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全国高考新课程卷历史试题的命题特点

来源 :考试·高考文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an2150763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加入新课程高考的省份越来越多,高考命题也在“静悄悄的变脸”。近三年来全国新课程卷历史试题的命题思路、题型特征、试题类型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本文在仔细研究三年高考试题的基础上,力图抓住高考的这些变化,以正确指导高三的历史教学。
  (一)知识来源:挖掘隐性,以重点知识和主干知识为主。
  高考试题坚持以教材为本,从史实出发,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中,不片面求新求异,不刻意追求覆盖率,不故意刁难考生,这样的命题思路与中学教学的实际越来越贴近。
  高考试题涉及的都是教材的重点知识和主干知识,基本杜绝了僻、怪、难。以必修一为例,分封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度、科举制、近代列强侵华、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探索、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罗马法、巴黎公社、十月革命等单元或课是命题的重点。其中有一些知识点的命题频率非常高,命题者特别“眷顾”,属于考查的“热点”。而且大多属于对人类历史产生重大积极、进步影响的正面的东西,而对于那些落后的、消极的等负面知识则考查较少。如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国共内战与对抗、新中国民主政治的曲折发展、当代社会主义的重大挫折等。
  高考也大量考查那些教材里找不到的知识,或者教材中只是简单地涉及,但又没有深化拓展的知识,也就是教材知识的“盲区”,即隐性知识。对这些隐性知识的考查已成为近年高考考查的主要对象和方式之一。高考考查的隐性知识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教材中出现过但没有详细解释的“边缘知识”。如2010年33题的百团大战题,教材出现过,但对百团大战的过程没有作详细解释,该题考查了百团大战的特点,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二是教材根本就没有涉及到的“课外知识”。如2011年31题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清政府向各国宣战,而东南六省却与列强“互保”,此类知识无论是新课程教材,还是原大纲教材都没有,只在大学教材中出现过,学生根本就不知道。
  (二)命题倾向:突出概念,以历史发展线索和历史整体性的考查为主。
  高考大部分试题都是从历史概念出发,以问题为核心,从不同角度考查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如2010年的分封制、郡县制、明治维新、美国独立战争、十月革命、农业集体化、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甲午战争、资本主义萌芽、工业革命。2011年的民贵君轻、大一统、经济重心南移、世卿世禄制、太平天国、公车上书、五四运动、人民公社、原工业化、工业革命、巴黎公社、巴黎和会、经济全球化。2012年的刺史制度、土地兼并、重农抑商、军机处、鸦片战争、南京条约、洋务运动、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百日维新、辛亥革命、实业救国、五四运动、工农武装割据、五年计划、凡尔赛和约、城市化、工业化、多极化趋势、新技术革命、关贸总协定、冷战等。
  试题考查历史概念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有的考查历史概念的背景,如2010年34题通过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条款考查新中国初期外交“一边倒”的背景。有的考查历史概念的含义,如2012年27题通过王阳明四民同道考查致良知的含义。有些考查历史概念的特征,如2012年28题通过清代内阁依样画葫芦考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本质特征。有些考查历史概念的影响,如2012年26题通过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动考查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有的是对几个历史概念的比较考查,如2012年40题交通信号题,把工业革命、近代科技、城市化、工业化等几个概念有机地一又叠放在一起进行考查。
  对历史发展线索和整体性的考查是近年来的新趋势。2012年全国卷考查经济史内容的试题共有8个题,涉及到封建小农经济、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和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等几种不同的经济类型,也体现了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注重历史发展线索和历史整体性的考查,使命题者在极少的试题中尽可能多的拓宽了考查的范围。
  (三)选点标准:立足现实,以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为主。
  历史高考从来就不回避热点,关注社会,关注现实,这是历史学科的功能之一。全国新课程卷历史试题很多都是社会现实的反应,都不同程度地“声东击西”地隐性介入社会现实问题,表现出强烈的关注社会、回应现实的特点,回归了历史学科的史鉴和照亮现实的功用。
  以2012年全国新课程卷为例,当前我国社会两级分化、追求社会公平的现实体现在24题设刺史抑豪强中;25题流传故事题体现了市民阶层的崛起,可以看作中国社会发展对中产阶层的呼唤;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社会阶层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这在26题社会结构题中体现出来了;27题四民同道题揭示了信仰对于重塑社会秩序的重要性,迎合了当前中国社会国民思想信仰危机的现实;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大潮中,提倡创新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以30题张謇的“舍身喂虎”形式反映出来;33题下海经商题以辞公职投身商海影射当前就业中的“公务员热”,并与邓小平南方讲话20周年这一时政热点有关;34题以葡萄案例题批驳现实法律中的某些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40题交通信号题既反映了当今科技的迅猛发展,也与当今中国私人汽车猛增所带来的城市交通问题及各大城市“限行”、“限牌”、“酒驾刑事立法”等治堵和文明驾驶的相关措施息息相关,体现了交通科技发展要为城市和人类的生活服务的理念。
  此外高考试题也大量涉及周年问题。如2010年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60周年、百团大战70周年、清废科举105周年、甲午战争115周年、恩格斯诞辰190周年、英国完成工业工业革命170周年。2011年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奖90周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10周年、巴黎公社成立140周年、太平天国运动160周年、牛顿逝世285周年、黄宗羲诞生500周年。2012年的邓小平南方讲话20周年、中美关系正常化40周年、关贸总协定成立65周年、十月革命95周年、清帝退位100周年、南京条约签订180周年、王阳明诞生540周年。   (四)题型特点:贯通古今,关联中外,跨模块的综合试题呈现上升之势。
  贯通古今,关联中外已成为全国高考命题的基本思路,打破国界、代界、模块界,一竿子插到底。这种题型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命题的覆盖率,也能较好地考查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只是主观题有这种趋势,现在选择题也开始往这个方向在发展。在选择题中,跨模块的综合题2010年只有1个,2011年有3个,2012年增加到6个。而且2012年还出现了选择题中关联中外、贯通古今的“试水题”。这是一种趋势,要引起注意。
  主观题几乎都是大跨度、宽视野、高概括的综合题型。这种题型围绕一个中心展开,跨越不同时段、不同地域,考查考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012年40题交通信号题更是跨模块的学科综合题的经典之作。该题从大家熟悉的城市交通信号灯入手,通过近一个半世纪信号灯的演变历程,涉及到阶段特征、成因及影响,考查近代科技、现代科技、工业革命、城市化与城市文明等,较好地将三次科技革命融合在一起。该题涉及的相关内容贴近现实,既与科技进步联系密切,也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把现实问题放在历史中去考察,是典型的“以小见大”的命题方式。试题内容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反映了人类为改善城市交通、提升城市文明而进行的持续性努力;呈现方式既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中间水乳交融地嵌进了科技的内容,现实感强,生活气势浓厚;试题设计既立足于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有利于复习备考时的反猜题;考查方向既有近现代科技的基本史实,又涉及到阅读理解材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对教材知识的宏观概括能力和多角度理解问题的思维拓展能力;答题要求既有“指出”、“简述”等低层次知识要求,也有“说明”等较高层次的能力考查;考查效果既有利于中学教学立足教材知识的现实,也有利于高校选拔研究型人才的需要。于学生而言,该题材料陌生但知识亲切,入手容易但高分难得,虽不至于拍手称快,但也不会像往年那样哭爹叫娘,是一道融知识与能力、人文与生活、历史与现实于一体的“小视角、大视野”的好题。
  (五)材料类型:还原历史,以新颖的情境材料为主。
  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借以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成为高考的主要题型。这种题型既能很好地体现高校对人才选拔的要求,也是考查学生学科能力的重要途径。2012年全国新课程卷的所有试题均属情景材料题。材料来源广泛,有原始文献、史学论著、统计报告,同时也有学生熟知的神话故事;材料的选择也非常新颖,不拘泥于教材,立意深远,集人文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这些试题的情境材料有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除两个材料外,其他全部引用纯文字材料。这一方面是因为纯文字材料是研究历史的主要载体,而且来源丰富,含有足够多的信息量;另一方面纯文字材料与教材内容有某种“貌离神合”之处,且文词语句的阅读难度能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
  二是所有材料均没有阅读上的障碍。所提供的全部材料使用的都是通俗语言,均是高中学生能顺利阅读的,以往的那种晦涩难懂的“文言材料”和“欧化语言”难寻踪迹。26题和27题的材料虽是时人的论述,但已非常贴近我们现在的语言、文字习惯。
  三是非常注重新情境的创设。如2012年34题葡萄案例题是典型的反向情境题,大家都认为法制社会好,但是,命题者偏偏找出罗马法执行过程中的缺陷,以反思罗马法的弊端,从而批判对法律条文的教条主义解说。
  四是材料中暗沼迭起,陷阱丛丛。材料往往被命题者加以“利用”和“伪装”,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不仔细阅读,很容易误入“歧途”,钻进命题者精心设计的“陷阱”之中难以自拔。如2012年全国卷第27题四民同道题本意是考查王阳明的“致良知”,但提供的材料却是四民各行其业,很容易让学生跳入重农抑商、工商皆本等古代经济政策或经济思想这一陷阱中。又如26题的“游手”,很容易理解为无业游民,导致答案错选。这种材料与问题“两张皮”的设计,就是典型的情景材料题,“意在此,言在彼”,已成为现在命题的一种潮流与趋势。
其他文献
新乡市花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经过1年多的潜心研制.于2011年成功研发生产出了集谷物籽粒收获和秸秆打捆与一体的4ZD-236型多功能自走式收获打捆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政府在近阶段的重大历史任务,而维护好欠发达地区农村的社会治安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保障。当前,应充分认识到欠发达地区农村社会治安
<正>随着改革开放,农村大量青壮年纷纷涌入城市务工,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加剧,形成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等留守农村的特殊群体。而农村治安管理是社会治安
会议
松果梢斑螟(Dioryctria pryeri Ragonot)是我国松属针叶树重要的球果和枝梢害虫。在我国北方,松果梢斑螟与油松球果小卷蛾(Gravitarmata margarotana (Heinemann))一起严重危
一、底墒的作用在小麦播种前,土壤墒情较好,要及时播种,是保证全苗、苗匀、苗壮的前提,为翌年小麦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若土壤较旱,要及时浇水,以保证土壤中水分充足。墒情好
最近几年总有一些人在说干掉经销商,没有经销商赚差价……这种论调此起彼伏。近几年,经销商生存确实遇到了很多困境,有一些厂家直接绕过了经销商和用户合作,还有一些厂家的业
<正>◎北宋◎长三十厘米宽一一·八厘米高一八·三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故宫文物编号:故一四五四八九底账名称:定窑孩兒枕(對)文物级别:一级甲文物来源:清宫旧藏定窑是继唐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