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孕期及产褥早期(产后3 d内)妇女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趋势。
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足月分娩的健康单胎孕妇8 36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孕妇孕期及产褥早期各时间点检测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共完成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21 065例次,按检测时间点不同分为5组:早孕组(≤12周)、中孕组(>12~ 28周)、晚孕组(>28周)、产后1组(产后48 h内)、产后2组(产后48~ 72 h)。比较5组孕妇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计算各组孕妇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95%CI。比较不同分娩方式孕妇产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析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孕妇血浆D-二聚体水平。正常人群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0.5 mg/L。
结果(1)早孕组、中孕组、晚孕组、产后1组、产后2组5组孕妇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水平(P< 0.01);但早孕组与晚孕组孕妇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0);产后1组孕妇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早孕组及晚孕组(P<0.01);产后2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早孕组、晚孕组及产后1组(P<0.01)。(2)孕妇孕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95%CI分别为:早孕组为0.58~ 8.28 mg/L、晚孕组为0.47~ 11.52 mg/L。(3)剖宫产分娩孕妇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高于阴道分娩孕妇(P< 0.01)。阴道分娩者产后48 h内D-二聚体水平95%CI为1.04~ 9.59 mg/L、48~ 72 h为0.87~ 5.22 mg/L;剖宫产者产后48 h内95%CI为1.07~ 11.58 mg/L、48~ 72 h为1.00~ 6.23 mg/L。(4)8 367例孕妇中,6例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其产后48 h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6.89~ 19.89 mg/L,平均为13.66 mg/L,均高于正常人群水平(P<0.01)。4例下肢静脉血栓孕妇中,3例产后48 h内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9.77、8.65、6.89 mg/L,均为剖宫产分娩,均在剖宫产人群95%CI(1.04~9.59)内。
结论目前推荐用于筛查正常女性静脉血栓形成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参考范围(≤0.5 mg/L)并不适用于孕期妇女。孕期及产褥早期妇女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正常人群水平,产褥早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孕晚期显著升高,并随产后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对于无高危因素且孕期及产褥早期无血栓栓塞性疾病临床表现的妇女,不推荐常规筛查D-二聚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