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场圈舍除臭复合菌剂的研制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ni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从畜禽养殖场、堆肥场、鱼塘等场所分离筛选除臭功能菌,获得6株具有显著除臭作用的微生物,分别为酵母菌Y-1、霉菌M-1、乳酸菌L-1、芽孢杆菌B-1和B-2、光合菌P-1。采用正交试验对功能菌进行优化组合,研制除臭复合菌剂。结果表明:Y-1、M-1、L-1、B-1、B-2、P-1的最优比例为1∶1∶1∶1∶3∶3,其对综合恶臭、TVOC、NH3和H2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4.97%、18.66%、13.12%、41.18%,对综合恶臭、TVOC、NH3和H2S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72.95%、35.26%、20.20%、81.28%。复合菌剂能够明显减少猪粪中恶臭的产生量。
  关键词 猪粪;生物除臭;综合恶臭;菌剂
  中图分类号 X1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3-0172-03
  Abstract Six microorganisms with high deodorization efficiency were isolated from livestock farm,compost site and fish pond,which were identified as yeast Y-1,mould M-1,lactobacillus L-1,bacillus B-1 and B-2 and photosynthetic bacteria P-1,respectively.The six strains were made into complex microbial agent,the combination ratio was optimized by orthogonal array desig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ratio of Y-1,M-1,L-1,B-1,B-2 and P-1 was 1∶1∶1∶1∶3∶3.In the deodorization of swine manure,the average reduction rate on odor intensity,TVOC,NH3 and H2S was 54.97%,18.66%,13.12%,41.18%,respectively,and the maximum reduction rate of that was 72.95%,35.26%,20.20%,81.28%,respectively.In conclusion,addition of microbial agent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odor pollutants produced by swine manure.
  Key words swine manure;biological deodorization;odor intensity;microbial agent
  改革開放以来,我国畜禽养殖业得到了大发展,曾创造了20年连增的奇迹,年均增幅逾10%。然而,畜禽养殖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日趋严重[1-2]。其中,畜禽粪便产生的恶臭污染也是重要的环境污染之一。畜禽粪便中含有氨、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若未能及时清除或处理,将产生甲基硫醇、二甲二硫醚、甲硫醚及多种低级脂肪酸等恶臭气体,导致臭味成倍增加。这不仅影响了养殖场内畜禽的生长,而且也会对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产生威胁[3]。因此,开展除臭研究对畜禽粪便恶臭污染控制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4]。
  当前,在畜禽养殖除臭中,生物除臭是研究热点,国内外对生物除臭的研究多集中在生物滤池或生物滴滤塔除臭,如刘春敬通过构建高效生物除臭滴滤塔将臭味去除,其对H2S的去除率达90%[5]。由于这种除臭技术成本相对较高,在养殖场局部场所如堆肥场可采用,但对于受粪污污染的圈舍等场所因其面积大而难以大规模应用。因此,采用复合菌剂原位除臭是研究重点,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除臭菌剂是日本EM(有效微生物)菌剂,其利用光合菌类、乳酸菌类、酵母菌类、丝状菌类和革兰氏阳性菌类等菌株来抑制恶臭物质的产生或分解恶臭物质,达到除臭效果[6]。但由于EM菌的广谱性,其在畜禽粪便除臭中的应用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因此,研制对养殖场圈舍面源恶臭污染有针对性的复合菌剂尤为重要。本文则以养猪场圈舍面源恶臭污染治理为切入点,筛选出几株具有显著除臭作用的微生物,按照其功能及微生物之间的协同作用进行组合,研制高效除臭菌剂。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菌株。在畜禽养殖场、堆肥场、鱼塘等场所采样,实验室分离筛选到酵母菌、霉菌、乳酸菌、芽孢杆菌和光合菌。
  1.1.2 粪样。试验所用粪样为取自四川省双流县富源养殖场的新鲜猪粪。
  1.1.3 分离培养基。酵母菌:YPD培养基。霉菌:加入20~30 mg/L链霉素的PDA培养基。乳酸菌:MRS培养基。芽孢杆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光合菌:①富集培养基。通威光合菌分离用培养基10 g,水1 000 mL,pH值7.4~7.8;②双层培养基下层。通威光合菌分离用培养基10 g,琼脂10 g,水1 000 mL,pH值7.4~7.8;③双层培养基上层。通威光合菌分离用培养基10 g,琼脂20 g,水1 000 mL,pH值7.4~7.8[7]。
  1.2 试验方法
  1.2.1 菌株的分离。①酵母菌、霉菌、芽孢杆菌的分离。称取适量猪粪,制成菌悬液,分别加入酵母菌、霉菌、芽孢杆菌的液体培养基,30 ℃、160 r/min下富集培养。将富集后的菌液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划线纯化,最后挑取单菌落至斜面保存备用。②乳酸菌的分离。称取适量猪粪,制成菌悬液,加入乳酸菌的液体分离培养基,30 ℃下静置富集培养。将富集后的菌液稀释涂布法分离,划线纯化,采用厌氧盒厌氧培养,最后挑取单菌落至斜面保存备用。③光合菌的分离。取10 g鱼塘的污泥加入250 mL无菌锥形瓶中,注满培养基,密封瓶口,置于30 ℃、白炽灯光照下厌氧富集培养。待液体培养物呈現红色或红褐色时转移至新培养基,2~3次重复。将富集后的菌液梯度稀释,取0.1 mL 10-2、10-3、10-4 3个稀释度的菌液与冷却至40~50 ℃的双层培养基下层相混合注入平皿,待下层培养基凝固后注入上层培养基[7]。采用双层平板法多次分离得到纯菌落后,接种于含液体培养基的厌氧瓶中培养,保种备用。   1.2.2 菌株的筛选。将筛选出的菌株液体培养至稳定期后,取菌液稀释10倍后按照10%接种量接入新鲜猪粪中,每天用感官法初步判定微生物的除臭效果,重复几次,筛选出具有除臭作用的微生物。
  1.2.3 菌株的鉴定。试剂盒提取菌株的基因组DNA(酵母菌为26S D1/D2区,真菌为18S rDNA,细菌为16S rDNA),进行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确认,PCR产物送至上海生工生物有限公司测序[8]。
  1.2.4 功能菌组合比例优化。选择Y-1、M-1、L-1、B-1、B-2、P-1 6株菌做正交试验,采用L27(313)正交表,以Y-1、M-1、L-1、B-1、B-2、P-1作為A、B、C、D、E、F 6个考察因素,选取3个添加量水平进行配制菌剂,取5 mL稀释10倍后的混合菌剂用于除臭试验,以5 d后装置内的综合恶臭浓度为指标考察效果(表1)。
  1.2.5 菌剂除臭试验。模拟圈舍面源污染,将100 g新鲜猪粪置于5 L的除臭装置中(图1),猪粪的厚度约为0.5 cm,加入5 mL稀释10倍后的混合菌剂并搅拌均匀,将装置密封,以200 mL/min的速度向装置内通空气使装置内保持好氧环境,装置后面连接2个吸收瓶。一级吸收瓶中装有0.01 mol/L HCl溶液50 mL,用以吸收除臭装置中产生的NH3和H2S,二级吸收瓶中装有50 mL乙酸锌-乙酸钠溶液,用以吸收除臭装置中产生的H2S。将除臭装置置于30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每天测定装置内的综合恶臭、TVOC浓度和吸收瓶中的NH3和H2S含量。
  1.2.6 综合恶臭、TVOC、NH3和H2S的测定。综合恶臭的测定:参照《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GB/T 14675—93)[9];TVOC的测定:SLC-OP020手提式恶臭检测仪,韩国科学技术分析中心[10];NH3的测定:参照《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 535—2009)[11];H2S的测定:参照《水质硫化物的测定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GB/T 1 6489—1996)[12]。
  1.2.7 去除率的计算。计算公式具体如下:
  2 结果与分析
  2.1 除臭菌株的分离鉴定
  从畜禽养殖场、堆肥场、鱼塘等场所共分离筛选到6株具有显著除臭作用的微生物,经26S rDNA D1/D2区序列分析,Y-1为罗伦隐球酵母菌(Cryptococcus laurentii);經16S rDNA序列分析,B-1和B-2分别为Bacillus safensis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1为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P-1为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经18S rDNA序列分析,M-1为卷枝毛霉(Mucor circinelloides)。
  2.2 功能菌组配比例优化
  按照表1的正交因素水平设计L27(313)正交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的极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RE>RD>RA>RC>RF>RB,6株菌对综合恶臭去除的影响大小依次为B-2(E)>B-1(D)>Y-1(A)>L-1(C)>P-1(F)>M-1(B)。在试验设计范围内,优化得到除臭菌剂的最佳配方为E3D1A1C1F3B1,与直接观察法得到的结果相同。因此,Y-1、M-1、L-1、B-1、B-2、P-1的添加比例为1∶1∶1∶1∶3∶3时菌剂的除臭效果最好。
  2.3 综合恶臭的去除效果
  如图2所示,由于猪粪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被消耗,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综合恶臭浓度均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综合恶臭的平均去除率为54.97%,去除率在第3天达到最大,为72.95%。
  2.4 TVOC的去除效果
  如图3所示,由于TVOC的成分比较复杂,因此TVOC随时间的变化没有明显规律。TVOC的平均去除率为18.66%,去除率在第3天达到最大,为35.26%。
  2.5 NH3的去除效果
  如图4所示,试验初期1~4 d,有机物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快速分解,氨气的释放量迅速升高,在第4天氨气的释放达到最高峰,然后氨气释放量迅速下降并趋于平稳。试验组的NH3释放量低于对照组,其主要原因是加入的除臭微生物控制了铵盐的分解,以及铵态氮被除臭微生物转化为其他形式的氮而被固定下来。NH3的平均去除率为13.12%,去除率在第5天达到最大,为20.20%。
  2.6 H2S的去除效果
  如图5所示,试验初期有机物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快速分解,H2S的释放量迅速升高,对照组的H2S释放量在第4天达到最高峰,试验组的H2S释放量在第5天达到最高峰,随着有机物质的消耗殆尽,H2S释放量迅速下降。菌剂对H2S有明显的去除效果,H2S的平均去除率为41.18%,去除率在第4天达到最大,为 81.28%。
  2.7 复合菌剂除臭机理探讨
  相关文献表明,复合菌剂原位除臭是一种基于微生物协同作用的多种菌群参与的除臭过程。酵母菌不仅可以分泌生理活性物质,还可以给其他有益微生物如乳酸菌等增殖所需要的基质提供重要的给养保障,促进有益微生物的快速生长,使其成为优势菌种,从而抑制产臭微生物的生长,减少恶臭气体的释放;而且酵母菌本身还可以产生一定量的香味,可以对粪便产生的恶臭气体起到掩盖作用[13]。霉菌能够将猪粪中不易降解的淀粉分解为小分子物质,从而为其他除臭菌提供营养物质。乳酸菌能够摄取光合菌、酵母菌产生的糖类形成乳酸,乳酸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能够抑制猪粪中产臭微生物的活动和有机物的急剧腐败分解;而且乳酸菌能够分解猪粪中在常态下不易分解的木质素和纤维素,并使有机物发酵分解。芽孢杆菌不仅具有分解作用,而且也能抑制NH3的产生。朱珊珊通过将枯草芽孢杆菌用于发酵床生物除臭发现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抑制猪粪中NH3的产生[14]。光合菌能够以猪粪中的有机物及有害气体如H2S、NH3等为基质,合成糖类、氨基酸类、维生素类、氮素化合物和生理活性物质等,光合菌的代谢物质可以成为其他微生物繁殖的养分,光合菌如果增殖,其他的有益微生物也会增殖。王艳朋通过研究发现,沼泽红假单胞菌在厌氧条件下能够降解芳香烃累物质和3-氯苯酚等TVOC,而且光合菌在光照条件下能够利用硫化氢等还原剂,经细菌型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还原成为有机营养物[15]。Sawada通过试验也发现光合菌能够将硫化物转化为单质硫[16]。本研究研制的复合菌剂中有酵母菌、芽孢杆菌、霉菌、乳酸菌及光合菌,属于当前生物除臭复合菌剂中的主流菌群,与EM菌中的功能菌类似,据此推测,复合菌中各种菌能发挥其功能并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进而取得良好的除臭效果。   3 结论与讨论
  (1)本研究中分离到6株具有除臭作用的微生物,为酵母菌1株、霉菌1株、乳酸菌1株、芽孢杆菌2株、光合菌1株。
  (2)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除臭菌剂中Y-1、M-1、L-1、B-1、B-2、P-1的最适比例为1∶1∶1∶1∶3∶3。
  (3)将菌剂应用于粪便除臭试验,菌剂对综合恶臭、TVOC、NH3和H2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4.97%、18.66%、13.12%、41.18%,对综合恶臭、TVOC、NH3和H2S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72.95%、35.26%、20.20%、81.28%。
  4 参考文献
  [1] 顾文杰.禽粪好氧堆肥除臭菌筛选及其促腐熟效果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08.
  [2] 冯健,方新,于淼.生物除臭剂在畜禽粪便除臭中的应用实验[J].现代农业科技,2009(20):286-288.
  [3] ZHU Jun.A review of microbiology in swine manure ordor control[J].Agriculture,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2000(78):93-106.
  [4] YE Fenxia X,ZHU Ruifen,LI Ying.Deodorization of swine manure slurry using horseradish peroxidase and peroxides[J].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09,167(1/2/3):138-153.
  [5] 劉春敬.高效生物除臭滴滤塔的构建及微生态学分析[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2.
  [6] 杨柳,邱艳君.畜禽养殖场恶臭气体的生物控制研究[J].中国沼气,2013,31(2):30-33.
  [7] 顾继锐,苏艳秋,伍翠芳,等.一株嗜盐光合菌的分离及对养殖污水的处理效果[J].淡水渔业,2011,41(5):45-51.
  [8] 刘爱华,王茜,袁丽杰,等.苯酚降解红球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36(6):1-5.
  [9] 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GB/T 14675-93[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3.
  [10] YAN Zhiying,LIU Xiaofeng,YUAN Yuexiang,et al.Deodorization Study of the Swine Manure with Two Yeast Strains[J].Biotechnology and Biop-rocess Engineering,2013(18):135-143.
  [11] 水質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 535-2009[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12] 水质硫化物的测定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GB/T 16489-1996[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13] 刘胜洪,程驹,郭长江,等.微生物除臭菌对改善畜禽养殖场环境的应用初探[J].天津农业科学,2011,17(4):25-27.
  [14] 朱珊珊.发酵床功能芽孢杆菌菌株的筛选及应用效果[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2.
  [15] 王艳朋.光合菌在处理高浓度硫酸盐和高浓度有机废水中的应用[D].南京:南京大学,2011.
  [16] SAWADA H.Photosynthetic bacteria in water treatment[J].Journal Fer-ment Technol,1997,55:311-316.
其他文献
摘要 基于榨菜全过程和安全控制要求及《初级农产品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要求(GB/T26407)》,与示范区组织保障、质量安全标准化、农业化学投入品控制、质量安全追溯、质量安全检测检验监管、种植过程疫病防控、预警通报与应急、质量安全诚信和多元化国际市场等体系有机融合,建立出口榨菜质量安全示范区管理体系平台。3年的实践运行结果显示,出口涪陵榨菜安全水平提高,知名度提高,管理体系得到认可。分析了示范区平台
摘要 休闲农业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活动,从旅游影响的角度对休闲农业进行分析显得至关重要。特选取上杭县五龙村为例,从旅游地居民对休闲农业旅游影响的感知调查研究入手,分析休闲农业旅游所带来的各方面效益影响,指出发展过程中影响居民效益实现的负面因素,针对不足的地方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以提高居民受益度。  关键词 休闲农业;农村居民;效益;对策;福建上杭;五龙村  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
摘要 如皋市大白菜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申荣菜王F1长势长相、产量效益及抗病抗逆性较优于其他品种,在白浦镇乃至全市仍有推广价值;改良青杂三号和精纯87-114的商品性相对较好,便于农户栽植,同样适宜在本地区推广种植;白浦黄芽菜株系1、白浦黄芽菜株系3适宜于白蒲地区生长,但要不断地对品系进行提纯复壮,增强抗病抗逆性等综合性状;白浦黄芽菜株系2个品种由于各方面的特征特性可作为种质资源用于科研。  关键
摘要 为分析华北基本气候概况,首先统计1951—2013年夏季6—8月以及3个月平均降水情况,然后分析3个月降水区域距平,并进行夏季平均降水时空分析及500、700、850 hPa的环流分析。结果表明,华北夏季各月降水递减,转变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时空分析中,距平场的前3个特征量的累积解释方差达到54%,也出现类似于区域距平分析结果,即华北的确在变干旱。不同高度的旱涝环流分析表明,对华北降水影
摘要 根据天师栗种子含水量高、含淀粉高的特性,结合生产需要,制定出种子的分级标准,研究总结出天师栗种子采集的方法,介绍了种子的冷库贮藏、混沙贮藏、冷库贮藏与混沙贮藏相结合的贮藏方法。  关键词 天师栗;种子采集;贮藏方法  中图分类号 S66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7-0082-02  天师栗(Aesculus wilsonii Rehd),又名猴板栗[1
摘要 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对四川省4个柑橘产地的柑橘样品中农药残留情况进行定性、定量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柑橘样品中农药残留的检出率为76%,共检出29种农药;宽皮桔、甜橙、柚子和柠檬产品中均有样品农残检出超标准限量值;单个样品检出3种以上农药残留的样品占总体的30%。  关键词 柑橘;农药残留;安全生产;四川  中图分类号 S481 .8 文献标识码 A
摘要 建立了一种利用气相色谱仪—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草莓中百菌清、三唑酮、腐霉利、硫丹、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氯菊酯、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共12种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方法。结果表明,12种菊酯类农药在15 min内均能良好分离,且在0.05~1.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在0.995以上,添加回收率在83.5%~107.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55%~10
摘要 总结了麦冬—玉米—豇豆高效立体套作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选地整地、栽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麦冬;玉米;豇豆;高效;立体套作;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7.1;S513;S64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4-0080-02  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
摘要 二氧化硫(SO2)是大气中主要污染物之一,研究SO2的时空分布,对未来SO2排放预测、制定更为有效的SO2污染控制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EDGAR数据,基于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中国SO2排放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利用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分析我国SO2排放量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我国SO2排放量排在前几位的省份为山西、河北、山东和河南、江苏、四川等,总体上呈东南高、西北
摘要 进行RapidChek SELECET方法和GB/T13091—2002方法检测饲料中沙门氏菌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相同的样品采用2种方法检测出的结果完全相同,且RapidChek SELECT检测时间比GB/T13091—2002检测时间少。  关键词 RapidChek SELECET;GB/T13091—2002;饲料;沙门氏菌;检测  中图分类号 TS20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