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学党史读校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来源 :山西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27日下午,山西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科教管理科研团队师生先后来到山西农业大学校史馆和新落成的中共太谷铭贤学校支部旧址纪念馆,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党史、读校史,汲取智慧力量,助力学科团队成长”的主题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此次活动分为感悟建党百年历史、从党史校史汲取智慧力量助力学科团队成长、在中共太谷铭贤学校支部旧址纪念馆前重温入党誓词三部分,以期取得学史力行的教育目的。
  活动以王嘉老先生分享自己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切体会为开场。王嘉老先生是《山西农业大学百年集揽》的执行主编,已81岁高龄,有着61年党龄,原任山西农业大学校长助理。王嘉老先生声情并茂讲解,年轻学子悉心倾听。王嘉老先生还诵读了自己创作的两首长诗《庆党百岁扬史魂》《唱响山西农大》,赢得师生阵阵掌声。
  在校史馆现场,何云峰教授分享了他新近撰写的文章《百年学府的实践育人队伍建设历史实践与经验———基于114年校史的考察》。他说:“历史和实践证明,坚持党的领导、厚植家国情怀、增強过硬本领、扎根实践一线、强化基地建设、注重梯队建设,是科教兴农事业成功的关键,也是学科成长、师生成长的根本保障。新形势下,只有不断推动校地、校所、校企育人要素和创新资源共享互动,才能不断将行业优质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行业特色转化为专业特色,才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持续不断的发展动能。”
  活动第三个板块是师生党员参观中共太谷铭贤学校支部旧址纪念馆,并举行重温入党誓词宣誓仪式。学校发展规划部部长方亮介绍道:“中共太谷铭贤学校支部,是晋中地区最早的党组织,为革命教育事业播下了珍贵的革命火种。”
  20多名师生在重温入党誓词之后,纷纷立足自身学习与工作,作出庄重承诺。“学党史,悟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在农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深受震撼。我们要以实际行动投身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为改革后新农大的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公共事业管理系主任郭晓丽说道。
  最后,何云峰教授代表科研团队表态:“学史贵在力行,要坚持走实践之路。愿为‘走稳、走好、走活’山西‘特’‘优’发展之路,为谱写新时代‘科教助力乡村振兴’的新篇章贡献科教管理学科团队的智慧与力量。”
其他文献
教育部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开发课程资源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资源的地方特色与优势,更是体育教育顺应现在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结合大同市四区七县的具体情况,研究分析大同市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应用情况及其制约因素,为全市学校体育基础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以及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提供一些参考。一、大同市各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及
期刊
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  近日,教育部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方案(2020-2022年)》,部署开展2020年至2022年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行动方案》要求各地全面落实校外供餐单位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和学校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切实强化监管,治理突出问题,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行动方案》要求校外供餐单位落实食品
期刊
太原杏花岭区柳溪街西侧尽头,于树木葱茏中,太原市第十九中学校坐落于此。一千多年前,柳溪街所在地曾是汾河荒滩,水患频发。并州知州陈尧佐为治理汾河水患,在汾河大坝之东套建环坝新堤,引汾水灌注其中,于堤内种荷植藕,取名“芙蓉洲”。自此,水患不息、人迹罕至的荒滩变为绿柳婀娜、荷叶田田的自然园林,获“柳溪”之美称,成为宋金时代太原的风景名胜之一。  坐落于此的太原第十九中学校深受历史文化的熏陶。5月18日,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共建对学校、派出所和社区是共赢的选择。太原市第十九中学校以学校日常教学为主阵地、以派出所法治教育为依托、以服务社区活动为平台,将学校、派出所和社区融为一体,利用三方共享的丰富资源,积极开展共建活动,不仅有利于提升教育质量,更促进了学校、派出所和社区的共同发展。积极开展警民合作,为学校师生安全保驾护航  太原市第十九中学校
期刊
家长是学校教育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力量,家长的建议、意见及评价支持等都对学校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太原市第十九中学校十分注重家校合作,努力构建和完善家校共育体系,赢得了广大家长的信任。在十九中的媒体开放日,记者对此深有体会。一、为家长搭建成长平台,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和家长都是教育者,只有两者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相统一,才能真正形成教育合力。特别在新课程新教材“双新”改革之后,许
期刊
太原市万柏林区公园路万科紫郡小学自建校以来,始终遵循“研理善荟,授业传德”的从师准则,秉承“谦雅广思,修己育人”的校训精神,主张“养谦诚之德,行君子之风”,开设“君子论坛”,涵养“君子文化”,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以礼求知、以智达仁,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根植学生内心的校本思政育人模式———“君子论坛”  “君子论坛”是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表达自己对“君子文化”的独特理解和展示学习
期刊
有这样一群青年学子,他们出身小镇、埋头苦读、擅长应试,成功跻身名校,却因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在此后人生中屡屡受挫……他们被称作“小镇做题家”,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宣泄着现实生活中累积的不良情绪,甚至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网络小群体,最近受到媒体和教育界人士关注。  按照某些自媒体平台和相关热门文章的描述,高考放榜时是“小镇做题家”们人生最高光的时刻———擅长考试、做题是他们的共同特长。但短暂的荣耀过后,在随
期刊
陈茂林,山西省泽州县人,1937年11月生,1963年从山西大学毕业,研究员,历任山西省教育厅普教处处长、省政府办公厅第四办公室负责人、山西省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和院长、《德育报》总编辑。  陈茂林同志终身从事教育工作,在他半个世纪的教育实践中,始终秉持“了解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工作理念,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拒绝空谈,求真务实,将全部精力用在促进基础教育发展上。上世纪70年代,
期刊
学校是传承文明、传授知识的重要阵地,是广大师生终身难忘的精神家园,是追求美好生活的启航港湾。李林中学作为山西省七所以英雄名字命名的学校,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始终用红色精神育人,塑造师生员工精神世界。特别是在新时代,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树立正确坚定的理想信念,凝聚起爱党爱国、奋力拼搏的磅礴力量,永远都是我们不断开拓前进的力量所在。继承先烈遗志,传承李林精神  朔州市平鲁区在抗日战争时期,是晋西北
期刊
今年以来,教育部针对中小学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先后出台相关文件,制定了具体措施,进一步为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山西省教育厅积极响应教育部文件精神,及时贯彻落实。各地市各學校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实践,摸索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做法。强调减负增能,让作业少起来、快乐多起来  针对学生课业负担重、家长烦恼多的现状,2019年,山西省教育厅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山西省中小学生减负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