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双侧股骨干骨折的早期临床治疗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cstarttt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双侧股骨干骨折致伤机制、损伤特点,以制订正确的早期治疗策略.方法 2009年12月-2012年6月收治双侧股骨干骨折患者25例,其中男18例,女7例;年龄17 ~40岁,平均31.2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9例,重物砸伤6例.闭合性骨折47侧,开放性骨折3侧.32侧股骨干骨折行髓内钉固定,18侧行钢板固定.记录患者ISS、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住院期间应用血液及血浆数量及患者住院时间. 结果 患者ISS(14.6±5.2)分,术前准备时间(10.1 ±3.7)d,住院治疗时间(28.9±8.4)d.入院后患者红细胞(3.0±0.4)×1012/L,血红蛋白(86.0±13.5) g/L,血浆总蛋白(47.0±10.6)g/L,血浆白蛋白(31.4±6.5) g/L,谷草转氨酶(124.1±95.1)U/L,谷丙转氨酶(114.2±107.1) U/L,肌酸激酶(1 848.7±1 044.8) U/L;与标准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23例术前输血(1444.4±726.5) ml,19例输血浆(305.6±98.3) ml.患者术中及术后输血(2005.7±1 153.1)ml. 结论 双侧股骨干骨折早期治疗以稳定生命体征为主,待病情稳定后,可同期行髓内钉或钢板固定。

其他文献
中华医学会、北京大学交通医学中心主办的第十七届全国骨与关节损伤大会暨第四届北京大学国际交通医学论坛拟于2014年9月25日—27日在北京召开。届时将邀请国内外著名创伤学、骨科学及交通医学专家学者对骨与关节损伤、严重创伤及交通伤的临床、基础及流行病学研究展开学术演讲及专题讨论。参加本次学术会议的代表通过考核,可以获得中华医学会I类学分5分。欢迎全国骨科、仓Ⅱ伤、交通伤及相关专业同道踊跃投稿,积极参会
期刊
Bennett骨折是指发生在第一掌骨基底部的腕掌关节内骨折,约占成人第一掌骨骨折的1/3,由于该类型骨折的不稳定性常需手术治疗[1-2].虽然已有众多手术方法见诸报道,但针对该骨折的治疗仍颇具挑战性[2].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2006年3月-2012年6月采用第一、二掌骨外支架联合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15例新鲜Bennett骨折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分析累及后方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影像学特征,探讨此类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 纳入2009年2月-2014年2月收治31例累及后方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其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24~72岁,平均42.5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3例,高处坠落伤9例,摔伤5例,压砸伤4例.按Schatzker分型:Ⅴ型16例,Ⅵ型15例.均为三柱骨折.根据X线片及CT表现,将患者分为后内侧骨折后方移位不明显
生长性颅骨骨折(growing skull fracture,GSF)是颅骨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常见于婴幼儿.GSF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部包块、进行性增宽的颅骨骨折及神经功能障碍等[1].临床对其重视不够而延误诊断和处理,加重患儿病情并带来较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笔者对8例患者通过积极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期刊
1 病历资料患者1,男,27岁,以“矿山雷管炸伤头部伴昏迷、鼻出血0.5h”急诊入院.患者右侧鼻腔涌出多量鲜红色血液,经鼻内窥镜下未找到破裂血管,后鼻孔填塞治疗未能有效控制,出血量达1 350 ml,血压降至85/60 mmHg(1 mmHg=0.133 kPa).患者呈深昏迷(GCS 3分),右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伤道入口位于右侧眶上,直径约2.8 cm,有眼突出,无眼球搏动和额眶部血管杂
期刊
临床上有大量的皮肤撕脱伤需要救治,但对其病理生理存在错误观念,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并未得到很好的普及,多数医师和伤者及其家属不重视后期的功能康复训练,导致一些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甚至延误治疗时机,一些肢体和器官的功能没有恢复到应该达到的理想水平.另外,合并其他器官损伤和(或)多部位的皮肤撕脱伤,因诊治学科的不同理念或缺乏统一的治疗规划,也影响治疗效果[1].笔者针对上述问题就皮肤撕脱伤治疗方
期刊
目的 探讨双能X线吸收法检测儿童上肢骨折的骨密度及其意义. 方法 选取2009年1-12月体检的8~14岁儿童864例,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试仪检测左桡骨骨密度Z值,根据Z值大小进行分组观察Z值与骨折的关系;根据年龄分组观察年龄与骨折的关系. 结果 864例患者中获得2年随访831例,失随访33例.Z值结果显示,Z值≤-2者66例,Z值>-2者765例.Z值≤-2组儿童骨折发生率为27.27%,Z
目前,临床上因高空坠落、交通伤等导致的腹部严重创伤患者越来越多,而这种突发、严重的伤情往往会导致患者强烈的心理应激、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下降,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愤怒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术后康复[1-2].因此,术后及时的心理干预尤为重要.笔者就个性化心理干预对腹部创伤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进行探讨。
期刊
腹部闭合性胰十二指肠损伤少于其他脏器,若遗漏则发生并发症,甚至死亡.自Salyer和McClelland[1]首次报告胰十二指肠切除治疗创伤以来,此术式已是挽救严重胰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生命的有效措施,然而重建胆肠和胰肠延续性的步骤复杂且困难.笔者采用简化胰十二指肠切除治愈复杂闭合性胰十二指肠损伤1例.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应用股骨头、干三维互动复位技术治疗难复位性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6月-2013年7月收治的40例难复位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研究组),术中应用股骨头、干三维互动技术进行骨折闭合复位,用3枚空心螺钉固定.术后摄股骨颈正、侧位X线片,根据Garden指数评估股骨颈骨折复位质量,根据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估患髋功能恢复情况.同时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