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通向文本感悟的一扇窗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fly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语言,一定要让词语深入儿童的精神生活里,使词语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里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当我们面对散布于文章每一个角落的词语时,应该意识到每一个词都与作者有着精神上的相通,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它充盈着生命的呼吸,它与文本的脉搏和谐共振。一旦我们能够在咬文嚼字中把握每一个词语传递给我们的丰富信息,体会到这些词语传达出的独特意蕴,或许我们就能从这里打开通向文本感悟的一道门、一扇窗,从而让词语教学更精彩,让学生的文本阅读更高效。
  
  一、随文揣摩,准确把握脉搏
  
  作者的情感、文章的意蕴,都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常说:“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对词语的理解要尽可能多地引导学生在课文的具体语境中去揣摩,这样的词语教学是一种感性的体会,胜于字词典中理性的解释,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领会文章的意蕴,开出色彩斑斓的“语言之花”!
  如:“议论纷纷”一词出现在二年级上册的《从现在开始》一课中。当猫头鹰宣布大家都要像他一样白天休息夜里做事时,“大家听了议论纷纷,可是又不得不服从命令,只好天天熬夜”。这个词语也是这篇课文的一个重点词语。笔者曾经听到一位老师是这样教学的:
  师:猫头鹰的命令一发布,大家就议论纷纷,他们都会说什么呢?(指图)比如小兔子——
  生:小兔子说:“晚上出来,多害怕呀,再说,我习惯白天出来,晚上睡觉的。”
  师:其他人说什么呢?
  生:棕熊说:“这是什么命令啊,我还是头一回听过。”
  生:袋鼠说:“是啊,是啊,狮子大王可从来没有这么要求过我们。”
  生:斑马说:“为什么一定要像他一样?晚上不让睡觉,谁熬得住啊!”
  师:大家这样你说一句,我说一句,这就叫——(生:议论纷纷。)
  师:对!从你们刚才的议论中,我听出来了,猫头鹰的这个命令,大家可是不赞成啊!难怪要“议论纷纷”了。
  以上的教学片段中,这位教师并没有直接解释“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而是联系上下文,不仅让学生弄清是哪些动物在讨论,还研究了他们究竟在议论什么。弄清“议论什么”,不仅可以理解“议论纷纷”一词的意思,而且,从动物们的口中可以找到猫头鹰最后没有当上大王的原因:尊重,是人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不管是大王还是普通百姓。而这正是本文的意蕴所在。
  
  二、个性化解读,挖掘深度广度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不能只停留在让学生抄写、识记,而要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解读,从横向和纵向的不同角度作适度的延伸,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词语的兴趣,还能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层、创造性地理解词语,同时也更有深度和广度地理解了文本。
  一年级上册的《小熊住山洞》结尾处写道:“森林里的动物都很感激小熊一家,给他们送来一束束美丽的鲜花。”对于“感激”这个关键词语我是这样教学的:
  师:同学们,小熊一家没舍得砍树,一直住在山洞里,森林里的动物们都很感激他们,给他们送来了一束束鲜花。看看图,都有谁来了?
  生:小鸟来了,小松鼠来了,小兔子也来了。
  生:还有小鹿、野猪、野鸡也来了。
  师:啊,来了这么多啊。看看他们感激的笑脸,猜一猜,当他们把手里的鲜花送给小熊一家的时候,会说什么感激的话呢?
  生:小鸟说:“谢谢你们不砍树,我们不用担心没有地方住了。”
  生:小鹿说:“谢谢你们,你们这么爱护树,就是爱我们大家的家啊!”
  生:松鼠说:“谢谢你们,你们不砍树,我就有很多野果子吃了。”
  ……
  在以上这个片段中,正是学生对“感激”一词有了自己独特的深入的感悟,其中蕴含着的人们对美好环境的喜爱和对小熊父子二人保护环境行为的高度赞赏,就在这个性化的解读中被挖掘出来了。
  
  三、有效引领,升华情感体会
  
  文中关键词语的教学还是需要教师的引领来解读。教师不仅要精心预设,并且在学生解读过程中要及时灵动地予以启迪和诱导,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引领学生与文本展开自由对话,产生思维的碰撞,升华情感体会,实现阅读的创造。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执教低段课文《落叶》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师:(课件出示第一小节)同学们放开声音读一读。你们发现没有?一个词连续出现了两次。
  生:“一片一片。”
  师:(师在黑板上画两片树叶,然后明知故问)我明白了,这是一片,这也是一片,那“一片一片”就是两片了?
  生:不,是很多片。
  师:你想画下来,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吗?(学生到黑板上画)
  师:还有同学想说吗?
  生:一片落下来,又一片落下来,然后又一片落下来。
  生:树叶接连不断地落下来。
  师:(对画画的学生)你是不是还想画下去,为什么?
  生:叶子多了才是一片一片地落下来。
  师:把这种感觉送到这句话里再读读,让我们眼前感觉是“一片一片”的树叶落下来。(学生动情地读,很有滋味。)
  片段中把“一片一片”这个词语理解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通过画图、想象,每个人心中都构绘了一幅落叶飞舞的美丽画面。他们没有意识到是在学习词语,但是词语的意思已经根植在他们的头脑中了,在学生动情的朗读中,已经把自己的理解和课文的语言融为了一体。这样高效的词语学习跟窦老师经过精心的预设、有效引领是分不开的。
  
  四、学以致用,提升语言表达
  
  词语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表达”。学生学习词语,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层面,更重要的目标应指向“言语表达”。缺乏表达力度的词语,是没有生命力的僵死符号。因此,教学词语,要结合课文内容,创设“语用”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写话说话,在说和写的训练中,让词语最大限度地增值。
  在学完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我让学生也来说一说你眼里的秋天是怎么样的。有一个孩子也许是秋游留给了他深刻的印象,他想以秋游来写秋景,结果却成了这样的表达:听老师说明天要去秋游,他“心里很高兴”;独城公园游览的过程中,景色很美丽,他“心里很高兴”;回家的路上,他“心里很高兴”。他只会运用“高兴”“美丽”这些最常用的词语。这样词语贫乏的表达,着实让人感到失望。我在反思:我该怎样让他们用上那些学过的好词呢?于是,我自己先范说了一段话,引导学生明白词语要学以致用。接下来,有几个学生就说得相当精彩了。其中一个学生这样说道:秋天来了,秋高气爽,天高云淡,这真是一个让人舒服的季节。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有大大的梨,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橘子……田野上,稻谷笑弯了腰,棉花咧开了嘴,红高粱在风中跳起了舞……在这瓜果飘香的季节里,最高兴的要数农民伯伯了,他们开心地说:“这又是一个丰收年。”
  比起先前发言的那位同学,这位同学说的这段话有“分量”多了。学生大脑中的“消极词汇”已转化为“积极词汇”,这样的词语,才是有功效的词语。
  苏霍姆林斯基说:“你要把那些生动的,使人心情激动的词装进儿童的意识,在装进去以后,还得操心,不要使它变成一支干枯的花朵,而要像一只离巢飞出的歌鸟,尽情地欣赏周围世界的美丽……”我想,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该保持这样一份对词语的热情,这份热情可以催发我们的奇思妙想,从而让语文教学呈现出深远而独特的意义、意味和意蕴。
其他文献
朱华贤 中学高级教师,杭州市萧山区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杭州市作家协会会员。致力于教育评论和随笔写作,出版《青春作伴》《崇尚黑色》《推敲时尚》《用心呼吸》《师者不器》等著作,并发表教学研究论文近百篇,有十余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教育理念:语文教学其实教的是教师本人,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发挥的空间更大、更自由,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师自身的素养对学生的影响更大、更直接、更深远。教师素养第一
期刊
朱德江 著名特级教师,全国首批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嘉兴市小数会副会长,浙江省小学数学名师工作站导师,“朱德江特级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新世纪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编写组成员、分册主编。先后主持“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构成要素与培养策略”等多项省、市级研究课题,研究专著《小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策略与案例》2008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并获得浙江省人民政府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期刊
数学教学最基本的目标就是使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发展数学思维。如何培养学生的深度思维,让数学学习走向“深度”?让学生学会数学反思,提升反思能力是一个重要途径。反思能将学生的经历提升为经验,数学知识的获得只有通过学生的反思,才能纳入其认知结构。正如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说:“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学生从小养成反思的习惯,对于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培养学习能力、提升思维品质都具有十
期刊
在解读《语文课程标准》时,低年级语文老师普遍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识字、写字和朗读的训练中,也有积累运用语言的意识。可是关于如何留出足够的时间把“积累和运用语言”作为训练点,对学生进行语感的培养,在低年级的语文课中体现不够。尤其是学生到了中年级起步作文时,容易出现有想法却不善于表达的现象。这也许是我们往往忽视了第三课时的利用与重视,甚至于在各类公开课中难寻低年级语文第三课时教学踪影的原因。  其实只要教
期刊
策划人语:  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是一所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公办集团化学校,省一级学校、省绿色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是深圳市的一所知名学校。2001年6月1日,该校的四位小学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表演了《狮子王》英语配音片段,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学校也以其首创英语电影配音教学模式在全国小有名气。  近10年来,该校边开发、边实验、边论证、边完善,编辑了大量适合中小学生学习的英
期刊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但是,我们绝不能认为在教学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会自然而然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知识
期刊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发展学生的思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虽然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发展学生的思维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密不可分。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提
期刊
一、背景    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单一使用教科书,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提高并不明显。我们一直在探索适合学生兴趣和需要,能有效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校本教材和教学模式。英语电影以其丰富的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吸引了我校师生的目光,而其中地道的语言表达、真实语境更是成为了我们英语听说教学的宝贵素材。于是,在电影魅力的感召下,在课程改革的指引下,我们开始了英语电影配音课的教学实践探索。      二、应用模式
期刊
课堂教学离不开提问,数学课堂教学呼唤充满有效性的提问。《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必须把教材中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有探索性的数学问题,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取得成功的机会,尽最大努力让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欢乐、激愤和成功。”数学问题提得有效与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高低。  一、课堂提问存在的困惑  课堂中师生双边互动往往从精心设计的问题开始,好的问题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拓
期刊
当今社会,变化最为迅捷的就是信息技术,它完全是以瞬息万变的态势,冲击着人们的生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并改变着我们的行为方式。那么信息技术到底对什么学科影响最大呢?笔者认为,不是信息课,更不是语数英,冲击与影响最为直接与宏大的是品德学科。信息社会对于其他学科更多的是技术层面的冲击与突破。而对于于品德学科,更多是内涵层面的,可以说,信息社会让品德教学面临质的蜕变,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品德观念的接受方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