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似巨岩碎大涛——周恩来总理与中日关系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GTM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了上世纪60年代,在周总理直接领导下,我国在加强同日本民间交流过程中,成功地运用积累方式,从小到大、积少成多,友好交流渠道不断扩充。随着中日贸易的发展和关系的逐渐改善,从“纯民间”走向”半官半民”以及建立权威性常设机构的时机趋向成熟。
  1962年9月,日本执政的自民党资深众议员、反主流派元老松村谦三作为周总理的客人应邀访华。欢迎宴会时值中秋翌日,宾主都浸沉在佳节相逢的欢乐气氛中,周总理祝福“花好月圆,人寿年丰”的即席讲话更把热烈、友好情绪推向了高潮。周总理说,中日关系要向前发展,需要两国人民共同努力,特别需要松村先生这样的有识之士,祝愿他健康长寿并为中日友好做更大贡献,使两国关系进入“花好月圆”的新时期。松村老先生也激动地表示,希望日中关系像中秋明月一样“圆满、明亮、光辉”,愿在有生之年为打开日中关系而献身。访华期间,周总理同松村先生多次促膝长谈,就国际形势、两国关系广泛深入地交换了意见。至于继续扩大中日贸易,双方商定,根据已确认的原则和方式,由廖承志、高碕达之助具体协商落实。
  松村访华后不久,曾经担任过鸠山内阁经企厅长官,在万隆会议上同周总理、廖会长有过接触的高碕达之助先生便率领包括众多企业、厂家代表的大型代表团来华,与廖承志为首的中方代表团商谈并签订了中日长期综合贸易备忘录。新的综合贸易,又称备忘录贸易,与中日两国民间人士在困难条件下长期坚持的友好贸易同时并存,相辅相成。
  当备忘录贸易达到一亿美元规模之际,生平最爱兰花的松村先生特地要求中国派一个兰花代表团前往日本。廖会长会意,让长期负责中日事务的“日本通”孙平化、王晓云充任“兰花大使”。《易经》有“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之说,此行双方的“同心之言”就是为继续改善两国关系而推进备忘录贸易,并就互设联络处交换意见。在此基础上,松村先生在池田勇人首相的支持下于1964年4月第三次访华,随行者有备忘录贸易日方负责人古井喜实、冈崎嘉平太等。中日双方达成圆满一致意见,签署了互设贸易办事处和交换常驻记者的协议。至此备忘录贸易各自的办事机构正式问世,在中日关系史上留下了珍贵的记录,中日关系由民间走向半民半官。“民间先行”同“官方挂钩”是一个里程碑,也是渐进积累、以民促官的归结和成果。

  当机立断顺时宜

  进入上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美国遏制、封锁和敌视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对美亦步亦趋的日本佐藤内阁在对华关系上也走进了死胡同。各国要求同中国建交、同中国人民发展友好合作的呼声日益高涨。美国不得不面对现实,开始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派国务卿基辛格秘密访华。与此同时,中国方面通过各种渠道长期大量的对日友好工作效果明显,要求实现邦交正常化的浪潮席卷日本。
  1971年3月,第31届世乒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中国代表团在“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多做工作”的方针指导下同各国运动员积极接触,比赛和友好活动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特别是毛主席亲自决定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乒乓外交”震惊了全世界。副团长王晓云及我们这些外事工作人员在紧张比赛之余,见缝插针,对日本各界展开了多种多样的友好交往工作,被舆论称为刮起了一场“王旋风”、掀起了“日中热”。
  1971年8月,88岁米寿高龄的松村先生与世长辞。周总理即刻发去唁电,并亲自指派中日友协副会长王国权偕随行人员王效贤和我前往东京吊唁并参加葬礼。“葬礼外交”在日本再次刮起一股强劲的“王旋风”。
  1972年7月,在尼克松“越顶外交”和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冲击下,内外交困的佐藤内阁终于倒台,田中内阁应运而生。田中角荣首相在第一次内阁会议上就明确提出,“要以实现同中华人民共和国邦交正常化为急务”。对此,周恩来总理立即作出积极反应并发表讲话,表示欢迎。此时以孙平化为团长的中国上海芭蕾舞剧团到日访问演出,新任命的驻东京联络处首席代表肖向前也赴日履新。周总理及时作出了“抓紧时机,多做工作”的重要指示。周总理说,田中内阁要加紧实现中日关系正常化,我们表示欢迎,这是毛主席的思想和战略部署,毛主席讲要采取积极态度,我们要紧跟,对方能来谈就好,谈得成、谈不成都行。总之,现在已经到了火候,以前刮过双“王旋风”,这回不能只刮旋风了,要落地。周总理还生动贴切地说,“孙平化,就是要万丈高楼平地起;肖向前,要继续向前,这两个人要把这件事情落实”。周总理高屋建瓴的指示及时明确、掷地有声:我们这些代表团和联络处的工作人员和孙、肖一起聆听了周总理指示的传达,大家都很激动、兴奋,立即满怀激情地投入了夜以继日的紧张工作。在拜访、宴请及会晤日本政、经、文化、舆论各界及友好团体众多负责人基础上,我们先后四次会见了大平正芳外相,并于8月15日接受了田中首相会见。当时日本和台湾还保持着“外交关系”,日本现职首相正式会见中国访日代表团和驻日机构代表在战后还是第一次。孙、肖两人正式转达了周总理的邀请,田中愉快地接受并一再感谢周总理的盛情。他认为一海之隔的日中两国关系密切,交往悠久,解决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将在协调党内意见、做到”万无一失”的情况下访华,以求“有终之美”。
  1972年金秋之际,水到渠成。田中首相偕大平外相、二阶堂官房长官和52名高官乘专机首航北京。中日双方就邦交正常化问题开始了面对面的最后会谈。
  
其他文献
2月7日,英国法院以教唆信徒谋杀、煽动种族仇恨等16项罪名,判处穆斯林教士阿布·哈姆扎七年徒刑。    英国的拉登       哈姆扎——被称为是“英国的拉登”,他1958年出生在埃及,1979年移居英国,1986年与英国一女子结婚后入籍成为英国公民。上世纪80年代初,他前往阿富汗,参加了针对苏联占领的“圣战”。正是在阿富汗为“圣战”分子排雷时,他的双手和一只眼睛被炸残。他为自己安装一个
公元79年8月24日,沉睡多年的维苏威火山突然喷发,位于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沿岸的赫库兰尼姆、奥普隆蒂斯、斯塔比亚和庞贝等罗马城镇惨遭空前浩劫,厚厚的灰烬和浮石埋葬了这里的一切。直到公元18世纪,才有人从露出冰山一角的赫库兰尼姆展开发掘,而后方使昔日的古罗马文明重见天日,终于唤醒了火山脚下深埋的沉痛记忆。而这一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    寻宝带来的发现    庞贝城和赫库兰尼姆城相距八公里,位于意大利
“和则两利,斗则俱伤”。前四个字从1972年中日复交以来30年的“双赢”历史中得到了有力证实;后四个字则由于小泉的所作所为也不幸被言中。    在人们长期使用的习惯用语中,有一个似乎为中日两国所专用,这就是“一衣带水”:“衣带”之长,象征着中日交往历史悠久;“衣带”之窄,象征着中日地理文化接近。就“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而言,在2000余年的交往历史中,两国人民和睦相处,互相交流,与亚洲其他各国人民
不久前,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亚美尼亚大屠杀”议案,引起土耳其政府对美国的强烈不满。提出这项议案的民主党众议员亚当·希夫来自加利福尼亚州选区,那里有全美最大的亚美尼亚裔团体。亚美尼亚人指称,约150万亚美尼亚人在1915年至1917年期间被当时的奥斯曼帝国政府有组织地杀害。土耳其强烈否认这一指称,称许多亚美尼亚人和土耳其人在“一战期间的混乱”中丧生。  在世界近现代历史上,亚美尼亚是一个饱受磨难和备受
王亚娟:感谢诸位光临今天的“茶座”。  今天“茶座”要讨论的问题乍一看似乎有点儿老生常谈,因为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金融开放与安全这一问题在中国就被越来越多的人提及、关注。但从老百姓的角度看。他们还是觉得这个问题离自己的生活比较远。更无法理解、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  然而今年,情况有了很大不同。随着中国入世五年过渡期的结束,中国金融全面开放。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至少对以下这几件事情看得清楚、感受深
台湾岛内的选举总是让人读不懂,“大选”更是云山雾罩,整个过程枝节横生,时生突变  民进党靠街头闹事起家,成为执政党后仍积习难改,只要结果,其他什么手段都不吝2004年“大选”,就靠两颗莫名其妙的子弹,赢得疑窦丛生,难以服众,结果却是再执权柄百年老店的国民党表面上一切按步就班,内里却自挖墙角,结果只能是眼睁睁地看着他人坐收渔利  此次岛内“大选”仍沿袭老路,戏中戏不断民进党方面事前普遍看好的人选折戟
丁立圆桌    赵可金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副教授    美国大选往往是对公共政策的全面反思。从2008年大选来看,美国的跨党共识正在逐渐出现,美国政治越来越趋向于红蓝交错的紫色色调。    经济政策坚持社会自由主义  从大选中麦凯恩和奥巴马的争论来看,美国的政治力量对于眼下的问题存在惊人的共识。他们均主张通过减税的方式刺激经济增长,支持美国国会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区别仅仅在于对什么人
距离2007年元旦还有三天时,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的街头,看不到半点新年的气象从前一天夜里开始,密集的枪声渐渐消寂,大街小巷人影稀疏12月29日下午,一列由30来辆汽车组成的车队,沿着首都的主干线,途经国际机场,从南部驶入市中心车队护送的是索马里过渡联邦政府总理阿里·艾哈迈德·格迪,他上一次蜻蜓点水般踏上首都的土地,还是13个月前的事  陪同艾哈迈德的是过渡政府的另一位重要人物——副总理兼内政部长侯
本刊记者 葛军  内容支持 吴海龙 杨晓坤 丁小红    这组文章来之不易,凝结着很多人的心血。选题确定下来,我们就立即联系相关采访:外交部相关司、中国驻英国使馆、驻法国使馆,等等。    在外交部国际司的采访是晚上6点多开始的,持续到7点半。送走我们,他们仍要继续繁忙的工作,因为奥运圣火还在传递之中,也许这又是他们的一个不眠夜。而杨晓坤骑自行车把经过吴海龙司长修改完毕的采访稿送到编辑部时,已经是
“汇聚成一股颇为壮观的洪流”    布什当初就任美国总统时,是“弱势总统”。在9.11恐怖袭击后,布什以“战争总统”、“反恐总统”赢得国内支持,变成“强势总统”。但好景不长,以伊拉克战争为转折点,布什又逐步变成“弱势总统”。  伊拉克战争使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对布什政府的政策开始产生怀疑。今年3月15日美国《华盛顿观察》周刊网站载文指出,近一年的时间里,美国鼓吹的中东“民主革命”节节受挫,穆斯林兄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