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在“疫”线

来源 :宁波通讯·图话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e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月3日至2月5日,余姚市蚂蚁公益服务中心利用余姚市公益场平台,发动“战狼”“心暖花开”“鹦山”“蜂影”“极速”等多家公益组织,把宁波一家大型果蔬批发机构杨大仟果蔬有限公司捐赠的价值118万元的13666箱新鲜水果派送给一线抗疫人员。一辆辆满载水果的公益巴士开进医院、火车站、高速道口、环卫处、基层社区等防疫一线,温暖了众多抗“疫”一线工作人员的心。
  疫情之下,宁波市民政局第一时间响应,先后8次通过公告、倡议、通知等形式,广泛发动和引导社会组织依法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助力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在市民政部门的组织发动下,宁波市社会组织纷纷通过组织捐款捐物、发起行业倡导、参与志愿服务等方式助力疫情防控战,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宁波市社会组织的使命担当和社会责任,凝聚起了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
  发挥优势聚合力
  社会组织是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载体,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宁波市广大社会组织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和专业特长,凝聚抗“疫”合力,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
  疫情发生后,象山县曲艺协会第一时间组织骨干会员开展曲艺作品创作。在协会负责人的带动下,曲协会员相继创作出了三句半《全民防疫不松懈》、曲艺说唱《不忘初心 护家有责》、唱新闻《众志成城战肺炎》等十多个曲艺作品,并以说唱念白、顺口溜等艺术形式在微信朋友圈及抖音、火山小视频等网络平台上播出。
  随着宁波企业全面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迎来了更大考验。宁波市民政局发出倡议,组织动员全市上千家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科学有序引导企业复工复产,确保企业疫情防控工作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
  防疫物资短缺怎么办?找商会!招工难怎么办?找商会!连日来,不少行业协会商会开展了一系列精准服务,全力当好企业“后勤部”。
  比如,宁海县社会与经济服务中心设计开发协同疫情监测平台,运用数字化手段帮助复工企业加强对进出人员的疫情防控工作。镇海区煤炭行业商会这段时间当起了“店小二”,每天安排专人值班,协调帮助企业解决各种问题。鄞州区机动车维修(配件)行业协会采购了234桶消毒液,免费发放给117家会员企业,为陆续复工企业做好厂区消毒和安全复工提供保障。
  志愿服务展风采
  “非常时期噢,大门一关,被库(窝)一钻,小酒一端,一醉一天,疫情过后,再去狂欢,过年过节,难嘎(不要)出门。”这个春节,一段方言版硬核防控宣传视频火了。视频中,戴着红帽子、身穿红马甲、手持扩音喇叭和手电筒走街串巷巡逻宣传的是宁海县岔路阳光公益服务社的志愿者。
  从大年三十开始,宁海县岔路阳光公益服务社便动员300多名志愿者在岔路、前童、越溪等乡镇的30多个村开展巡逻,一声声亲切上口的宁海方言版疫情防护宣传口号响彻宁海各村巷。该宣传视频在各大平台已有近1.5亿次浏览量,获700多万点赞。此外,公益服务社的志愿者们还自发把家里的面条、粽子、萝卜、白菜等物资送给外地回来隔离在家人员,用行动践行“隔离病毒不隔爱”。
  在疫情防控期间,宁波社会组织的志愿者们忙碌在农村、社区、交通路口、大街小巷……上演了一幕幕有序支持疫情防控的暖心场面。
  余姚市大岚镇岚山暖巢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每天上门给村民测量体温、宣传防疫知识、讲解疫情最新形势,消除村民的恐慌情绪,并对外出返乡人员和老年人进行每天两至三次的探访,实时掌握他们的健康状况与流动情况,为他们提供暖心的送医送药服务。北仑区百灵鸟公益联合会联合青年小厨饭店发起疫情防控“公益午餐”活动,志愿者们承担送餐服务,每天免费提供300份左右快餐,为在一线抗击疫情的工作人员提供温馨服务。镇海区蛟川街道红立方志愿者服务队发动500多名党员、居民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宣传引导、人员登記、测量体温,为居家隔离观察人员送生活物品,共同筑牢“防疫墙”。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宁波社会组织活跃在战场的角角落落。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26日,宁波共有1351家社会组织参与疫情防控宣传动员,1602家社会组织参与疫情排查管控,4003家社会组织参与志愿服务,229家社会组织参与动员社会捐赠,并累计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捐赠了近2亿元的款物。
其他文献
长溪短瀑 山水相映  从杭州湾环线高速余姚互通下来,只需20分钟即可到达位于四明山与姚江平原交汇突点上的金冠村。金冠村由三个自然村组成——金岙、里冠佩和外冠佩。  历史上里冠佩和外冠佩合称为“冠佩”。“冠佩”是指古代官吏的“头冠”和“佩饰”。《余姚县志》中记载了冠佩村名字的由来:“冠佩里在双雁乡南山,宋朱廷碧,熙宁时拜兵部尚书,致政来姚,见双雁石仓之美而小筑,遂世居焉。石仓如冠如佩,因名冠佩里。”
期刊
记者:青瓷瓯乐是如何被发现的?  谢杰锋:1998年,当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上林湖寺龙口越窑遗址发掘出土了越瓯、越盘、越盆、越盅、越杯、越罐、越铃,特别是越钟、越埙和越鼓等一批青瓷乐器,这无疑是音乐考古史上一个新的收获,时空里仿佛由远至近地回响起了唐宋时期清丽委婉的瓯乐之声。  唐宋青瓷乐器的出土,引起了慈溪市委、市政府和国内一些音乐家的高度重视。2001年11月,慈溪民族乐团成立了唐
期刊
瓯乐穿越千年,与越窑青瓷相伴相生。清越婉约、优美动听的敲击之音不禁勾起人们对唐宋文人击缶而歌的无限遐思,由衷赞叹厚重文化积淀滋生的这片葳蕤春光。从《上林追忆》《越·瓷风》,到《月下笛》《春晓》,再到瓯乐音画《听瓷》,青瓷瓯乐一次次让大家惊艳,更接连捧得全国群星大奖、“上海之春”国际艺术节“江南丝竹”大赛金奖等桂冠,成为慈溪市一张闻名遐迩的文化金名片。  “瓯”即“碗”, 因产于越地而叫“越瓯”,瓯
期刊
2020年春节来临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了大江南北。  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要求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党中央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分类指导各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1月23日,浙江省启动了重大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宁波迅速行动,第一时间落实最严格
期刊
2月14日凌晨,宁波市海曙区邮政仓储中心灯火通明,来自宁波市农业农村局的28位党员干部在这里当起了“分拣员”,帮助农户将10万斤蔬菜分拣打包成6000余个蔬菜包。天亮之后,这些蔬菜包便被配送到了全市各个小区。  抗击疫情,见证使命担当。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宁波市直机关工委积极动员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参与疫情防控,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广大机关党员干部履职尽责、下沉一线、攻坚破难,坚决遏制疫情扩
期刊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危难时刻方显英雄本色和赤子之心。今年春节,一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在中华大地骤然打响。面对这场突发战争,习近平总书记一声令下,“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我们看到,华夏大地一群群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喊出“我是党员,我先上。”他们是在病房里与死神争分夺秒,挽救一个又一个生命的白衣天使;他们是坚守在每个小区门口,将病毒挡在门外的“红马褂”“红袖章”;他们是
期刊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牵动着无数人的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宁波多家科技企业第一时间行动起来,广大科研工作者放弃休假、埋头奋战,着力突破病毒快速检测难题,原本放假的企业抓紧复工生产防疫物资,人工智能企业推出拳头产品用于疫情防控……在宁波,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加入疫情防控阻击战,为打赢这场战争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  争分夺秒破解病毒检测难题  新型冠状病毒的早期检测、快速检测不仅对病人确诊非常重要,而且
期刊
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疫情当前,使命在肩。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宁波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迅速行动起来。在社区、在医院,在交通卡点、在复工复产现场,在抗击疫情需要的每个地方,一名名共产党员挺身而出,一个个战斗堡垒巍然矗立,鲜红的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广泛动员激发“红色”能量  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党组)、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
期刊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不断变化,应急防控物资尤其是比较紧缺的防护服、口罩、医用酒精等物资,成为公众普遍关心的焦点。  作为抗击疫情的“硬核”资源,应急防控物资是否得到保障,决定着战“疫”一线医护人员的生命健康是否得到有效保护,企业生产能否尽快恢复,老百姓的生活能否回归正常。因此,保障應急防控物资生产供应,也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一场硬仗。那么宁波的情况怎么样?  抢抓生产 | 驻厂帮扶
期刊
稳健布局 迅速推进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  1月18日,星期六,16:00。一次特殊的党委会在宁波市第一医院“钉钉视频会议室”召开,主题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会议部署了全院防控工作的九大指导意见,涵盖人员培训、医疗力量、专用医疗设施、应急预案制订等各方面。  1月19日,星期日,13:00。宁波市第一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会议推进会针对省、市委最新指示,将九大指导意见细化为17个防控工作体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