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治疗单侧长段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yjmhcaihiong_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股-股深动脉人工血管移植旁路术治疗单侧髂股动脉长段硬化闭塞症的长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7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0例单侧长段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66 ~ 90岁,平均(73±6)岁.所有患者的诊断经CT动脉造影证实,单侧髂总动脉,髂外动脉,股总动脉和股浅动脉硬化闭塞.均采用股-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治疗,术前、后检测血管流速,踝/肱指数.使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5、7、10年累积通畅率和5、7、10年保肢率.结果 本组患者在围手术期无死亡和截肢.35例(87.5%)随访1 ~13年,平均(5.7±2.8)年.ABI由术前平均0.23±0.10升至术后0.55±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1,P=0.000).术前彩超检测腘动脉及胫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分别为(14±6)cm/s和(10±4) cm/s,术后分别升至(34±10)cm/s和(22±7)cm/s.术后5、7、10年一二期累计通畅率分别为:60.1%,44.3%,25.3%和93.5%,86.8%,57.9%.术后5,7,10年保肢率分别为:97.5%,95%和90%.结论 治疗单侧髂股动脉长段闭塞症,股-股深人工血管旁路术安全有效,本术式可用于不适合腔内治疗和开腹手术的患者。

其他文献
患者女,68岁,主因体检发现左肾动脉动脉瘤,于2009年3月21日入院.血管造影显示:左肾动脉分支动脉瘤,直径为13.5 mm.于2009年3月26日在局部麻醉下行肾动脉瘤腔的栓塞治疗.首先超选到上支的分支肾动脉内,用微导管超选到瘤腔内,再选用一球囊阻断动脉瘤的入口),沿微导管将不同型号的弹簧圈送入瘤腔内,最后撤除球囊,造影显示动脉瘤消失。
期刊
患者女,28岁,因"孕36周+6,上腹部疼痛19 h"入院.既往体健.查体:体温:36.3℃,脉搏:140次/分,呼吸频率:40次/分,血压:161/95 mm Hg(1 mm Hg =0.133 kPa).腹部膨隆,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未闻及.腹部超声:胰腺体积增大伴回声弥漫性减低;产科超声:宫内单胎头位;腹部CT:胰腺形态饱满,边缘模糊不清,胰腺周围多发低密度影.实验室检查:白细
期刊
本文回顾性分析陕西核工业四一七医院2000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腹股沟区包块1623例中内容物为卵巢、输卵管的腹股沟疝12例(0.7%),现报告如下.
期刊
患者,女,67岁。主诉上腹部不适、灼烧感1年,偶有疼痛。查体:无阳性体征。胃镜检查报告:贲门局部糜烂,呈急慢性炎,表面腺体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局部癌变。肿瘤指标检查:血清CA125、CA153正常。术中探查发现阑尾包块位于尖部和体部,
错构瘤是指正常组织器官因局部组织生长过多、结构错乱而引起的一大类良性肿瘤样病变,属于肿瘤样畸形,可见于全身多种脏器,如肺、肝、肾等.本研究分析了2001-2009年我院经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为乳腺错构瘤的22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现报道如下。
期刊
患者,女,57岁,既往乙型肝炎病史2年,在治疗乙型肝炎期间,自感腹痛、腹胀,以中腹部疼痛为主,放射至腰背部,伴呃逆、乏力,无恶心、呕吐,大小便正常,近1周来上述症状加重来我院.查体:慢性病面容,无黄疸,中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区叩击痛(-).肝功能正常,全腹CT平扫+增强提示:左侧膈下病灶动脉期边缘结节样强化,随时间推迟造影剂向中间逐渐推进,延迟扫描病灶内大部分充盈造影剂,密度高于肝脾实
期刊
患者男,41岁.因黄疸、陶土色大便、皮肤瘙痒20 d,于2010年12月24日入住我科.超声显示肝门部有一5cm×5 cm×5 cm大小肿块,侵犯右侧肝管、左肝管、右门静脉、门静脉左支起始部,压迫肝中静脉起始部和右肝静脉,但未压迫肝后下腔静脉.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汁酸、碱性磷酸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分别增至575.5 μmol/L、267.2 μmol/L、190.3μmol/
期刊
本研究通过对生长抑制因子4(ING-4)蛋白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进行检测,探讨ING-4蛋白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的作用,为临床上对大肠癌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有价值的指标。
三阴性乳腺癌常表达基底样表型,临床上预后差,无病生存率低.我们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Ki-67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期刊
目的 探讨实验性梗阻性胆道损伤后手术修复的时机.方法 将60只健康家犬制成梗阻性胆管损伤的动物模型,随机分为5组(n=12),分别为梗阻5 d,梗阻10 d,梗阻15 d、梗阻20 d和梗阻30 d组,对照组为模型建立之前的正常犬.动态观察梗阻损伤后不同时间段的胆管形态学、局部组织病理学及肝脏功能变化指标,并于各组获得组织标本后即刻行胆肠Roux-en-Y吻合修复胆道,观察胆道梗阻性损伤修复术后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