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摄影的街拍影调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ky_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期海南省会海口,交通不便,进城主要靠三轮车代步,各式各样的三轮车大行其道,给城区交通造成很大混乱。1988年,黄一鸣 摄

  近些年来,街拍成为一种风尚,街头摄影也成为纪实摄影类别中最火的拍摄项目之一。不少纪实摄影爱好者和有街拍情结的摄影师们都纷纷走上街头抓拍那些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有趣的人物、生动的场景和丰富多彩的生活,获得一幅幅难能可贵的街拍影调纪实摄影作品。
  说起街头影调摄影作品,我脑子里闪现出许多经典之作。纵观世界摄影史,摄影师通过街拍获得许许多多经典摄影作品:美国摄影师阿尔弗雷德·斯蒂格里茨(AlfredSti eglitz)的《终点站》,阿尔弗莱德·艾森斯塔特(Alfred Eisenstaedt)拍摄于二战结束时期的《胜利之吻》,法国著名摄影家罗伯特·杜瓦诺(RobertDoisneau)的《市政厅广场前的爱吻》,以及日本著名摄影家森山大道的系列街拍作品,等等。森山大道说:“能直接冲击我大脑的大部分事物,其实就遍布在街区和道路上。”当然,街拍的鼻祖应该还要是法国著名纪实摄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Cartier-Bresson)和维利·罗尼(Willy Ronis)。最近上海摄影评论家林路出版了一本《街头摄影史》,为街拍摄影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什么才是最好的街头影调。
  街头摄影要有幽默感。很多喜欢街头抓拍的摄影师总会把镜头对准那些具有幽默感的生活景象,这在街头摄影中非常具有代表性,代表人物有法国著名摄影家罗伯特·杜瓦诺。杜瓦诺一生只以他所居住的巴黎为创作基地,喜欢在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抓取幽默风趣瞬间。他曾经拍摄过一对夫妇看裸体美女油画的摄影作品——《心不在焉》(1949年),画面中那位中年绅士的目光妙不可言。杜瓦诺说:“日常生活里的奇妙情景是最动人的,你在街道上不期而遇的事情,哪一个电影导演也不可能给你安排出来。”前面说到的《市政厅广场前的爱吻》(1950年),是他最负盛名的一幅作品。
海口市东湖人才市场,1993年,黄一鸣 摄
海口西湖的演出团,1993年, 黄一鸣 摄
海南雨季總是到处积水,市民出行极其不便。1992年,海口,黄一鸣 摄

  街头摄影要注意光影效果,捕捉不一样的影调。没有好的光影,有时候会缺少作品的韵味。光是上帝的魔幻之笔,通常情况下,有了奇妙的光线,摄影作品就成功了一半。布列松有一幅作品叫《门里门外》(1949年摄于北京),画面中阳光照耀而形成的光影线条正好突出了画面中的两位人物——门里坐着的富态老板和门外街道上吃着窝窝头、小米粥的雇员,不同人物身份和遭遇形成鲜明对比。摄影名家陈复礼也是很善于用光的人,他早年拍摄的许多街头影像光线运用得非常到位。比如他于1958年在泰国街头拍摄的《喜雨》,暴雨中的三轮车夫,构图、影调都相当到位。
  街头摄影要抓拍稍纵即逝的瞬间。摄影师在街头捕捉摄影作品,要注意抓拍那些难得的瞬间和转瞬即逝的影像。布列松说:“摄影是摄影家在很短时间内敏感地表现出生活中最重要瞬间的艺术。”为此,他提出了“决定性瞬间”的摄影理论。他具有代表性的摄影作品《积水的路面》(1932年摄于巴黎),前景中跳跃男子的身影恰好与背后广告中跳跃的女郎相似,一前一后互相照应,相映成趣,是一个非常难得的瞬间。
  街头摄影作品要富有哲理性。摄影是一种表达人类思想的艺术,纪实摄影是看得见的思想,不可言说的思想是纪实摄影的灵魂。布列松说:“摄影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属于思想领域范畴。照相机和人们手中的钢笔一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有经验的摄影师总是会在街头摄影创作中寻找那些富有哲理性的画面。要用哲学家的眼睛、政治家批判性的眼光审视社会和生活,常常会得到非同一般的影像。摄影家王文澜的纪实摄影作品就非常具有哲理性和批判性,很多作品常常是举一反三,有很深的寓意。他的“京味儿”作品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在此就不举例了。
  总而言之,街拍摄影大有可为,只要用心进行长时间的观察和捕捉就能够获得好的街拍影调作品。
其他文献
2020年2月12日,尼康发布了最新一代的旗舰数码单反相机D6。此前,坊间还在猜测尼康在如今这个微单相机当道的时代,是否还会推出一台顶级定位、顶级配置、顶级价格的旗舰单反相机?最终,尼康D6还是来到了我们的面前。尼康官方宣称D6相比前代D5有了大幅配置和性能的提升,可以为体育、新闻摄影师提供最可靠的拍摄体验。  尼康D6依旧是尼康D系列单反相机的集大成者,如同前代一样,再一次刷新了人们对于单反相機
期刊
新冠病毒的相关数字令人疲惫和迟钝,生活也似日见萎靡。虽或许只是梦想,但对现实的逃避渴望和对自由与慰藉的寻觅越发强烈。  如何短暂地从现实中抽离?也许借助想象力(白日梦),踏入人类足迹未到之处或给不寻常的大脑某种刺激可以实现。与常见的传统摄影及乏味且自恋过度的自拍照不同,德国艺术家贾斯汀·皮特斯(Justin Peters)的作品恰好符合逃离的所有特质,带给人们超现实主义的视觉冲击和精神体验——肆意
期刊
在清华,有这样一支充满青春气息的“学霸”摄影队,他们跨过山河大海,捕捉云雾里的太阳和月光,他们穿过人山人海,在镜头里留下人们的面庞,万物光阴流转,他们的旅程也未曾停止。  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摄影队作为国内最具代表性的学生摄影队伍之一,涵盖风光、人像、多元等多个细分拍摄分支。校内外,队员们多次受邀举办摄影技术讲座,参加各类知名摄影艺术展览,签约国内外图片库,并多次斩获过包括IAPY年度星空摄影师在内
期刊
什么是好照片?  对于这个问题,或许没有标准答案。但伟大的摄影,关乎感觉的深度,而不关乎景深。纵观摄影史,许多摄影家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该理念,他(她)们透过取景器背后的脑袋拍摄下了令人震撼的影像,来自四川的摄影家郭际也是如此。  郭际1960年出生于四川,从事摄影30余载,擅长风光摄影,专注于自然人文地理的拍摄和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而鲜明的艺术风格。  作为第十一届中国摄影金像奖和中国艺术摄
期刊
李刚  我以马作为符号进行摄影艺术创作已十年有余,先后完成了几个专题,《相与抽象》是去年完成并出版展出的一组作品。在这组作品中,我试图打破观者对马的习性的固有认知。作品中没有万马奔腾的图谱,没有马的生活叙事,只有从马身上提炼出来点线面元素的构成。马儿们或焦虑或喜悦,或柔情或剽悍,或轻盈或纯洁,而落笔到照片上是诗意的、朦胧的,也是奔放的、激荡的。  摄影的抽象不同于绘画的抽象,它是另类的抽象,是以机
期刊
Alpha 7R III,FE 12-2 4 m m F 2 . 8 G M ,f/16,1/80 秒,ISO400,24 毫米  7月7日,索尼正式发布了G大师系列全画幅超广角恒定F2.8大光圈变焦镜头FE 12-24mm F2.8 GM。随着该镜头的发布,索尼G大师镜头恒定F2.8系列覆盖了从12到200毫米焦距范围。  这款轻便的多用途G大师镜头非常适合拍摄风光、星空、建筑以及运动等题材,同
期刊
《迷途知返》,2017张耕畦  1990年代,我还在农村基层工作的时候,有机会接触到了纪实摄影。从那个时候开始,摄影就进入了我的生活,慢慢地我开始有意识地去记录乡村社会的变迁,如今再翻开来看这些照片,都是乡村历史发展的见证。2013年退休后,我才开始专注从事马文化的摄影创作。  在我看来,摄影是一种综合的表象,是多方面的累积,需要拍摄者的天赋、经验、灵感和思考等,是一种微妙的思维表达。我觉得将思考
期刊
阿什拉夫·阿瑞芬(Ashraful Arefin)  街拍的照片很常見,无论是摩登都市还是小城街巷,无论是视觉幽默还是色彩巧合,都能吸引不少观者的注目。其中有很多简洁的影像,也有不少看上去有些乱的照片。不过,即使看上去略微有点乱的照片也有它独特的魅力,因为它展现了人间的烟火气,彰显了生活的繁杂美。  孟加拉摄影师阿什拉夫·阿瑞芬(Ashraful Arefin)很擅长拍这类街拍照片,看他的作品有着
期刊
佳能(中国)副总裁 石井俊幸  2020年7月9日,佳能发布全画幅专微相机EOS R5、R6及多款镜头新品。产品一经发布就在网络上掀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拥有8K视频+强悍连拍+最高8挡机身防抖效果+眼部实时对焦+双卡槽等重磅性能,让这台相机冠上了“性能猛兽”的称号。  《摄影世界》在新品发布后的第一时间,与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石井俊幸先生进行了一次对话,一起围绕EOS R5发布以及当下相机产
期刊
盧姆隆·卡美七姐妹瀑布(Nohsngithiang)  卢姆隆· 卡美是来自印度东北部山城西隆(Shillong)的摄影师。西隆是印度东北部梅加拉亚邦的首府,面积大约64平方公里,海拔1500米左右,人口约20万,夏季凉爽,冬季最冷时温度大约5℃,多山和瀑布,雨季降雨充沛,动、植物丰富,景色秀丽,曾被英国殖民者称为“东方的苏格兰”。  大部分实践性艺术家来自大城市,而卡美是个例外。他是个职业风光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