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岁寿星每天清晨喝蜂蜜

来源 :祝您健康·文摘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wpc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宁海梅林街道河洪古村,地处四明山余脉,凫溪港从村中流过。穿过村子石子路的狭窄墙弄,远远地就能看见一株上了年岁的红豆杉,边上三间普通的平房里,笑声不断。
  老寿星朱土花111岁,她出生的1905年,同盟会才正式成立。111岁的老人身体敦实,温和地朝每一个来看她的人点头微笑,亲手给每个来看她的小辈挂上一条象征长寿的红线。
  就在两个月前,老人家自己拍板决定,到医院做了白内障手术,手术效果还挺不错,闲不住的老人在家装配起了小文具。
  老人一家五世同堂,全家74人。平日照顾她的大儿子何国豪,今年也已91岁。
  朱土花的孙子何时耀说:“爷爷去世早,奶奶年轻的时候,勤劳苦干撑起了这个家,村里人都叫她‘石柱’。”朱土花常说,躺著不是享福是受罪。早些年,她一双巧手,能穿针引线,制衣做鞋;一双小脚,能放牛养猪,磨粉担水。后来眼神不好了,她就干些简单的手工活。
  何时耀说,老人的饮食很普通,早年爱吃肉,后来爱吃素,但主食一直是各种粗粮。唯一有点特别的,就是20多年前,她爱上了蜂蜜,每天清晨起来一定会喝两勺。
  (凡殊/文,摘自《民族医药报》)
其他文献
妻子想让老公早回家,于是规定:晚于11点回家就锁门。第一周奏效,第二周老公又晚归,老婆按制度把门锁了,于是老公干脆不回家了。老婆郁闷,修改规定:23点前不回家,我就开着门睡觉。老公大惊,从此准时回家。  (摘自《青岛晚报》
期刊
问:因为生了女儿,公婆很不高兴,虽然住在相邻的小区,但是不帮我带孩子。我去公婆家,他们都懒得跟我说话。二孩政策放开以后,婆家人一下对我热情起来,整天说再生一个儿子。没想到上个月我因为宫外孕住院,切除了一侧输卵管。让我寒心的是,还没出院,丈夫和婆家人就在病房里骂骂咧咧,说我让他们家绝后了。我怕我父母难过,不敢跟他们说,但我真的好伤心啊。我想离婚,可女儿才两岁。我工资低,一个人养女儿是有困难的。虽然出
期刊
一位禅师即将不久于人世,弟子们坐在他的周围,等待着师父告诉他们人生和宇宙的奥秘。  禅师一直默默无语,闭着眼睛。突然他向弟子问道:“怎么才能除掉杂草?”  一個弟子说:“用铲子把杂草全部铲掉!”另一个弟子说:“可以一把火将草烧掉!”第三个弟子说:“把石灰撒在草上就能除掉杂草!”第四个弟子说:“他们的方法都不行,那样不除根的,斩草就要除根,必须把草根挖出来。”  弟子们讲完后,禅师说:“从明天起,你
期刊
胡济邦,被誉为“外交奇女”,是当时苏德战场上唯一的中国记者。  胡济邦生于浙江永康县古山镇一个务农家庭,幼年丧父,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多病的母亲艰难维系。  1923年秋,12岁的胡济邦考入永康县初级女子师范学校。1928年,胡济邦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政治经济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她积极参加学生抗日爱国运动。  1931年12月17日,胡济邦亲身经历了震动全国的“一二·一七
期刊
吉林延边州汪清县大河村(化名)是汉族、朝鲜族混居的一处村落,距中朝边境100多公里。地广人稀。村长由四强(化名)告诉记者,自1997年以来,共有10名朝鲜姑娘嫁入村庄。村民对她们大都充满同情。不过,到靠近边界的东北地区生活,往往是朝鲜姑娘的第一步。她们往往会离开,例如去往山东、河南等地。更多的,则经由蒙古或者东南亚国家,去往韩国。  近20年过去,大河村的朝鲜媳妇逐渐离开:7人去了韩国,1人不知去
期刊
新疆的阿丽米罕·色依提老人,1886年6月25日出生,如今128岁,已成为中国最长寿的人,2013年,阿丽米罕·色依提荣获两项世界纪录,被英国扛旗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长寿的人”和“世界上最长寿的女性”。她婚后虽然没有生育,却收养了一儿一女,养子养女又都各自有了家庭,祖祖孙孙加起来有56个人,六世同堂。  “顺其自然”的养生诀窍  平日里,阿丽米罕的饮食简单,有什么就吃什么,起居也十分有规律。早
期刊
9个月时间,300多个电话,这位医生用暖心话语将患者从黄梅“骗“回武汉,成功为其做完二期颅脑修补手术后,把自己从朋友圈筹集到的爱心捐款交到了患者手中……患者刘伟(化名)从2015年4月份人院以来病情特别严重,面临着成为植物人的可能。  直到去年9月,在一期手术成功后刘伟健康出院。出院前,主治钟崛特别提醒他,今年3月份一定要再回医院复诊进行颅脑修补手术。可是刘伟却一直都没有来医院。在电话里,钟崛劝其
期刊
日本一项大型研究发现,死在家里的癌症患者往往比死在医院的患者活得更长。 研究结果提前发表在美国癌症学会主办的期刊《癌症》的网站上。  大多數人表示,如果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更愿意在家养病,但是在家是否能得到和医院一样好的治疗要打上问号。日本筑波大学医学博士浜野淳和他的同事们前瞻性地研讨了2069名患者,其中1582名患者在医院接受姑息医治,487名患者则在家承受姑息治疗。  调查人员发现,即使考虑到
期刊
“晚上别吃太多,否则会生病。”  106岁的斯坦尼斯拉夫,科尔瓦斯基在接受英国《每日邮报》采访时说。一些研究表明,如果在夜间进食过于油腻的食物,身体会更倾向于把这些热量作为脂防存储起来,而不是把它作为能量来燃烧,这就会导致体重增加,埋下多种健康隐患。因此,進食的时间会对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每天都坚持锻炼是我例行的生活常规。”  101岁的艾达·柯灵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把体育锻炼作为日常
期刊
上个星期天,我和家人开车赶到南京某知名的皮肤病医院来复查。这段经历非常不开心,特意写出来,让大家看一看。  因为是周末没有专家号,我挂的是普通门诊。因为人不多,很快就排到我,医生看得也快。我说上次来南京看过一次了,医生让我过半个月复查。对方说病情还没好,再开点药吧。我说家里的药还没用完呢,她很不开心,说:“你药没用完跑过来干什么?”然后她给我开了两盒药,又给我一张缴费单。  交完费回来,我发现不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