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的国际化培养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m506910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中国矿业大学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了国际化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内涵、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新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国际化培养给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国际化;人才培养;采矿工程
  作者简介:范军(1978-),男,山东淄博人,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党政办公室主任,讲师。(江苏 徐州 22111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4-0037-01
  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日益频繁,如何能在国际上立于不败之地,国际化的人才培养已成为关键所在。近年来,伴随着国际、国内煤炭行业的大发展,国内煤炭企业国际化的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煤炭企业开始进军国际市场,加上国际化人才交流与科技合作的日益频繁,在这个背景下,国际化复合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需求剧增,传统采矿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本文结合中国矿业大学办学实情对国际化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
  一、国际化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内涵
  国际化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是指面向跨国煤炭企业就业或国际矿业类科研院所深造而培养具有良好的外语沟通和交流能力、专业性外语阅读和写作能力,具有扎实的理论与较强的工作实践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出色的组织管理能力、突出的创新和研究能力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
  二、国际化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1.国内煤炭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需求
  2005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鼓励煤炭企业到境外投资办矿,带动煤炭机械产品出口和技术、劳务输出,提高我国煤炭工业的国际竞争力。2007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也明确要求,扩大对外开放,支持有条件的煤炭企业到境外开发煤炭。在这样的政策引导背景下,神华集团、兖矿集团等大型煤炭企业频繁进行境外投资,并且近几年仍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国际化程度越来越强。由于我国煤炭企业进军国际市场起步较晚,与此配套的人才培养模式尚未确立,目前极其缺乏既有专业技术又有管理能力,还精通外语和熟悉国际煤炭行业情况的国际化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及时适应市场要求、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内煤炭企业进军国际市场储备人才。
  2.国际学术、科技交流合作的需求
  随着国际化学术、科技交流合作的不断深入与加强,有越来越多的机会与国外高校、企业、科研机构进行交流与合作。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造就的外语能力低下、研究能力薄弱等问题也需要高校做出相应调整。
  3.现有专业培养目标不能满足国际化的需求
  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固体矿床开采、设计与施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从事矿区开发规划,能在矿山等领域从事生产、设计、施工、科研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目前采矿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还存在与国际化人才培养不相适应的地方。
  (1)专业性外语能力欠缺,不能熟练利用外语进行工作、交流。尽管目前大学生的外语基础和水平较以前有很大提高,但工作交流还存在一定障碍,一般需要实地适应一段时间才能适应工作;专业外语课程偏少,专业性外语词汇匮乏,不能满足科研和工作要求。
  (2)国际化视野不足,缺乏对国际煤炭行业的了解和把握,所学知识不能与国际、国内现场实际同步。现在大学生对国际煤炭行业的了解仅限于老师上课讲到的只言片语或者从网络上了解到的良莠不齐的一点信息,缺乏有效的、系统的梳理,更谈不上对国际煤炭行业的了解和把握。
  (3)实习、实践机会太少,动手实践能力薄弱,不能及时上手工作,这与国际化竞争中的高效性相违背。
  三、中国矿业大学开展国际化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可行性
  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采矿工程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并设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也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学科,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学科具备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内在条件。
  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近年来在国内权威机构专业评价排名中一直名列第一,2007年以全优成绩通过教育部采矿工程专业认证,并于2010年通过教育部审核认证有效期再延长三年。这就意味着在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会员国后,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在国际上是被承认的,这就为毕业生国际化的就业或升学提供了外部条件。
  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具有培养国际化人才所必需的优秀生源。近年来,随着煤炭行业的良好发展,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就业呈现出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许多优秀的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已将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作为自己的首选。据统计,近两年采矿工程录取的学生中高于当地一本线30分的考生占录取人数的75%以上,英语优秀率55%以上,这也为培养国际化人才提供了优秀的生源保障。
  可见,中国矿业大学具备试点国际化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力和优势。
  四、关于国际化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针对国际化采矿工程专业人才能力的要求和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差距,本文对国际化人才培养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成立采矿工程专业国际班,试点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在采矿工程专业学生中选择外语基础好、有志于国际就业或学术、科研交流的学生成立采矿工程国际班。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结合自身实际,开拓思路,通过加强与国外科研院所和机构、企业的联系、提高师资国际交流水平等方式,使培养的人才符合国际化就业和继续深造的要求。   2.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强化学生的外语能力
  (1)开设外语强化课程,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尤其是口语与写作水平,保证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外语进行沟通、交流与科学研究。
  (2)选择具有一年以上留学背景的专业课教师进行双语授课,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性外语运用能力,并有助于提高教学内容与水平的国际化程度,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3.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
  (1)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煤炭企业的交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一方面定期聘请或邀请校外专家、学者举办学科前沿讲座或到校任教,让学生把握国际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并了解最新的煤炭科学技术,另一方面推荐学生实习、就业或联合培养,安排教师交流,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
  (2)与国际知名矿业类高校联合办学,不断提高国际化教学水平。通过互相推荐优秀的大学生交换学习、继续深造、教师交流等方式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一方面可以直接受益于对方先进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自身教学理念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4.着重培养合作、管理、实践、研究和创新等多方面的能力
  要培养国际化的矿业类高端人才,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出色的外语能力远远不够,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管理、实践、研究、创新等多方面能力。这就需要开拓思路,不断深化培养方式和方法的改革。
  (1)在采矿工程专业导师制基础上,把同一组学生组成一个团队,以团队形式完成各类学习实践活动。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的研究课题,训练科研能力,提升科研素质。另外,再为学生配备现场导师,同一个现场导师指导的学生每年暑假去现场导师所在企业实习,接受现场导师的指导,协助现场导师完成工作任务,解决现场实际问题,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采取课题式教学方法,提出一些生产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个人或团队通过自主研究和学习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研究和创新方面的能力。
  (3)加强实验室建设,扩大实验室开放程度,提高实验课程比例,鼓励学生多进实验室,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
  (4)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中的合理因素(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即整个培训过程是在工厂、企业和国家的职业学校进行,并且这种教育模式又以企业培训为主,企业中的实践和在职业学校中的理论教学密切结合),增加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实践工作机会和时间比例。例如可以在大学生毕业实习环节中鼓励学生去就业意向单位顶岗实习,并在有条件的企业进行毕业设计和组织毕业设计答辩。
  (5)在学生培养中增加体能训练和素质拓展等方面的课程,提高学生适应各类复杂工作环境的能力和团队合作与管理的能力。
  总之,国际化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已是大势所驱。作为高校应把握时代脉搏,抓住机遇,进行改革,积极探索采矿工程专业国际化培养模式,为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努力,使我国能在国际矿业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其他文献
档案信息资源是较为重要的公共资源形式,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对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进行了分析,在整合现阶段高
1995年WTO正式运行,国际贸易向着更加规范与开放的方向前进。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运行,各国的关税不断降低,非关税壁垒措施受到的限制也越来越严格。但发达国家为达到贸易保护
目前,我国产业集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各地纷纷建立产业集聚区和特色产业集群,以期吸引企业前来投资,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但是在产业集聚的过程中,土地资源承载力约束也逐渐趋
食品安全关系民生,但近年来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威胁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自身权益.为改进和禁止食品安全问题,我国不断完善食品领域相关的立法,有效遏制食品质量问题的大规
文章通过对广元地区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推进情况现状进行了调查了解,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总分馆建设推进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期刊
市级党校图书馆是开展党建工作、党建教育的重要阵地,针对当前市级党校图书馆发展面临的问题,结合服务科研发展要求,提出了市级党校图书馆的转型发展策略,旨在促进党校图书馆
VFP6.0作为优秀的桌面型数据库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报表、标签输出功能.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其提供的报表输出格式常常不符合要求,有时会碰到一些复杂格式的表格,有时要多报表同
随着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读者到公共图书馆获取文献和信息.加强图书馆公共安全管理、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是图书馆面临的重要课题,面对诸多可预见和不可预
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中等职业学校最基本的建设,关系到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好坏。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存在学历层次偏低、来源渠道单一、知识结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