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尔迪阿洪演唱的“十二木卡姆”歌词研究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x2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其他文献
癌性恶液质是一种进行性的消耗综合征,表现为厌食,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代谢异常,进行性的脂肪和肌肉组织的分解,器官功能活性下降,最终导致全身哀竭,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是
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的女作家中,张爱玲和李碧华可以说具有独特代表性.张爱玲的曾祖父是清末权倾一时的李鸿章,出身显赫,可父母辈的家庭悲剧也注定了她一生的悲欢离合.李碧华
期刊
摘 要:1930年,中国第二批女性作家登上历史舞台,她们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和创作视角为中国文学史增添了新的一笔。萧红作为一名有着独特经历的女性作家,以其自身的生命体验创作出了大量的经典。本文通过研究其中篇小说《生死场》中的女性形象,探讨萧红笔下的女性生存本相。  关键词:《生死场》;女性立场;生存本相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以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慢性进行性缺失以及残存的神经元胞浆内嗜酸性包涵体(Lewy体)形成为病理特征。该病与老化
摘 要:金庸是中国武侠小说界的泰斗。“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外加一部《越女剑》描绘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金氏江湖。小说中使用了大量的宗教因素,提升了审美价值。本文主要从金庸武侠小说的研究现状、小说中的宗教种类、宗教因素与人物形象塑造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分析宗教因素的化用。  关键词:宗教因素;金庸武侠小说;审美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其英译本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采用译文对比研究的方法,在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视角下,从语意层面和句法层面解读《论语》不同的英译本,比较分析其
摘 要:在现存可考的唐代宗大历时期科举省试赋题中,天象类赋题占有很高的比重,这一现象在有唐一代的科举考试中是一种极为特殊的情况。这类试赋以维护、赞扬帝王的统治为命题旨趣,具有强烈的政治指向性,其在服务于君主的封建统治的同时,也体现了唐代宗时期深刻的社会现实。  关键词:唐代宗;省试;天象;赋;综述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4
摘 要:诗歌历来为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爱情诗歌占据了一定比重。由于历史文化、社会制度以及宗教熏陶等方面的差异,中外爱情诗歌的内容和表达手法都有较大差异。中国爱情诗歌历史悠久,通常含蓄委婉、意蕴深远、短小精悍;西方爱情诗歌同样具有相当的历史,但大部分外国诗歌相比较中国诗歌则显得更加大胆直率、热情奔放、情感鲜明。  关键词:中外;爱情诗歌;主题内容;表达手法  [中图分类号]:I106 [文
摘 要:金庸的《笑傲江湖》以江湖进行隐喻,从中体现了政治寓意,使读者更深切地感受作者笔下的江湖带来的崇高美。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我们拜倒在快意江湖的洒脱和侠义之中,对书中人物的侠义心肠和道义的行为感到钦佩。从《笑傲江湖》出发,它的崇高范畴的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作者和书中人物的侠义心肠和心系家国的大局观,隐含的道家功成身退思想;各色人物的高深武功,血祭的出现;作者的情节环境的描绘善用泼墨写意方
摘 要:《琵琶行》是我国古代中唐诗人白居易的长篇叙事类诗歌,这首诗经历千年时间的洗礼,为各朝代学者、诗人广泛借鉴和学习,是我国诗坛一颗的明星。作者在诗中描述了琵琶女曲折、不幸的生活经历和诗人自身的坎坷命运,先后表述了诗人对琵琶女悲惨命运的同情、与琵琶女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对自身坎坷仕途的悲鸣,将个人情感作为诗歌主线,将音乐艺术、人生境遇和内心情感这三个部分融洽结合,增强了文章的抒情艺术效果,促使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