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南宁市中学素质教育的反思与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huaqiu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民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当今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国中学生的素质水平的高低,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出现了一片大好的形势。怎样能在新时期扭转传统教育理念,在中学大范围开展素质教育,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实际的教育经验和系统的理论展开分析,以南宁市作为研究案例,从三方面反思与研究当下中学素质教育,如现状、存在问题、推进教育措施。
  关键词:中学;素质教育;反思;研究;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1
  中学素质教育,从字面上理解,即围绕中学时期进行的。中学素质教育的目的十分明确——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手。其中,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是推进中学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提高中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落实党的教育和理念是中学素质教育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此外,素质教育可从三方面解读,即精神、素质、能力。精神主要指的是中学生要具备创新、集体主义、探索知识精神;素质主要指的是中学生要具备艺术、心理、文化三方面的素养;能力主要指的是学生社交、思维、生活上有所提高。
  一、中学素质教育成绩和现状
  在大的素质教育政策和方针的影响下,南宁市中学素质教育推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有的学校从“情感”角度展开教育,有的学校以“创造”为切入点开展教育,有些学校以“愉快”为重点实施教育等。虽然这些方法侧重点不同,但均起到了提升学生文化和艺术水平的成效。值得一提,当属南宁市四十九中学---“树”文化教育模式。
  四十九中学是一所九年制的学校,该校紧追时代变化形势,如南宁市重点推出的“绿城品牌”,四十九中学结合自身硬件和软件设施水平,将“树”文化作为办学的重要理念,希望每个从这所学校毕业的学生都能成功祖国栋梁之才。正是在这种轻松、和谐人文环境熏陶和影响下,教师们不仅具备良好职业操守,而且将素质教育融入到工作点点滴滴,一方面,让学生综合水平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也让教师的素质得到质的提升,如每一位教师都具备责任心、进取心、爱心、事业心,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同时,还具备高学历和高技能。
  南宁市四十九中学除了通过“树”文化引导带领学校发展,还将“育才案”作为课题改革契机,挖掘每一位教师身上的潜力和优点。既让每位教师的教学水平大幅度提升,又让课堂的教学质量有了质的飞跃。不仅如此,南宁市四十九中学还力图创新,推出新的教师培育模式,即“青蓝工程”,大批的教师通过规范化和职业化的培训之后,在知识力量储备和教学经验方面都得到明显提高,更为南宁市四十九中学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除此之外,南宁市四十九中学还另辟蹊径,开创了新的备课模式。首先,由各个教师私下备课;其次,按照小组进行集体交流;最后,经过交流得出修改意见之后,再结合教师本色特色进行修改和反思。这种新的备课模式一经推出,受到广大教师一致好评,而受到好评的原因,与两方面有关,一是它团结了教师之间的力量,让每位老师都能吸取对方长处,补充自身不足,让资源得到共享;二是通过集体讨论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整体素质水平的提升。
  不过,随着升学压力、领导政绩、教师工资等因素影响,中学素质教育现状并不容乐观。不管是高高在上的学校领导,还是受人尊重的教师,或是勤奋好学是学生,都被“分数”所捆绑。不难发现,在一些中学专门设置应付考试的班次,即与外界切断联系,教师和学生专门研究考试习题和策略,并将一些无关升学的课程取消,换成重点科目的知识讲解内容,在晨读时间逼迫学生背诵概念和重点考试内容,彻彻底底将素质教育的开展和落实抛之脑后。
  二.南宁市中学素质教育存在问题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南宁市中学素质问题所在,即“形式主义”。现如今,一些中学为了应付社会上舆论,表面上适应形势需要,提出一系列“假、大、空”的理念,实质上还是推崇应试教育和升学率。如学校应付检查的时实行素质教育,检查结束之后,继续开展应试教育。此外,还有一些教育者持有“搞素质教育,就是不重视学生成绩”错误观念。
  南宁中学素质教育存在问题还表现为,中学生素质发展参差不齐。尽管开展素质教育之后,部分学生文化素质水平得到提升,但从整体水平来讲,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十分欠缺,这与当今社会重视学生智力和成绩,忽视学生实践和创新水平大的环境有关。
  素质教育长远的实施和发展,离不开具体考核和配套制度的制定。离开制度的素质教育,如同“无木之水”,这就需要南宁市相关部门出台有关素质教育配套制度,成为用来制约和考核学校的指标。否则,素质教育只能沦为形式,没有发挥应取得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效果。
  三、推进素质教育措施和方法
  中学素质教育的推进,并不仅仅只是学校的工作,它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一方面,社会上要推崇正确的价值观,如主流媒体要多宣传素质教育相关事迹,学校方面要高度引起重视,彻底的落实和贯彻;另一方面,家庭方面要与主动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近况,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了解,最好家长能主动参与到素质教育评价工作之中。
  教师是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传播者,如果教师持有的观念错误,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成绩。这就需要学校的高层和学校的教师改变错误教育理念,将素质教育工作作为重点内容落实和开展。如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校方和教师需精心筛选之后,选择一套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教案,而不仅仅只是还停留在过去应试教育,重视分数的观念上。
  考试评价方案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评价性考试设置和选拔性考试,属于目前素质教育评价工作重点内容。与以往应试教育不同,它更加重视对学生评价,如改进措施、激励方法,让学生能够清楚认识到自身不足和需改进地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虽然中学生还需通过中高和高考等环节,在此基础之上,把握好升学考试和素质教育“度”的掌握,更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结束语:成功的教育,是指教师能最大限度理解、欣赏和爱护学生。而中学素质教育更应在此基础上,用真心溫暖学生,用情感牵动学生,为师生之间营造一种良好教学氛围,促进彼此之间成长与进步。相对传统教育而言,素质教育是一次变革,它要求每一位从事教育的工作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敢于探索和创新,找出一条能真正意义将中学素质教育贯彻落实到教学工作中的道路,让素质教育从“口号”演变成“行动”,成为中学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陈静.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的若干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称标准(试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公安院校实施警察素质教育的重点.本文以模拟公安派出所教学为例,结合模拟公安派出所教学内容、建设要求及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对于
男性不育是计划生育研究中常遇到的问题之一,也是生殖医学基础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据国内外文献报告不孕不育症约占已婚夫妇的15%,其中女方因素约占39%,男方因素约占20%,双方
摘要:在日常教学中,教学工作往往会受到学生情绪的影响。如何有效地调节学生情绪,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成为当前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需要关注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通过绘画来调节学生情绪,则是本研究的重点。本文以绘画对调节学生情绪的方法作为研究对象,在阐述了绘画的内涵以及绘画对调节学生情绪的作用之后,提出了绘画对调节学生情绪的方法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发挥出绘画在调节学生情绪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绘画;
在我国的南方,农民早就有种植綠肥的习慣,并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經驗,这对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保持高額而稳定的产量,起着巨大的作用。然而对北方稻 In the south of our count
中师阶段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已逐渐形成。在中师阶段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是中师教育中实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内容。《公民道德建没实施纲要》指出:“大众传媒、体育运动以及体育活动,对公民道德建设有着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一切体育运动只要以“运动、协调、气魄”作为其表现内容和表现方法,就必然会与道德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必然会直接或问接地传播着道德观念。中师体育课程具
【摘要】感恩教育是教育的重点,也是教育的情感基础。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关乎人情淡漠的社会现象蜂拥而现,人与人之间出现了信任危机,而这又何尝不与感恩教育的缺失相挂钩。中职教育不仅仅是职业技能的教育,更应该是社会和谐情感的传承与稳定。在青少年人格的定型期,如何在多种社会因素的参与下,更好地完成感恩教育,是每个中职教育者都该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感恩 教育 中职 个体差异  【分类号】G711  近
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拥有其独特的学科特点,这也对我们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提供了一个指引.本文对新课改教材做了系统的分析,并就新课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予以了讨论;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在许多土壤贫瘠而且缺乏植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的地区,都要进行草地的灌溉并施用高额矿物肥料。虽然往往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并没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但在农业实践里仍在大量应用
对临床工作者而言,临床试验可以说是一个位于科学和伦理之间矛盾的综合体。统计学家从统计学的角度出发,倾向于临床试验的科学性,而伦理学者认为既以人为试验对象,则必须确保受试者的最大利益。传统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虽是目前公认的、严格的、科学的临床试验,但其伦理性在某些方面仍得不到满足。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使得临床试验在科学性和伦理性之间找到一个较好的平衡点呢?自适应设计因此应运而生了。本课题研究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