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功能性磁共振评价听皮层功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200902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应用功能性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评价植入者听皮层功能的临床价值。

方法

21例拟行人工耳蜗植入的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17例内耳结构正常,3例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1例为耳蜗神经发育不良)和7例听力正常儿童在镇静状态下行fMRI检查。受检者接受四种随机频率(500、1 000、2 000、4 000 Hz)声刺激,采用组块式设计,每个组块的听觉刺激持续16 s,刺激间隔16 s,每类刺激重复2次,总扫描时间为4 min 28 s。患儿人工耳蜗植入后定期进行听力学随访,评估其听觉言语功能。

结果

28例受检者在单耳及双耳接受声刺激后fMRI上出现大脑听皮层激活,表现为单纯颞横回激活、单纯丘脑激活以及颞横回和丘脑均激活。接受单耳刺激时,21例患儿中6例表现对侧优势,5例同侧优势,10例双侧均衡;7例听力正常儿童,3例对侧优势,2例同侧优势,2例双侧均衡。耳蜗植入患儿术前听皮层的激活强度与听力正常儿童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例人工耳蜗植入患儿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良好,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儿与内耳结构正常患儿在听觉言语康复水平上未见明显差别。耳蜗神经发育不良患儿术前左耳给予声刺激后双侧颞横回激活,左耳植入耳蜗后开机对声音有反应,术后10个月行为测听平均阈值为55 dBHL。

结论

fMRI是一种可行的听皮层功能评价方法,结合ABR和影像学检查,能够在人工耳蜗植入前较完整地评估整个听觉系统的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甲状腺乳头状癌中BRAFV600E基因突变和病理特征的关联性。方法检索Medline、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集相关文献,应用Meta分析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OR)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t intervel,CI)。结果共有52篇相关文献纳入研究,12 02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BRAFV600E突变率为57.85%。结果显示:在甲状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影像导航技术在内镜颅底外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由同一术者实施的影像导航系统辅助下内镜颅底手术患者75例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术前导航准备时间、解剖结构定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肿瘤全切情况以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影像导航术前准备时间为8~15 min,平均11 min。手术过程均顺利,术中对颈内动脉管、视神经管、鸡冠、鞍底、圆孔、卵圆孔、破裂孔、斜坡、颈
目的评估Draf Ⅲ型额窦手术对鼻腔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至2013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30例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Draf Ⅲ型额窦手术前及术后1年的临床资料,并同时给予T&T标准试嗅法进行嗅觉功能检测,进行鼻声反射鼻阻力检查,填写主观症状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Wormald电话随访嗅觉主观评分表及
目的评价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查型喉罩及配套异物钳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纤支镜检查型喉罩和其配套使用的专用异物钳,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住院的气管异物92例患儿在快速诱导全身麻醉下实施气道异物取出术。应用纤支镜检查型喉罩通气,记录患儿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以及呼气末二氧化碳的变化。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部患儿的手术均顺利完成
期刊
目的分析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嗅球体积、嗅沟深度与嗅觉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测试组)及无认知障碍的健康受试者(对照组)各50例,应用T&T嗅觉测试法检查所有受试者的嗅觉功能,并行嗅球体积、嗅沟深度的MRI检查。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MoCA)、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检测评估认知障碍。以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测试组T&T嗅觉识别阈分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上气道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自动压力滴定与手动压力滴定所得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两种压力滴定模式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实验纳入符合要求的OSAHS患者共61例,所有的患者均于1周内顺序接受手动压力滴定及自动压力滴定,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多道睡眠监测结果以及两种压力滴定得到的治疗压力进行分析。结果61例患者的睡眠
目的检测普通话人群中掩蔽级差(masking level difference,MLD)的参考值,探讨年龄、性别以及语言背景等因素与MLD值之间的关联性,为MLD应用于临床及科研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平均听阈<20 dBHL、无耳科疾病、母语为普通话的73名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0~40岁,男37名,女36名。根据年龄将其分为三组:A组,10~20岁,男15名,女10名;B组,21~30岁,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