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解读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xu52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诊疗指南自2017年颁布以来,已经完成了4版的更新,发行近30万册,获得国内外学者广泛认可。2021版指南在既往的基础上,继续秉承基于证据、兼顾可及、结合专家意见的原则进行了更新,在病理评估、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解救治疗、骨转移诊疗等章节进行重要更新,同时还新增药物不良反应管理、真实世界研究、生物类似药、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乳腺癌患者管理等章节,更加全面治疗乳腺癌的规范化诊疗。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观察假性剥脱性青光眼(PXG)、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PACG)患者巩膜筛板曲率(SLC)的差异并分析其意义。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7年6月至2020年12月于浙江省苍南县人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苍南医院)眼科中心检查确诊的PXG (PXG组)、POAG (POAG组)和CPACG患者(CPACG组)各30例,共90例90只眼纳入研究。三组患者之间
本文报道1例源于内科系统疾病继发血小板减少、静脉窦血栓形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导致自发性脑出血的神经重症病例。准确及时地判断不同器官疾病的危重程度及变化趋势,谨慎权衡治疗利弊和冲突,联合多学科会诊,提早预防和积极处理相关并发症是患者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开学的第一天,老生、新生都陆续来齐了,唯有一个名叫洋洋的插班生迟迟未见身影.突然,教室外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我循声望去,只见一位五十多岁的爷爷紧紧地抱着一个小男孩
期刊
远隔缺血适应是通过对某一器官或组织进行反复、短暂的缺血刺激,使得该器官或组织以外的其他器官或组织产生对缺血的适应,进而提高其对缺血损伤的耐受能力,该方法具有便捷无创、经济实用、不良反应少、易于普及等优点。近年来,远隔缺血适应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不断增多。本共识是结合我国脑血管病防治特点,参考国内外最新文献,围绕远隔缺血适应的概念和分型、作用机制、临床实施方法、适用人群、禁忌证及治疗前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