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风汉韵总关情

来源 :经济视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的许多际遇会风干身体,使我们的心灵天天坚硬起来,坚硬的过程由里及表,往往从心灵开始,渐次推进。有些生活体验是非要时光的磨洗才能领悟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灵的惊涛骇浪自然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的。只有在苍茫中品味过、在困苦中跋涉过的人,才能够深切地感悟出生命成长的全部寓意。
  肖春凤就是这样一个饱经风霜的女子,在她的成功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酸楚经历。
  要知道,白手起家的女企业家很少,事业有成后仍兢兢业业地为事业打拼的女企业家更是少之又少。经过一下午热络的交谈,笔者认为,肖春凤的成功作为一个“创业标本”来看,并不是机缘巧合、一蹴而就的,这偶然中存在着某种可以预知的必然。
  


  
  砥砺风雨:听,崛起的声音
  
  人生永远是一个爬坡的过程,其间要付出的艰辛决定了一个人以后道路的承受力和担当力。她总如是说:“苦尽甘来,我在逆境中学会了背负,积累了第一笔精神财富——自强并坚定。”
  描述肖春凤是困难的。对于个体而言,她用自己的坚韧顽强记录了这段创业历程的真实色彩,以轻翔远举的姿态,坐看云起,笑拥诸侯;对于女性而言,“一个女性在男性的队列里走了20多年,走得艰辛”。
  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刚毅执著、自尊自强,贫困的生活环境丝毫没有让她的心灵阴暗、狭隘、偏执,而宽容、诚恳、勤劳的品性却像血液一样融入到了她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里。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她,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始她的求索之路的。在这块贫瘠的土壤上,“走出去才能赚到钱”肖春凤把目光远眺到东北。1990年,怀揣着滚烫的8000元贷款和一颗忐忑且憧憬未来的心,肖春凤与丈夫带领20多个湖北老乡来到长春务工,干起了建筑工程。
  长春,这座将古代传统与现代文明完美地兼容并蓄的城市,承载着肖春凤最初的梦想,它带给肖春凤的,是坚持不懈的倔强性格,还有一份永存心间的创业情感,在她后来逐梦的日子里,异地而来的她把长春当作了第二个故乡。
  创业初期,人生地不熟的他们,有过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还要忍受白眼和歧视,生活异常艰难。俗语说,爱美是女人的天性,而她身处破烂不堪的工地,每天与一群壮汉为伍,哪有时间整理仪容,再加上当时生活条件恶劣,她用盐刷牙,用洗衣粉洗头是常有的事儿。而生性勤劳的她,肯吃苦,干活麻利,从不拈轻怕重。作为工地里的唯一女性,她自愿承担起了后勤保障工作。白天男人们都出去干活了,她除了为大家做饭外,还要收拾工房,不仅地面、桌几、窗户和床铺打扫得整洁如新,而且还把大家的脏衣服和鞋子清洗得干干净净,并且摆放整齐。用她的话说:“我要给大家一个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大家在外忙碌一天都疲惫不堪,晚上回到家里来至少要觉得温暖,能睡个好觉。虽然当时的我们很穷,但精神意志不能垮!”
  的确,一直支撑肖春凤走到今日今时成就的,正是这份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份顽强拼搏的意志!如若不然,一般的柔弱女子是断然受不了这份苦的,想想看,那时她每天凌晨3:30点起床,带领200多人风尘仆仆地到工地干活,攀岩登高、临阵指挥,重活累活样样不落,晚上12点还要挑灯夜战,把帐簿处理好才能就寝,这样一干就是4个年头。终日拖着疲倦的身体,有时还会忍受委屈,遭遇排挤, 试想,大老爷们儿有几个能扛得住这样的压力?偏偏,她扛住了!
  肖春凤是个怀旧的人,她的桑梓情结比任何人都浓重。她一直希望在异乡能给湖北老乡建造一个温暖的家,能让长春的6万湖北老乡们想家时能找到家的味道,使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有个休憩的港湾而不感疲惫。这不仅可以弥补长春的食客不能品尝到地道湖北菜的遗憾,为长春餐饮业凭添一道亮丽的风景,还可以让长春市民足不出省就能领略到湖北风土人情和古老灿烂的楚国文化。在《楚风楼游记》中有句话甚妙:“一人之心,千万人之福也。”这份福祉,全赖肖春凤的思乡之情吧!
  


  当下定决心开一家湖北菜酒楼后,肖春凤回到武汉并且一住就是40天,那段日子她吃遍武汉大大小小的鄂菜馆,将鄂菜的精华一一汲取,并针对东北人的饮食习惯加以改进。她从湖北聘请厨师和大多数服务员,而且订做的员工服饰都是采用刺绣工艺。对于每件事情,她都竭尽全力,对于每个细节,都力求极致。她给自己设定的标准是常人难以完成的,而她会为了这既定的标准全力以赴且不打折扣地去实现。用她的话讲:“只有拼尽全力才能做出一番事业来!”
  诚然,一个人的性格特性与其地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有人评价湖北人的性格特征,这样总结道: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我们惊奇地发现,这与肖春凤的秉性不谋而合。
  2003年9月12日,好胜而倔强的肖春凤创建了以湖北风味为特色的楚风楼。开业当天,大楼张灯结彩,鲜花簇拥,人声鼎沸,酒席上觥酬交错,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只有肖春凤在这时抽身退场,谁也不知道她的去向。
  这么大好的日子,她去了哪里?
  她走出大楼,来到街对面,转身,面向这个即将属于自己的大楼整整看了半个多小时,岿然不动,浑然未知。回首往昔的种种境遇,此刻,泪水滂沱。要知道,人类的各种情绪中,激动的情感是最隐藏的一种。它只在瞬间爆发,却像火山一样,需要地壳岩浆的万年涌动。而今,肖春凤能够如此充分而酣畅地忠实自己的情绪,无非是长久以来的坚忍使然。人们都看到成功者光鲜亮丽的一面,可谁又知道在那成功背后隐匿的艰辛又有多少?我们在为成功喝彩的同时,也该为那些经历苦难、终赢得荣耀的身影致以崇高的敬意!
  
  永续学习:
  “成功的背后是不断的努力”
  
  成功很容易让心灵狂妄起来。很多成功者在衣食无忧或在事业上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整个心态也随之被托举到了某个高度,在那个飘飘然的高度上,很多人迷失了真实的自我,不知道怎样回到从前的路上。肖春凤总是这样告诫自己:“辉煌时必须坦然以对,低下头去寻找来时的路,不能偏离轨道。同样,在困难来临时,也不要怨天尤人、悲观失落,要自信并坚定地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全力以赴地挺进。世界是公平的,机会是均等的,而机会往往是给那些最勤劳、最善于发现的人准备的。”
  肖春凤的座右铭——成功的背后是不断的努力。
  有人这样归结,“创业难,守业更难。”怎样才能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使企业在发展期更加焕发生机和活力,肖春凤认定了一个理儿——学习,永无止境的学习。她从创业初期就渴求知识,希望与企业一道成长和发育。而治企的一切都要求她必须走在企业发展的前头,她深谙此道。平日里,她非常注重知识积累,也积极地参加各种学习培训。1993年,通过刻苦努力,她终于拿到了财务会计专业自学考试结业证,拥有了从事会计行业的资格和学历。而用她的话说:“我不是为了拿到证才去学习,我是为了使自己真正掌握这门知识,今后能运用到治企的日常工作中。”而后,2004年她又参加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办的“全国首届酒店餐饮业危机管理总裁研修班”,完成了44学时课程学习。在工大汉邦管理培训中心,她也积极自修管理课程,她把学到的“渔夫与蛇的故事”、“刺猬法则”等经典的管理方略都传达给楚风楼的员工们。她还把到蒙牛集团考察学习所得的“知识财富”倾囊相授,如在学习期间总结的座右铭,如“做人比做事更重要”、“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小胜凭智,大胜靠德,认真做事,诚信做人”等都作为企业文化的精髓要求员工们背诵下来,言出行随。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定期安排酒店高级管理人员到各地参观学习,并不惜花费重金邀请全国各地的餐饮业权威能手、管理团队和讲师等到酒店给员工培训。用知识武装自己,在她看来,不仅能“修身”,而且能“治天下”。
  从20年前来到东北搞建筑,短短5年间肖春凤将楚风楼做得名声鹊起,她走上了一条漫长而迂回的道路,时宽时窄,时而平缓,时而陡峭。她说:“我的创业状态就是永远在路上。”
  
  人本管理:
  温暖的“大家长”
  
  肖春凤较为审慎地制定了楚风楼的企业理念——“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前途;为公司创造利益,为社会创造繁荣。”
  她的管理之道看上去亲切,摸起来温暖。楚风楼的管理理念是:制度是无情的,人是有情的,管理是不容情的。在肖春凤的眼里,人性化管理尤为重要。如果员工犯错误,她就把他叫到面前,以温和的谈心方式来教育他们。她对员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为什么要批评你们?怎么能改掉这个错误……”员工习惯性地总说:“我在楚风楼打工。”,她听到后不只一次在员工大会上提及:“我只是为你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才华、体现自身价值的平台,楚风楼就是你们的家。在这里,我不允许你们说‘打工’二字。”于是,“打工”这个词汇在楚风楼变成了禁忌。
  


  她总喜欢用“孩子”来称呼那些追随自己的员工,她也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她的员工。优越的生活条件、丰厚的薪资、定期的培训和旅游,只要她能想到为员工做的她就一定会去做。2007年,她组织大家到海南去旅游,她说:“出去玩就要让员工们玩得尽兴,玩得满意!”她带领全公司120名员工包了一架海航专机直飞海南。每个员工的红白喜事时,她都会给出1000元钱,这已经成为了她一条“严于律己”的不成文的规矩。员工生病时,她都会代表公司送去温暖。有一个员工脑血栓病发,家境困难,她立即送去了6万元帮其度过难关。
  每年的元旦,她都会跟员工们一起听新年的钟声,大家在一起开新年联欢会并聚餐,像一家人一样。在这个大家庭里,“大家长”肖春凤对员工好,员工自然也喜欢她。节日里,员工们给她献花,为她歌唱。集体照后,员工们都围着她要和她合影。对此,肖春凤只说了两个字:“人心!”也许,这才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吧,用“心”待人,用“心”经营。
  
  饮水思源:
  虚怀若谷,仁者风流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肖春凤成功后并没有忘记回馈社会。她成功举办了“美食推介会”、“楚风书画义卖会”等活动。她积极参加社区服务活动,要求公司定期送文艺活动到社区,教授湖北菜肴到社区,得到了社区群众的广泛认可和支持。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慈善事业,多次向省慈善总会、孤儿学校捐款。2007,肖春凤向吉林省孤儿学校捐款1万元,并为慈善总会“龙子心·长春行”活动捐款近万元。“我的父亲从小就是孤儿,受了很多苦,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可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说这话时,她泪盈于睫,让人们品到了她博爱的心声。2007年教师节,她在楚风楼组织了一次大型义卖活动,请著名画家办了一次画展,征集教师诗稿,颁奖活动办得有声有色,到场的每位教师都获得了精美的奖品和礼品,并把募集的善款全数捐献给希望工程。“军民共建”活动每年都会有她的身影,给指战员们送去许多日常用品和亲切的问候。她身处长春,仍思念家乡。她长年出资为家乡办学修路,为一所小学配制了20万元的电脑,使那所小学硬件得以彻底更新。此次汶川大地震,肖春凤第一时间组织全体员工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捐赠仪式,在仪式上,她谈起地震后人们的悲惨遭遇几次声泪俱下,难于控制,员工见此情景也纷纷落泪。她用真诚的话语动员员工们,有一份心出一份力,全力支持四川人民渡过难关。语毕,肖春凤率先以家庭的名义捐出20万元,接着,捐款热情一度高涨,一位员工表示:“我深深地被当时的捐款气氛所感染,觉得在这样一个有人情味的老板手下干活,有劲儿!”员工们也受到鼓舞,纷纷倾囊相助,在捐款中大家都表示:“在这个集团中倍感温暖”。这次捐赠仪式共募集25.4万元——这在一个餐饮服务企业是极少见的。
  也许,有些人就是这样,在生命的不同阶段,他们总能开放出不同颜色的花朵,让自己、让别人在幽暗的山谷中找到心灵的指引。终其一生,他们就是一束色彩绚烂的花朵,无声怒放,并以此感染周围的景致,形成一片片夺目的花海。
  肖春凤就是这样一个人,她的感性和善良时刻感染着她周围的人。“真水无香,深水无痕”,既言其业,又及其人,也是为她的创业人生所作的最好注脚。
  
  疾风劲草:力擎楚文化大旗
  
  “楚人,承鲁班之业,至北地春城,响鄂之本资,引众才之聚,不数年,遂成一方宗匠。”
  “把楚文化平铺在你面前,不着任何渲染的笔墨却已然色彩斑斓。”
  湖北是古代楚文化的发祥地。出生在湖北省的肖春凤,从小就耳濡目染楚文化,深谙其精髓。她惊叹于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楚国所创造的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的楚文化,堪与当时的希腊文化媲美;她流连于楚文化繁荣鼎盛时期所取得的恢弘成果,如青铜冶铸、制陶、丝织刺绣、屈宋辞赋、音乐舞蹈以及端午民俗等诸多楚文化符号,都堪为中国和世界古代文化的巅峰之作。肖春凤在楚国历史留下的深深浅浅的印迹里,捡拾拼凑着楚文明的元素,试图用这些元素来积淀起楚风楼的文化底蕴。在她的意象里,楚风楼应该能够体现艺术与思想的交融,雅韵文化与历史风韵的传承,写意一种“人文精神”。
  的确,在肖春凤倾注情感的设计中,楚风楼浓缩了楚文化的精髓。亭台耸翠、檐牙高琢、雕梁画栋间楚地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室内装饰的楚汉石刻、青铜器具、漆器、陶艺等传统工艺古朴雅致,清风亭、古琴台、黄鹤楼、昭君阁独成一景,编钟和凤图腾堪称一绝。在楼道间有橘红色的漆绘图案,以及《楚风楼游记》书法墨迹,蔚为壮观。大楼的每个雅包的名称都有一个典故或意义,如 “亭、台、楼、阁、桥”展示了湖北的自然风光,而“山、水、园、林、君”则浓缩了荆楚大地的人文景观。“东湖、碧波、长江三峡”,诠释了源远流长的水文化;“孝感、隆中、桃园”则代表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美德孝、忠、义……
  精雕细琢,方成精品。
  站在楼里,有如时光倒流,又如隔岸对望,彼岸彼时是兵戈铁马的楚国文明,而此岸又活脱脱的融入现代汉韵情怀,驳岸疏影,楚风汉韵,卓然一体,有如一幅荆楚大地秀美山川的缩影画卷。听一曲迤逦婉转的编钟古乐,似从画中走出来,穿越千年的时光,一寸寸,一声声落进人的心里,又仿若一滴新墨自笔端坠落,漾在纯白的宣纸上,开出一朵清丽的花来。
  “五色令人目醒,五音令人耳馨,五味令人口爽,三者俱之,众人皆醉矣!”
  楚风千载,深厚的文化内涵,给予我们无尽的张力。像楚风楼这样一件美伦美幻的文化珍品在你的脑海里依次显现时,一股民族自豪感定会油然而升。
  这是一种文化的传递。这种传递既有地理纬度上的跨越,也有不同经度上的贯通,更绵延过无情的岁月,冗长的时光,构筑起一个具有整体性的、立体的人文氛围。让记者兴奋的是,这样一个属于民族的馈赠,一个民族传承的人文氛围,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品格,来自楚风楼,如此雅致的名字,如此遥远的祭奠,如此温暖的触摸。
  (责任编辑:文峰)
其他文献
针对今年宏观金融紧缩政策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重庆市政府主要采取7项措施加大金融扶持力度:一是建立完善的担保体系,给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二是由政府财政出资,采取贴息的方式支持中小企业贷款;三是发挥信托公司的融资通道,发行一系列信托产品,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四是鼓励商业银行到区县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业务;五是组建金融租赁公司,为中小企业购买设备提供融资服务;六是开展组建小贷款公司试点,为“三农”和小
期刊
全速推动民营经济,让吉林省民企老板们有钱可赚,这是振兴吉林的一个希望所在。“站在我们这个角度,发展民营经济,就是新一轮解放思想的突破口!”省中小企业局局长倪连山说。进入实施民营经济腾飞计划的第二个年头,吉林民营经济正在迎来春天。     私营企业达到7.8万户     省统计局数字显示,今年上半年,吉林省民营经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78亿元,同比增长40.8%;实缴税金122.9亿元,同比增长45
期刊
外部需求减弱已初现端倪    外需贡献率出现下滑,净出口比重明显下降。从使用方面看,最终消费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投资增速有所回落,净出口则大幅回落。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一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9%,大幅回落23.5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0.7个百分点。从使用结构看,消费和投资比重均有所上升,净出口比重明显下降。一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比重为7.1%,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
期刊
TCL自然光技术突破国际“绿色壁垒”    近期澳大利亚、国际电工委员会等国家和机构,酝酿出台相关能耗标准,筑起进入国际家电市场的绿色壁垒,受此影响,节能降耗正成为平板彩电竞争的新焦点。    中国平板彩电的领军企业TCL日前推出了自主研发的自然光技术,这项技术不啻于在国际“绿色壁垒”上撕开了一道“缺口”,它从根本上解决了平板电视能耗偏高的问题,在大幅提升画质的基础上,可以让液晶电视能耗降低超过5
期刊
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是指为兴办村民直接受益的集体生产生活等公益事业,在遵循村民自愿、直接受益、量力而行、民主决策、合理限额的原则基础上,按照规定的经民主程序确定的村民出资出劳的行为。从我们对佳木斯市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情况的调查来看,佳木斯市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一、“一事一议”集资筹劳的具体做法    
期刊
一种节能效果高达30%~50%的燃气炉具产品,目前正在国内市场广泛推广使用。该产品是由吉林省金立方燃气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是该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该产品在商用燃气炉具配风、配气、燃烧系统等方面设计独特,结构简单。与传统炉具相比,具有高效节能(30%~50%)、超低噪音、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安装便捷(不改变原有灶台结构)等特性。该产品取得4项国家发明专利和27项国家实用新型专
期刊
2008年7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同意并批复《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个规划的最终实现将使吉林省成为真正的“粮仓”,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将对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吉林农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规划》针对吉林省不同地区的农业现状、增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提出了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必将对吉林省的生态农业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起到巨大的
期刊
“山城万众共企盼,白山喜迎矿泉节。”流火的季节,白山市大街小巷处处欢歌笑语,机关干部和众多群众自发地唱着动情的歌儿,跳起欢快的舞蹈,迎接第五届中国·白山国际矿泉节来临。    资源篇:长白山千年育矿泉    “茫茫林海酿甘霖,汩汩矿泉润世间。”长白山区是一个王朝诞生的地方,神山圣水。罕见的原始森林,迥然奇异的植被垂直分布,使它成为地球同一纬度带上原始状态最好、生物物种最多、生物链最完整、最具有代表
期刊
背景资料:7月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规划》预计总投资为260亿元,将建设十大工程、29个项目。增产百亿斤粮食工程主要集中在相对贫困的西部地区,通过十大工程建设,将极大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变靠天吃饭的状况,切实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并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创造有利条件。引水工程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快
期刊
他是一位工学博士。根植于博,又务求于精,善于从技术的点滴轨迹中寻觅栖息在沿途的治企哲学,用科学的论断验证方式方法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并将这些学术依据极为迅速地整合、转化为清晰的思想亮点。  他是一位追求者。他领导的3家企业砥砺风雨,日新月异,不断壮大。5年的时间,他开辟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商业天地,也成为知识创造财富的典范--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吉林省十大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吉林省杰出青年企业家、长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