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在我国建立区域协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救治网络系统(IRN-STEMI)的可行性及实施效果。
方法以实时心电图传输技术为纽带,通过管理模式创新,以厦门市心脏中心为核心,协调120急救系统、其他具备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能力的医院及部分基层医院等多家医疗单位创建厦门区域协同STEMI救治网络。总结IRN-STEMI运行1年来网络内所有医疗单位STEMI患者的救治情况,对厦门市心脏中心IRN-STEMI建立前(2012年3月16日至2013年3月15日,n=165)和建立后(2013年3月16日至2014年3月15日,n=256)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年平均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FMC-to-B)时间、平均门至球囊时间(D-to-B)、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住院期间病死率进行比较。
结果IRN-STEMI成立前网络内所有医疗单位收治STEMI患者245例,有221例(90.2%)接受再灌注治疗,其中直接PCI 185例(75.5%)。IRN-STEMI成立后纳入STEMI患者343例,共321例(93.6%)接受再灌注治疗,其中直接PCI有290例(84.5%)。与IRN-STEMI成立前比较,成立厦门市心脏中心后接受直接PCI的STEMI患者年平均FMC-to-B时间 [(110.3 ± 34.0)min比(137.9±58.5)min, P<0.01]及年平均D-to-B时间[(76.5 ± 33.0)min比(107.3 ± 38.0)min, P<0.01]较短,平均住院天数[(9.0 ± 4.3)d比(9.7 ± 4.8)d, P>0.05]及住院期间病死率[3.1%(8/256)比3.0%(5/165),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平均住院费用明显减少[(51 398±22 100)元比(56 970±24 593)元,P<0.05]。
结论在国内由具有数家PCI能力的医院、120急救系统及基层网络医院共同建立区域性STEMI救治网络是可行的。通过IRN-STEMI可显著增加本地区接受直接PCI患者比例,明显缩短FMC-to-B及D-to-B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是提升区域内STEMI救治水平的有效方法。