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继发性脑积水的病因与治疗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lang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儿童继发性脑积水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4岁以下(含14岁)68例儿童继发性脑积水的临床资料.结果 68例的继发病因中肿瘤43例,居首位;其次为感染10例,脑室出血8例,外伤7例.68例中有26例在原发病因治疗后无需脑室一腹腔分流术等进一步外科干预,包括肿瘤相关性脑积水17例,脑室出血后脑积水6例,感染性脑积水3例;另42例在原发病因治疗前或后行脑室一腹腔分流手术.结论 儿童继发性脑积水因病因和小儿解剖生理的特异性有其相对独特的临床转归,应根据原发病因和年龄的不同,有针对性选择个体化治疗。

其他文献
由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小儿专业委员会,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及北京市王忠诚医学基金会联合举办的2012年度全国小儿神经外科学术研讨会将于2012年11月16—18日在北京康源瑞庭酒店举行,会前还将举行北京天坛医院小儿神经外科临床培训班,有意参会医师请与王凤梅老师联系。
期刊
脑膜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胶质瘤,约占颅内原发肿瘤的15%~20%[1].瘤基底与前、中、后颅窝底附着的脑膜瘤统称为颅底脑膜瘤.一般来讲,颅底脑膜瘤诊断和治疗都较困难,肿瘤容易侵犯大脑动脉环(即Willis环)及分支血管和脑神经.颅底脑膜瘤对Willis环及脑神经损害多见,手术全切除困难.三维CT血管造影(three - 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
期刊
随着我国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临床医生也越来越重视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自2008年1月到2012年1月《中华神经外科杂志》已发表基础研究论文约200篇,且研究水平也从组织水平发展到了基因水平,有的基础研究已获得了突破性进展.然而我们的临床医生在科研论文的写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在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撰写格式并强调写作要求。
期刊
患者女,12岁.因反复发作性头痛8年入院.患者自4岁始经常发作性头痛,无四肢抽搐、意识不清等症状.在当地医院对症治疗后仍反复发作.与同龄人相比,智力略低,无家族类似病史,无头颅外伤史.查体:脑神经检查及躯体运动和感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目的 评价颅内多发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结果.方法 回顾2010年3月至2011年1月血管内栓塞治疗的36例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患者有84个动脉瘤,其中63个经血管内栓塞治疗,2个外科夹闭,19个未治疗.54个(86%)完全栓塞,8个(13%)瘤颈残留,1个(2%)只行支架覆盖.26例患者(72%)一次栓塞1个以上动脉瘤.31例患者进行了造影随访,93%(53个动脉瘤)表现稳定或
有关术中局部应用罂粟碱导致术后瞳孔变化的报道国外已有数篇[1-3],但国内鲜有报道.现总结2008-2012年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例此类患者,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男2例,女3例,年龄41~67岁,均因自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突发剧烈头痛入院.4例有明确高血压病史,未作正规治疗.入院后经CTA及DSA检查,3例为后交通动脉动脉瘤,1例为前交通动脉动脉瘤,1例为右侧大脑中动脉分叉
期刊
目的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PC),较为罕见,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较高.临床上常需与血管瘤型脑膜瘤、孤立性纤维瘤(SFT)相鉴别,本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来鉴别这三种肿瘤.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1993至2010年收治的11例HP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基于染色结果重新评估临床诊断.结果 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在11例中有1例因CD34和Bcl-2染色阳性被重新诊断为SFT,有1例因EMA强阳性被诊断为
后路颈椎间孔减压(posteriorforaminotomy),目的为从后方开放颈椎间孔,切除引起神经根压迫的椎间盘、钩椎关节增生的骨赘等,对神经根彻底减压(图1)。
期刊
患者男,24岁.因腰部疼痛2个月,双下肢麻木无力3d,于2007年7月5日人住我院.查体:神志清,被动半卧位,语言流利,脑神经检查阴性,T11-12椎体叩压痛明显,右下肢肌力Ⅳ级,左下肢肌力Ⅳ-级,双侧腹股沟平面以下麻木疼痛,深浅感觉正常,双下肢腱反射减弱(+),双侧病理征(-).胸椎MRI平扫+强化提示:T11~12椎体水平椎管内髓外硬膜下占位性病变(图1).考虑为:神经鞘膜瘤。
期刊
目的 评估Gateway-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Gateway-Wingspan支架治疗39例症状性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39例患者共40处狭窄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其中椎动脉颅内段9处,基底动脉31处.1例患者因支架到位困难,仅行球囊扩张.共成功置入Wing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