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高记忆效率对学生学习化学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验教学,直观教学,尽最大努力加深化学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印迹的深度,从而提高记忆效果。二是掌握学生的遗忘规律,帮助学生与遗忘做斗争。
【关键词】记忆效率 化学教学 提高
一、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记忆效果
初中生的抽象思维和想象力较之小学生不可同日而语,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单纯从老师的讲授中获得知识,还爱独立思考,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循循善诱,解难答疑,对提高记忆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1.加强实验教学,以各种奇异的化学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增强记忆。
生动直观的实验,对学生有很大的的魅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如讲授“自燃”这一内容时,开始就演示实验,把白磷溶液滴在滤纸上,一会儿滤纸就自己燃烧起来。这时提出问题,滤纸为什么自行燃烧?这个实验及这个问题,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这时再引入新课,这样,学习新知识成了学生的迫切要求,学生听讲有目的,对教材内容自然印象深刻。
2.应用直观形象教学,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增强记忆。
初中化学的概念、理论,涉及到微观粒子的结构、组成,运动和变化,它与宏观形象或事实有质的不同,是更为抽象而难于理解的。只有理解了,才有较深刻的记忆,在教学中,科学地把一些概念、理论形象化,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提高记忆效果。如讲“电解质的电离”时,出示小黑板的图象,学生对电解质的离解及运动,一目了然,印迹深刻。
3.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概念的完整性,把意义记忆和机械记忆结合起来,以提高记忆效率。
初中化学知识覆盖面大,内在联系千丝万缕,而化学用语和化学量的规定与运用又千差万别,不少学生由于没有掌握好已学过的知识,在知识系统中失去了线索,因而不能把注意力保持在接受新知识上,表示出记忆效果不佳。要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果,就力求在教学中将新旧知识系统化,使学生搞清知识的来龙去脉,真正理解并掌握一个完整的概念,如有关溶解度计算的教学。先复习“溶解度”的概念。而后给出溶解度的计算公式。进一步强调指出:这一个公式必须具备:一定温度下,百克溶剂中,溶解达饱和,溶质克数一定,此时溶质克数即溶解度。这样,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也增强了记忆效果,又掌握了计算的方法。
4.分析对比,综合归纳,简化记忆。比较是确定现实现象异同的一种思维过程。从比较中就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突出矛盾的特殊性。比较又是概括的前提,只有通过比较,才能确定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把这些事物联合为一组进行概括。在教学中,应用分析对比,综合归纳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简化记忆。
二、多种方式帮助学生与遗忘作斗争
记忆的大敌是遗忘。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现象作了系统的实验研究。他的研究结果以著名的“遗忘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即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依照规律,教学中可采取如下措施帮助学生与遗忘作斗争。
1.组织有效地复习。(1)及时复习。教师要抓好新课前的复习提问。提问的目的首先是减少学生的遗忘,巩固学生的记忆,其是为新课扫平道路。学生平时不复习,临考前“开夜车”和“加班加点”是不符合记忆规律的。(2)分散复习。教学中要利用一切机会抓好平时的复习、阶段复习、期末复习。(3)注意复习方法。复习要避免机械重复,每次复习都应给以新的信息,以提出新的理解要求,进而激起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
2.排除各种干扰因素。由于干扰而产生的临时遗忘是常见的。如学生考试时,因为紧张,本来记住的内容,一时怎么也回忆不起来,越急越想不起来,这是一种情绪干扰。为了排除一些干扰,平时要注意给学生一些方法。如考前的临场指导就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3.经常运用学过的知识、技能,根据对遗忘规律的研究,已经贮存的知识信息、若不反复运用,强化信息的痕迹,将会自动丧失而使得到的知识流失。所以在教学中,经常地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如有代表性让学生做些上节、上章以至上册的习题,可多次刺激,强化记忆,减少遗忘。
总之,教学中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切实帮助他们提高记忆能力,牢固掌握化学知识点,并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成绩,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贵州习水县二郎乡中学;564600)
【关键词】记忆效率 化学教学 提高
一、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记忆效果
初中生的抽象思维和想象力较之小学生不可同日而语,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单纯从老师的讲授中获得知识,还爱独立思考,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循循善诱,解难答疑,对提高记忆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1.加强实验教学,以各种奇异的化学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增强记忆。
生动直观的实验,对学生有很大的的魅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如讲授“自燃”这一内容时,开始就演示实验,把白磷溶液滴在滤纸上,一会儿滤纸就自己燃烧起来。这时提出问题,滤纸为什么自行燃烧?这个实验及这个问题,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这时再引入新课,这样,学习新知识成了学生的迫切要求,学生听讲有目的,对教材内容自然印象深刻。
2.应用直观形象教学,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增强记忆。
初中化学的概念、理论,涉及到微观粒子的结构、组成,运动和变化,它与宏观形象或事实有质的不同,是更为抽象而难于理解的。只有理解了,才有较深刻的记忆,在教学中,科学地把一些概念、理论形象化,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提高记忆效果。如讲“电解质的电离”时,出示小黑板的图象,学生对电解质的离解及运动,一目了然,印迹深刻。
3.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概念的完整性,把意义记忆和机械记忆结合起来,以提高记忆效率。
初中化学知识覆盖面大,内在联系千丝万缕,而化学用语和化学量的规定与运用又千差万别,不少学生由于没有掌握好已学过的知识,在知识系统中失去了线索,因而不能把注意力保持在接受新知识上,表示出记忆效果不佳。要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果,就力求在教学中将新旧知识系统化,使学生搞清知识的来龙去脉,真正理解并掌握一个完整的概念,如有关溶解度计算的教学。先复习“溶解度”的概念。而后给出溶解度的计算公式。进一步强调指出:这一个公式必须具备:一定温度下,百克溶剂中,溶解达饱和,溶质克数一定,此时溶质克数即溶解度。这样,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也增强了记忆效果,又掌握了计算的方法。
4.分析对比,综合归纳,简化记忆。比较是确定现实现象异同的一种思维过程。从比较中就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突出矛盾的特殊性。比较又是概括的前提,只有通过比较,才能确定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把这些事物联合为一组进行概括。在教学中,应用分析对比,综合归纳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简化记忆。
二、多种方式帮助学生与遗忘作斗争
记忆的大敌是遗忘。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现象作了系统的实验研究。他的研究结果以著名的“遗忘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即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依照规律,教学中可采取如下措施帮助学生与遗忘作斗争。
1.组织有效地复习。(1)及时复习。教师要抓好新课前的复习提问。提问的目的首先是减少学生的遗忘,巩固学生的记忆,其是为新课扫平道路。学生平时不复习,临考前“开夜车”和“加班加点”是不符合记忆规律的。(2)分散复习。教学中要利用一切机会抓好平时的复习、阶段复习、期末复习。(3)注意复习方法。复习要避免机械重复,每次复习都应给以新的信息,以提出新的理解要求,进而激起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
2.排除各种干扰因素。由于干扰而产生的临时遗忘是常见的。如学生考试时,因为紧张,本来记住的内容,一时怎么也回忆不起来,越急越想不起来,这是一种情绪干扰。为了排除一些干扰,平时要注意给学生一些方法。如考前的临场指导就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3.经常运用学过的知识、技能,根据对遗忘规律的研究,已经贮存的知识信息、若不反复运用,强化信息的痕迹,将会自动丧失而使得到的知识流失。所以在教学中,经常地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如有代表性让学生做些上节、上章以至上册的习题,可多次刺激,强化记忆,减少遗忘。
总之,教学中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切实帮助他们提高记忆能力,牢固掌握化学知识点,并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成绩,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贵州习水县二郎乡中学;56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