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彩陶的传承特色

来源 :江苏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aoxi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宜兴陶瓷,由于社会的发展,近30年来,大部分传统日用陶瓷产品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结束了它们的历史使命,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仅留下了带不走的非物质文化艺术遗产。宜兴彩陶以独有的形式活得有姿有色,这意味着宜兴“传统陶瓷”还有活力,其原因不是传统产品的活力,而是非物质文化艺术的活力。
  宜兴彩陶的活力所在.应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谈起,宜兴彩陶装饰技艺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是装饰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例,在宜兴彩陶装饰技艺里,传统传承的比例虽不多,但灵魂是传统的,改进创新的比例占主流,我们都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指传承,传承即为模仿、仿造,很少有人理解,非物质文化内涵中包含着创新、创造的成分,很多人将非物质当成了物质,把传承复制当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部,将实物遗产仿造、宣传、销售成为“非物质”的目的,这种做法虽不能讲错,但总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终极目标,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是一种文化理念,制作技艺理念、手法、方法,一种艺术过程、技巧,是看不到实物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宜兴彩陶身上就体现了真正的价值.宜兴彩陶表面看好像不像宜兴正宗的传统古老产品面貌.但实际宜兴彩陶的造型理念、装饰理念都与传统一脉相承,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宜兴彩陶就是在文化艺术传承的基础上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开发应用,将传统技艺举一反三的利用.创造性地完善了属于自己的传承新理念,最大限度地将传统文化变成自己的艺术特色,也使宜兴传统陶瓷技艺得到了发展与升华,使宜兴陶器脱了旧衣,穿上一件与当今社会相适应的霓裳。
  宜兴彩陶装饰技艺,是宜兴彩陶几代人几十年来不断探索的主题,是社会自然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彩陶装饰,在传承的过程中也承袭了古彩陶装饰文化与艺术,古彩陶是古代文明的巅峰杰作,宜兴彩陶若搬抄摹仿古彩陶.照猫画虎,或执守当地传统产品风貌,也只能死路一条,如何走彩陶自己传承的路,那就是彩陶人的重任和担当。
  宜兴彩陶继承了古彩陶的造型理念、装饰理念及图案设计与描绘技法,并与本地传统特色工艺相融合,在点、线、面上找突破口。与古彩陶文化艺术进行承启对话,与新工艺、技艺衔接磨合。自从有宜兴彩陶称谓起,彩陶人就以古彩陶的文脉与当地传统为准则,努力做到图案要有文化来历、有艺术出处,装饰以形赋色、以形肆图,使器形与装饰达到有文有艺,力求完美统一。彩陶装饰实属是做形体上的表面文章,目的是锦上添花,一件完美的彩陶作品成功与否,彩陶装饰是先决条件,彩陶的装饰要求不是纯粹图案纹饰起美化作用那么简单,图案做到既要美观又要有含义,装饰后的作品既要有形式美、色彩美,也要有内容美,使观众在欣赏的同时将其感觉引入一种人文艺术境界,感到有一种艺术的认同感应和情志的冲动。彩陶的作品意愿就要能勾通艺术感应心灵,感悟触碰美妙的人性理智,愉悦激情,愿彩陶艺术成为人生精神营养补充剂,让人感到是一种身心的享受。不论是古彩陶艺术,还是当今宜兴彩陶艺术都有其共同点,即将人为的点、线、面融入社会积极的文化意识,装缀具体的造型,让器型和装饰有机结合,唤醒人性的艺术理智,带给人们无限的精神安慰和文化启示。
  宜兴彩陶实现了形与饰的创造,也实现了物质与精神的创造。它是真正的陶器文化传承,宜兴彩陶艺术,它不像书画艺术推崇的技法熟练形式的重复和改造,它是前所未有的物质和精神的叠加创造,揭示着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作品不论什么材质与手法,只要能承载文化艺术,都可以让艺术生命永恒的存在。
  宜兴彩陶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之不易.为之付出艰辛努力而无怨无侮,宜兴彩晦为了在宜兴传统日用陶瓷的基础上与古彩陶装饰文化传承对接,为此探索了很多年,几代人付出了辛勤劳动和经济代价,探索了一条传承有序的“民艺”艺术传承之路,即宜兴彩陶刻、绘、素、彩等手法相结合的文化艺术之路。宜兴彩陶利用了传统的宜兴均釉特色变化之彩,紫砂装饰刀刻琢绘之彩,借鉴中外其它陶艺之彩,与古、外、今彩陶文化相融,融会贯通地应用到各种彩陶器型中,改变了单调粗笨的传统传承思维。从宜兴彩陶的系列作品中,显而易见彩陶的文化艺术脉络,多种文化艺术形式融于一身,并积极引入现代的时尚观念,使传统陶瓷与时俱进,创造出了自己的风貌,引领着传统陶器走进现代,并将现代陶器气息引入现代家庭,将远古人类的发明创造、古彩陶文化艺术,通过彩陶创造性地应用与普及.得到了社会的好评。这是陶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艺术传承的典范,是当代陶器正道传承的骄傲。
  艺术的本质就是求新求变,求最好的结果。宜兴彩陶制作不设条条框框,只要符合彩陶工艺要求、艺术要求,不论什么想法和做法都可不择手段来尝试,结果是实践出来的。宜兴彩陶的制作工艺亦是在当地多种传统手法基础上,按艺术要求在求新、求变,有的作品选用注浆成型,有的选用拉坯成型,有的选用泥片成型,有的选用捏饰成型。宜兴彩陶传正统的文化艺术,相信有想法、有做法就会有结果,彩陶人的想法、做法是建立在集体智慧上的,想法也许是个人的,但结果肯定会吸取他人的合理建议。只有共同斟酌的艺术,才有可能使艺术得到广泛的认同,只有使艺术冲出个体的束缚,才能使艺术有可能走人大众视线,使广大的观众受到艺术影响。实践证明,追逐文化艺术是陶瓷发展永恒的动力,追逐市场产品是短命的闪耀,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艺术,也是产业,更是财富,就看如何去理解和认识。
  宜兴彩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心愿.让传统民间艺术现代化、高雅化,高雅艺术平民化,做老百姓喜欢的彩陶艺术。
其他文献
宜兴市丁蜀镇紫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成立大会于6月8日下午在恒隆紫砂电子商务园区正式举行,协会的成立结合了宜兴市的生产实际,顺应了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潮流,协会以促进我镇电子商务产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为宗旨,以在政府和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为己任,通过对紫砂陶瓷产业的深度调研、政策解读、项目对接等服务于企业,帮助传统企业实现电子商务转型;通过大型论坛、展会、人才交流及培训、会员主题日等活动
千变万化的紫砂壶尤其以容纳文化内容而出类拔萃,成为众多手工艺制品中的耀眼明星,紫砂文化同样博大精深,并且构成了中华文化中的一脉精华。一把把紫砂壶虽然作为茶具存在,却不失雅俗共赏的气质,它们或用于寻常百姓的茶桌田埂,或置于文人墨客的书案上座,具有独特的内涵、深刻的寓意。紫砂壶往往是作者智慧与个性的外现,因此,一把壶的文化寓意和设计风格十分重要,并且必须相互结合,才能使作品呈现出完整的艺术特色。  自
“红与黑壶”(见图1)选用优质泥料精工制作而成,曲面光洁,线条流畅,激情与沉稳奠定了此壶高洁不俗的基调.此壶颇具时代气息的独特设计,既可视为对传统审美的颠覆,又不乏灵动的
文人的大量参与,引导紫砂艺人在紫砂艺术的雅趣与技艺上不断追求与提高.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审美水平的日益提高,紫砂艺术的创作越来越富有艺术性.如何完美创作出具有时代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