管理上可分为三种形式:一是在学校统一管理下,各校区作为学校部分学院或部门所在地,管理机构和日常管理由学校统一安排的条式管理形式。其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管理上权力集中,避免了多头领导,但易造成人员配置不合理、管理失衡,无法满足学生管理工作需要等特点。二是在学校的统一管理和协调下,各校区作为一个或多个院(系)独立存在的块式管理形式。其特点在于各校区组织机构完善,可做到细致的学生管理,但也存在机构重复、权力分散、政令不统一等不足。三是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各校区作为部分年级学生所在地,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依照学校统一部署进行管理的条块结合管理形式。
  三、多校区办学下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效率低下。在多校区办学下,各校区都有自己相对独立运转的管理机构,但是各校区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学生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区别,因此会造成机构重复或缺失。在管理体制上往往采取单一的条块结合的方式,学生的管理直接在学生处(学工部)的领导下由各院系配合来开展。单一的条式管理或块状管理,由于体制的限制,使原来只管单校区的学生管理人员现在要兼顾几个校区,学生人数增多,校区分散,学生管理难度加大。总之,各校区职能权限的相对独立又相互交叉使得多校区学生管理工作更加复杂,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
  学生管理队伍不健全。在多校区的背景下,各校区对整个管理队伍进行重新配置,在调配人员的同时也会增加部分管理人员。而往往会把新入职的学生管理人员分配到新校区,他们管理经验不是很丰富,管理工作往往停留在表面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上,达不到应有的管理水平和效果。同时由于学生管理在多校区下进行,工作负荷与工作复杂性增加,愿意当专职辅导员的越来越少,学生管理队伍相对缩小,使学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日常管理、文体活动开展等方面出现缺位。同时部分校区学生干部由于缺少必要的培训和历练,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辅助作用,在配合辅导员老师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方面没有体现出应有的效果。
  统一的大学校园文化和精神缺失。现在很多大学一般都是在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文气息比较淡薄的大学城建立新校区,新校区由于办学时间短,没有历史积累和沉淀,缺乏校园文化底蕴。各校区也会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生管理等方面存在不同或不足,有的校区要么只有低年级学生,要么只有部分专业院系,造成不同校区之间和不同专业年级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各校区文化活动设施也不均衡,有的校区还需要逐步完善配套设施。总之,不同的校区经过积淀而形成的校园文化精神不会随着校区的合并统一而自然而然的融合,在整合和融合的过程中总会产生碰撞和摩擦,可能会导致统一的大学校园文化和精神缺失。
  学生管理资源相对不足,成本增加。大部分学校在建立或成立分校区后,往往造成资金短缺或各校区之间资源的不均衡。对具体管理工作的各校区来说,由于学校的合并、扩张,校区的增加使得学生人数增多,不同专业或年级可能分布在不同校区,这些都加大了各校区的学生日常管理和活动经费支出。同时很多学校部分体育场馆设施、图书、音像资料等资源在不同校区的配置不是很均等,资源相对不足。各校区空间上的距离,为师生员工造成一定的不便,浪费了部分时间和精力,同时也增加了各校区间的通信联络成本。
  四、多校区办学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探索
  理顺校区关系,优化组织结构,建立高效的学生管理工作机制。在多校区办学形式下,各校区间存在办学条件不同、区域特点不同、物质资源不均衡等问题,因此首先要理顺各校区、各院系、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其次,根据各校区的特点建立适合自身的学生管理机构。另外各校区之间由于地理位置分散,学生管理内容、方法、手段等也会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必须在统一的管理思想下以提高管理效率为目标,建立符合各校区实际的学生管理运行机制。根据学生管理部门功能和职责的不同,结合校区特点和优势,采取不同的条块结合运作适度的管理模式,并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完善、修正,使学生管理工作更能适应多样和复杂的环境,提高管理效率。
  培植多元校园文化,促进思想融合,形成统一大学精神。多校区形成后,由于各校区校园文化各具特色,相对独立,影响了统一的大学校园文化的培育和形成。因此学校要以新合并院校或新建立校区为契机,整合各校区资源,吸取各校区精华,打造富于时代特点的先进校园文化,提炼与时俱进的大学精神,凝练新的传统和特色并举的大学思想,促进学校思想和文化的真正融合。也就是要在原有校区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兼容并蓄,通过学生管理人员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报告会、论坛、讲座、竞赛等文体活动和人文活动。同时增加文体活动设施,把各校区的优秀文化有机结合,并根据现代高校的要求建立起新的校园文化发展模式。最终打造出新型的符合各校区文化特点和优势的优质校园文化,促进思想的融合,形成统一的具有时代特点的大学精神。
  健全学生管理队伍,加强素质培养,提高管理水平。高校要结合多校区实际,配合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首先,招聘和培育一批专门从事学生管理的专职队伍,并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和交流。鼓励教学和教辅人员参与到学生管理中来,同时从编制、培训、职称待遇等方面入手,关心学生管理人员,提高他们的待遇,切实解决学生管理人员的实际问题,并让他们把学生管理工作作为自己一直追求和立志从事并为之奉献的事业。各校区还要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尝试让学生干部参与到管理中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提高学生管理水平。
  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合理配置资源,降低办学成本。各校区应根据实际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力度,合理安排财政预算,尽快完善各校区的基础设施和教育管理设施。各校区之间要合理配置实验室、体育场地、管理人员等学生管理硬件和软件设施,安排专项资金,统筹协调,并形成快速合理的流动,做到资源互补。同时结合多校区位置分散的实际,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在各校区之间建立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通信系统,使管理信息得到及时传递、收集和处理,节省人力资源和成本,减少地域因素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多校区办学的管理效率。总之,为实现多校区学生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学校应在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的同时合理均衡各校区资源,做到统管、统配和宏观协调,使各校区资源做到最优配置,降低管理成本。
  
  【参考文献】
  [1]潘兴明.高校多校区办学模式下学生教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柳州师专学报,2007(3).
  [2]吕雪峰.我国多校区大学学生管理工作问题研究[J].职教时空,2007(5).
  [3]宋旭超.多校区大学学生管理问题及思考[J].科教文汇,2008(8).
  [4]黄志荣,王希才.基于多校区办学的高校学生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8(5).
  【作者简介】衣传波: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刑法修正案》(八)规定了对判处管制、缓刑以及假释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但是没有明确这些制度属于社区矫正的具体措施,更没有对社区矫正的基本问题做出系统规定。 在实践中社区矫正主要依据一些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规章等这些规范性法律文件,自身的位阶太低,并且与立法的基本精神相冲突,导致了社区矫正的法律依据不足,不利于社区矫正进一步健康有序发展。社区矫正写入《刑法修正案》(八)在一定程度上使社区矫正
知识产权服务业在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有关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基本理论出发,基于统计数据,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江西知识产权服务业
老年性阴道炎是一种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的阴道炎症.女性绝经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缓慢而持续下降,使阴道上皮内糖原含量减少,PH值上升;雌激素水平的降低还会
期刊
土样的采集运输和保管  公路土工试验中土样的采集运输和保管及相关的试验中应注意的事项对试验数据有较大的直接影响,土样的采集运输和保管是完成土工试验极其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对特殊土的采集和运输应特别注意,如对原状冻土在采集和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原土样温度和土样的结构以及含水率不变等.如果送到试验室的 土样不符合要求,没有代表性,那么,任何精密的仪器和审慎的操作都将毫无意义.故根据公路工程专业的特点和不同的
世间原本是没有时间的,时间就是一种记忆。我们刚出生的时候并没有记忆,不知道世界上有着白天与黑夜。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有了记忆。白天玩耍,晚上睡觉,白天有太阳的照
[摘要]自行车集休闲、娱乐、健身、刺激为一体,对于求新、求奇的当代中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它具健身、益智、审美、娱乐和独特的观赏性,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风度品位、气质和优势。将自行车列入中学体育教学课程有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自行车;中学;体育课程    自行车集娱乐、休闲、健身为一体的运动,它能弘扬个性,展示自我,深受我国中学生喜爱。将自行车列入中学体育教学内容,符合学校体育教学摆脱以竞技项目为
摘要:诸育并行,德育为先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将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日益成为广大教育者关注的焦点,作为语文教学的实践者,笔者试从分析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入手,以目前技校学生的思想品德现状为切入点,重点对语文教学实践中渗透德育的方法进行剖析,以期达到提高技工学校学生品德素质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德育 渗透 “大语文观” 素质     诸育并行,德育为先。现代教学理念是要
中华医学会老年分会提出了10条健康老人的标准。1.躯干无明显畸形,无明显驼背等不良体型,骨关节活动基本正常。2.无偏瘫、老年性痴呆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检查基本正
加强军工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企业党建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基础工程,也是党对军工企业各项工作实施正确领导的有力保障。当前,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关键是把党支部组织建设放
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的法制建设走向了一个新台阶。在立法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立法程序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也要重视立法内容中的公平、正义。公众参与的产生和发展是我国法治社会发展的趋势,是各种权力和权利良性互动的成果,是利益平衡的必要举措。《中华人民共国立法法》第五条规定“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有关公众参与的理论  法学视域中的公众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